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从研究与发展投入产出的定量分析看高校科研活动的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某高校为具体研究对象,在建立研究与发展(R&D)投入产出定量分析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该校R&D 投入与产出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和产出指标成本分析,对高校科研经费投入质量、科研活动效果和科研管理水平等相关 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高校的科研力量是我国科技创新的一支重要方面军,教学、科研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是现代我国高校的三项重要任务。论述了高校开展科研活动的优势与不足,指出高校应高度重视科研,促进教学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伍醒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14):152-155
将研究视野聚焦于创业型大学的科研活动,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从价值导向、组织机构、评价标准、经费来源等方面,初步揭示了创业型大学科研活动的基本特征;并从重释科研使命、重构科研组织、改革科研制度等方面,进一步论述了科研创业对于变革大学科研发展模式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高校科研发展模式的转型进行了分析,强调我国高校科研的发展应该避免同质化和增强自主性;提升高校科研组织的驾驭和整合能力,在大学和企业之间构建有效的技术转移界面;通过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以及重新设计科研评价和激励制度,构建激励师生科研创业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4.
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已经成为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战略。当前关于军民融合方面的研究更多关注的是军工行业的军民融合,对高等学校,特别是普通高校在军民融合中的地位和遇到的问题关注较少。作为国家创新体系以及国防科技创新体系中的重要力量,高校在通过基础研究提出新概念、进行探索研究以及解决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关键技术瓶颈问题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迫切需要深入研究高校科研活动实现军民融合的难点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促进高校科研活动为国防现代化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科研失真问题亟待解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指出我国科研活动中存在的人真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提出消除科研失真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科研经费投入大幅增加,科研经费的管理使用是否透明、公平、公正成为社会关注热点。记者近日在北京、江苏、陕西一些高校和科研单位了解到,科研活动中“跑项目、拿提成、乱开支”等不良现象,造成科研资金的“跑冒滴漏”。  相似文献   

7.
高校科研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利用管理心理学的激励理论对我国高校科研激励机制实践和研究的现状进行了剖析,并提出在高校建立“量化 开放”的科研管理新模式,实行以浮动制津贴、浮动制课酬为核心的物质激励和以“比较”、“自我评价”为核心的精神激励,形成一种全新的高校科研激励机制——高校科研全面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8.
高校科研档案是指高校承担的科研项目在执行过程中直接形成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及声像载体等材料,它记录了高校科研活动的历史,它记载反映了科研活动的过程和成果,是储备科技信息和科技知识的主要载体。只有掌握了科研档案归档和利用方面的规律和特点,才能更好地实现科研档案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信息化时代对高校科研档案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的科研档案管理工作也越来越重要。高等学校科研档案是高等学校科研活动的真实记录,它产生于科研活动的全过程,是科研人员科研成果的依据性材料。目前高校科研档案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科研档案管理意识较弱、工作目标不明确、归档范围界定不清楚、科研档案的开发利用不明显、档案收集条理不清晰、信息化建设较为落后等,针对这些问题,从实践的角度提出有效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0.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各国科技竞争加剧,科技创新成为各国博弈的主战场。我国在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等领域正在遭受西方发达国家的围堵。高校作为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传统科研范式在响应国家重大需求方面存在原始创新能力薄弱、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协同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持续增大的外部压力、创新高风险与高投入使得“有组织科研”成为当前我国高校提升创新效能的重要选择,也是高校深度融入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举措。阐述“四个面向”和“有组织科研”的内涵,梳理“四个面向”与“有组织科研”、“有组织科研”与自由探索的关系,从高校传统科研范式亟待解决的问题入手,构建基于“四个面向”的高校“有组织科研”范式,对重庆大学“有组织科研”实施路径与成效进行解析,验证理论的科学性与适用性。  相似文献   

11.
在经济新常态下,构建高效率的知识产权运营驱动模式,对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质量与数量、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高校知识产权运营内涵、价值、阻滞因素的基础上,从高校知识产权运营驱动架构、模式、支撑要素、科研管理体系等方面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2.
科技成果转化新政颁布并未从根本上改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鉴于此,首先,梳理、归纳出科技成果转化关键节点,整合成果转化影响因素,并收集企业、高校和科研者对这些因素的认知数据;然后,分析核心利益相关者认知偏差,得出政策失灵的直接原因是政策不协同导致政策难以具体落实,间接原因是成果与市场对接不力、中试环节缺乏、激励失调;最后,针对我国现行高校科研管理体制,提出政策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现实早已引起社会各界警觉,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都将权属改革视为破解圭臬,并未实现预期目标。事实上,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真正障碍是专利技术水平和转化价值低、专业转化人才与机构缺失、中试环节薄弱且资金匮乏。因此,为了针对高校成果转化痛点精准施策,释放创新驱动效能,我国应改革专利管理体制和科研评价机制,提升专利质量并加大科学研究对企业需求的关照;可借鉴牛津大学的做法,由高校在不增加编制的前提下,独资建立自负盈亏的专业转化服务公司;优化科研经费投入结构,引导多元风险资金进入,健全科技成果转化风险投资机制。  相似文献   

