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我国一些地方政府为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采取了就业培训券模式,但在其运行中存在一些问题,培训的针对性与实用性仍显不足,难以有效解决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应以就业培训券为政府工具,引入用人单位和第三部门,构建就业培训多元合作模式。通过多元合作机制,实现培训市场与就业市场的衔接,拓展农民工就业与培训信息的获取渠道,增强农民工就业培训的针对性与实用性,促进农民工就业。  相似文献   

2.
政府购买农民工就业培训服务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飞 《当代经济管理》2012,34(12):58-63
政府购买农民工就业培训服务具有积极意义。我国一些地方政府采取了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为农民工提供就业培训服务,以提高农民工的就业技能,增加农民工的人力资本存量,进而促进他们就业。然而,当前的两种政府购买农民工就业培训服务模式均存在缺陷,要切实提升政府购买就业培训服务项目的效果,需要完善就业培训服务机制,确保充足的培训经费投入与加强培训资金监管,创新多元主体参与的路径,并探索其他政府购买农民工就业培训服务的模式。  相似文献   

3.
通过研究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过程中存在的制约因素,旨在为实现新生代农民工充分就业提供完备的理论支撑。研究发现,制约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因素主要有:城市化发展不足和不均衡、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政府对农民工的公关就业服务严重不足、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观念存在误差和专业知识技能培训的缺乏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采用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与地级市数据合并,探索了住房状况对农民工就业稳定性的影响及其机制。首先,基准模型和工具变量模型估计结果均表明:在打工所在城市有住房的农民工,其就业稳定性更高。其次,通过对可能的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的观察发现:住房产权通过房奴效应和锁定效应提高了农民工的就业稳定性;房价上涨会提升有房农民工的就业稳定性。最后,根据住房类型、就业身份和代际差异进行的异质性探讨发现:自有住房产权农民工的就业稳定性最高,租住政府公租房和单位住房者的就业稳定性高于租住私人住房者,而居住临时住所者的就业稳定性最低;住房产权对雇主型农民工就业稳定性的影响大于雇员型农民工,对中老生代农民工就业稳定性的影响大于新生代农民工。  相似文献   

5.
1999年国际劳工组织提出的"体面就业"的战略目标,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府经济和社会政策的重要内容."体面就业"就是高质量的就业.当前中国农民工就业面临着就业规模大,就业质量低下的难题.农民工就业的现实状况,农民工就业质量的一系列理论问题,以及农民工就业质量的衡量标准和评价体系等等都亟待研究,以进一步提升中国农民工的就业质量,早日实现中国农民工"体面就业".  相似文献   

6.
目前,由于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的存在,重庆市农民工进城在就业、安居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就业方面,农民工就业层次整体较低、企业用工和劳动管理不规范、就业培训与管理工作滞后、就业信息渠道不畅、市场中介行为不规范等;安居方面,住房面积小、居住环境差、住房满意程度低、有廉租房需求却不了解农民工公寓、城镇定居意向强但租金承受能力较低、农民工住房保障政策不完善、子女城镇入学门槛高等。应优化农民工进城就业安居的体制环境。  相似文献   

7.
农民工就业培训服务具有准公共物品属性。政府通过采取准市场机制来实现农民就业培训服务的有效供给,有助于缩小贫富差距和维护公平正义。文章基于准市场理论视角,对农民工就业培训服务准市场供给特征及优势进行了论述,指出在构建准市场机制环境中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当前,农民工就业工作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安徽省马鞍山市组织开展了当前农民工就业工作的专题调研,并以"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为原则,以建立覆盖全市城乡的就业工作服务体系为抓手,以出台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扶持政策为手段,做好统筹城乡就业工作,缓解当前农民工就业难问题。  相似文献   

9.
潘瑾 《大众商务》2010,(16):193-194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但农民工就业问题却给信息化实施带来了严峻考验。本文探讨了信息不对称给农民工就业所带来的影响,进而从政府,电信部门及农民工自身素质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实现农民工就业信息化。  相似文献   

10.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但农民工就业问题却给信息化实施带来了严峻考验.本文探讨了信息不对称给农民工就业所带来的影响,进而从政府,电信部门及农民工自身素质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实现农民工就业信息化.  相似文献   

11.
在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过程中,社会资本与社会排斥共同构成了其"驻"与"返"判断的两个重要因素。不同的社会资本类型可以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拓宽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途径,为他们之间以及他们与相关组织系统之间建立信任关系,从而提高他们的活动效率。但是,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社会面临的政治、经济、制度、文化等方面的"社会排斥"却制约了这种资本的效力,从而阻碍了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进程。因此,新生代农民工要想留在城市完成继续社会化的过程,必须明确以下路径:从滞留(共栖),到城市适应,再到城市融入(竞争、合作、内化与认同等),最后实现融合(共生)。  相似文献   

12.
农民工进城就业保障制度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保障农民工进城稳定,就业是关键,但农民工进城就业要受到现行户籍制度、就业选择与劳动用工制度等制约。目前,制度障碍是农民工进城就业困难、就业保障不足的重要原因。这就要大胆创新推进改革,打破现行制度的限制,尽快制定与完善有利于农民工进城就业的法律制度,为农民工进城就业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切实保障农民工进城稳定就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加强返乡农民工创业教育培训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8年,以起始于美国的全融危机为导火索,中国出现了大规模的农民工返乡潮.农民工返乡给就业形势原本就十分严峻的农村带来新的压力.如何做好返乡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而通过农民工创业教育培训提高农民工素质和就业技能,对于实现返乡农民工就业和推动新农村建设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文章以农民工返乡为背景,结合我国农民教育培训发展的现状,探讨如何加强农民工创业教育培训问题,并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劳动力市场分割及金融危机的发生限制了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就业的顺利实现,而随着乡镇企业资本替代劳动比率的持续下降、农民工返乡创办的企业大量出现并逐渐成为乡镇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地非农就业将成为农村劳动力新的选择。在分析乡镇企业信贷资本与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间的相关性、企业创建及运营过程中的信贷缺失的基础上,提出应通过调整信贷结构、对农民工进行相关培训来解决融资难问题,促进资本与农村劳动力的有效结合,进而实现农村劳动力本地非农就业。  相似文献   

15.
虽然目前我国已在宪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等相关立法中对农民工平等就业权进行保护,但城乡二元化的户籍法律制度的存在,国内相关立法与国际核心劳动标准的不一致,国内相关立法过于原则、操作性不强等,使得农民工平等就业权受到侵犯的现象还较为严重。我国应尽快废除户籍歧视法律,制定功能单一的《户籍法》,尽快制定《反就业歧视法》,成立专门的公平就业机会委员会,立法强化就业歧视侵害者的法律责任,以充分保护农民工的平等就业权。  相似文献   

16.
造成农民工就业障碍有传统体制、自身劣势、政府部门作用不力等诸多因素。促进农民工就业的关键在于从消除就业的制度性约束、劳动力市场基础设施建设与就业促进、人力资本投资与就业能力培育、权益维护与就业保护、机制化社会保障与安全网建设等多维视角建立一个城乡统一、竞争开放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农民工就业促进是一个多维的系统框架,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农民工失业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生活中日益凸显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农民工失业后缺乏经济救济和社会保障,面临巨大生存压力和心理压力,容易产生种种社会问题。构建农民工失业保障机制,为农民工提供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失业保障,既保障农民工的基本生活又促进就业,缓解社会矛盾,而就业促进机制的构建则是农民工失业保障的根本,特别是对于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2007年8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就业促进法》,标志着我国公民就业权的平等保护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本文以我国农民工就业权的平等保护为题,具体介绍了农民工平等就业权的法律依据,明确地指出了实施《就业促进法》存在的各种障碍,最后提出了完善农民工就业权之平等保护的种种设想。  相似文献   

19.
农民工就业工作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意义重大。当前农民工就业存在着层次低、组织化程度低、权益易遭侵犯等特点。该文分析了农民工就业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认为当前政府促进农民工就业重点是要做好六个方面的转移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