14.
从70所公立样本高校 “科研奖励办法”政策文本内容及其7类16种奖项共计651频次计量结果发现:科研成果尤其是学术论文是奖励对象的重点;奖励对象多少与样本高校类型和层次呈反方向变化;各类型高校对ESI高被引论文等特别是教学型高校对各个等级科研项目存在严重的重复奖;科研项目奖励金额大小与高校类型和层次也呈反方向变化,一些教学型高校对各级科研项目奖励金额往往存在大于或等于科研项目经费本身等极不合理的现象。公立高校的科研奖励和奖励过度违背科研劳动及知识发展流程理论。最后提出对策:提高保健层,试行年薪制;保障基本承认层,提高声誉奖;完善和规范提高层与特别奖励层。  相似文献   

15.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存在明显“悖论”,高校科技成果产出丰富但转化率低。基于《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和《中国统计年鉴》中中国内地28省市数据,基于界面理论,运用fsQCA方法探讨多重并发因素和复杂因果机制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实路径。研究表明:R&D全时人员和R&D项目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必要条件;企事业单位委托经费、科技中介服务费、R&D全时人员和R&D项目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核心条件;存在4条不同路径可以支撑高校较好地完成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其中,网络资源中的“合作研究网络”与技术支撑中的“高校软设施”两个前提变量存在相互替代关系。最后,对不同区域高校在现有条件下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杜斌  徐飞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33(23):149-154
以“世界一流大学科研竞争力排行榜”中排列靠前的中美大学为样本,对样本大学2005—2013年SCI论文发表情况和专利授权情况进行整体态势分析。研究表明,大学科学研究实力与技术创新能力之间在宏观上具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大学科学研究对其技术创新具有一定的拉动作用,关联发展水平高的大学能在高水平科学研究基础上产生更具影响力的技术创新成果。近十年来,中国大学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在宏观规模与发展速度方面优于美国大学,但在高水平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关联发展方面,中国大学整体处于较低的发展层次,与美国大学相比仍有很大的追赶空间。  相似文献   

17.
邓恒  王含 《科技进步与对策》2020,37(17):101-108
一直以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问题都是社会热点且亟待解决。权属分配是政府引导转化工作的突破点,而权属分配又与专利制度紧密相关。“拜杜法案”以美国专利法修正案形式发挥着促进成果转化的作用,也同样暗示了专利制度对成果转化的重要性和特殊性。现阶段,确有必要探讨成果转化激励失效与专利制度的关联性,分析专利制度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运行机理及决定性作用,并结合我国部分地区改革实践经验与相关法学理论观点,论证高校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的合理性。同时,对赋权改革如何疏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堵点进行分析,结合《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实施方案》,展望专利制度变革及相关规则体系建设的前景与方向。  相似文献   

18.
我国高校科技创新政策与科研结构不协调问题影响了高校创新绩效。基于2004—2019年中国内地27个省份高校面板数据,运用路径模型、分位数回归模型和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究创新政策与科研结构对高校科技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校创新政策与科研结构对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结合科研产出与成果转化两个阶段,创新政策能够显著促进科研产出绩效提升,但对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的影响表现出一定的非线性特征。其中,创新政策对科技成果转化绩效具有负向影响,而科研产出绩效在两者之间发挥中介作用,说明存在一定程度的科技成果隐性转化。科研结构对创新绩效的推动作用存在分异,集中作用于科研产出阶段,说明教学与科研之间的一致性和竞争性依然存在。据此,提出应进一步发挥创新政策对科技成果转化目标的正向引导作用,在政策层面关注科技成果隐性转化,强化科研方向转移与创新要素配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职务科技成果权益归属是影响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科技成果的权利性质、权利归属和管理权限划分,是政府引导市场机制发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作用的前提和关键所在。目前各地区都在积极探索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很多地区在地方性法规中对其进行了规定。总结了我国各地法规对于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归属的规定模式,并对比分析不同模式的优劣势。研究发现:目前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在地方立法中的规定包括原则性规定、奖励一定比例权属份额、分类规定权属、赋予全部或部分权利、单位弃权后科研人员优先取得等5种模式,不同模式各有优劣;即便是同一种模式,在不同地区立法中也有着不一样的解读,对于各地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赋权改革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高校学术不端行为治理因素对科研人员个体的影响效用及作用机理,基于计算实验方法,构建由高校系统、智能主体、智能主体基元3个层次相互嵌入构成的高校学术不端行为治理嵌套逻辑理论模型,并选取实验观察的影响因素,对高校学术不端行为治理嵌套逻辑理论模型进行计算实验建模及实验,揭示出3个层次的影响因素通过不同路径产生治理效果:在智能主体心理层面,个体主动抵制、“不想”产生学术不端行为进而降低发生率,其治理效果最为显著;在高校系统层面,提高高校机构学术不端行为查处能力进而提升查处效率,使个体“不敢”产生学术不端行为,其治理效果次之;在智能主体层面,强化制度警示效果的持续性,使学术不端行为“不能”在个体间传染与蔓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