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有企业的发展是历史演化和专用性资源积累的结果,不能简单理解为通过刻意创造不完全竞争市场而获取垄断优势和垄断租金的问题。从资源基础理论视角,深入分析国有企业资源基础、竞争优势、租金问题,进而讨论国有企业如何通过供给侧改革实现竞争优势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2.
吴学兵  乔娟 《技术经济》2013,32(9):55-59
分别运用混合战略模型和重复博弈模型分析了生猪产业链中市场契约和生产契约的履行情况。分析结果表明:市场契约的履行与关系租金正相关,与抽检成本、遵守契约所付出的额外成本负相关;生产契约的履行与关系租金、专用性资产投资和贴现率正相关,与遵守契约所付出的额外成本负相关。提出建议:政府应扶持猪肉产品品牌建设,促使优质猪肉产品在市场上实现优质优价;政府应增加对屠宰加工企业的抽检补贴;屠宰加工企业在进行专用性资产投资的同时也应要求养殖场户进行专用性资产投资。  相似文献   

3.
新古典自由贸易经济学是以完全竞争市场为假设前提,其中一个重要的隐含前提是各类资产具有完全通用性,可以自由进入与退出市场或产业。然而,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资产在国际间的流动逐渐成为国际贸易中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资产专用性对国际贸易和投资产生重要影响,它不仅会影响国际贸易的总量和产品构成,而且还会影响一国贸易格局和贸易政策的选择。如果一国进行了资产专用性投资,就会使其在贸易谈判中陷入进退两难困境,失去讨价还价的力量,并影响其在贸易利益上的分配格局,进而严重影响一国的贸易不公平结构。从资产专用性角度探讨新制度国际贸易经济学的合理性,由新古典国际贸易经济学走向新制度国际贸易经济学,更加具有现实性。为了摆脱这种被要挟和被控制的风险,除了企业自身治理结构外,还需要政府实行一定的保护主义政策。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全球化下企业竞争优势来源的转变,发展中国家企业特有优势的局限性导致单一资产利用型的"南南"投资不能达到生产要素高层次合理化配置的效果.而本文所提出的创造性资产与市场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对于改善这一问题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SDAP优势论"作为创造性资产与市场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模式的理论框架,用来阐述发展中国家企业实行这种投资模式所需要的四个关键因素,并以中国企业的实践为例证实了该理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汤吉军 《经济问题》2007,334(6):15-17
从国有企业身上的沉淀成本角度分析我国证券市场制度变迁的理性逻辑,恰恰是政府决策者尊重企业过去发生的沉淀成本的结果.由于我国正处于新旧体制转型时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所形成的大中型国有企业,一方面缺乏比较优势和自生能力,产品价值实现受阻;另一方面因国有企业资产专用性,以及企业内部产权结构不合理,生产要素市场缺乏,使国有企业退出市场产生显著的沉淀成本.国有企业显著的沉淀成本这一经济现实影响了政府决策者对证券市场制度供给,从而造成证券市场制度变迁,并提出改进资本市场运行秩序和弱化国有企业退出障碍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交易成本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下纳入了股东异质性因素并按照资产专用性的不同对并购进行了界分,籍此探讨了关系型股东与企业并购的匹配关系,并基于2004-2011年1584家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对此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国有关系型持股仅在国有企业中随着并购交易资产专用性的增加而出现显著增加,对较高资产专用性的并购具有显著的积极治理效应;民营关系型持股同样仅在国有企业中与并购资产专用性存在正相关关系,对较高资产专用性的并购也具有显著的积极治理效应;全样本中机构持股随着企业并购资产专用性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对较高资产专用性的并购具有显著的积极治理效应,而且这种现象在民营企业中表现地更为明显。最后,本文还就如何提高不同类型企业的并购效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资源观的竞争优势研究(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动态的环境下,企业的竞争优势是一个由三个层次优势构成的动态系统,基于战略资产与核心能力的竞争优势是基于战略逻辑与远景的竞争优势现实化的第一步,它产生于使企业在最终产品市场上有效竞争并将其与竞争对手区别开来的资源或能力构成的一组独特资源,要使基于战略资产与核心能力的竞争优势最终体现于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上,就得依靠基于作业流程和价值链配置的优势来支撑。  相似文献   

8.
蒋煦涵 《当代财经》2021,(7):127-137
混合所有制分类改革是我国国有企业的重要改革战略.以我国2003-2018年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混合所有制分类改革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充分竞争类"国有企业中,混合股权制衡度能显著抑制过度投资并提高资本配置效率,而在"重要行业类"国有企业中不显著.进一步研究表明:在"充分竞争类"国有企业中,与其他性质的股东相比,民营股东对过度投资的抑制作用更强,能更好地提高资本配置效率;与"资源垄断类"国有企业相比,在"一般竞争类"国有企业中,混合股权制衡度能显著抑制过度投资并提高资本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9.
新经济中的虚拟一体化组织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虚拟一体化是现代企业有效利用社会资源的一种常用组织形式。它不仅增强了企业的柔性和敏捷性,降低了交易成本和管理成本,而且其协调机制---隐性契约在克服因企业追求降低生产成本而提高资产专用性所引起的垄断租金和专用性准租金方面比纵向一体化和明示契约都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0.
在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国有企业改革一直处于核心环节。此前的研究主要关注了国有资本的“进退”或“比例”对企业效率的影响,本文则从异质性资源的角度分析了国有企业的重资产配置带来的效率差异。本文基于动态博弈模型提出基本命题并进行实证检验,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国有企业较之非国企业具有更高比例的重资产配置;第二,当重资产配置对非国有企业的效率产生负向拖累时,改由国有企业承担有助于减少其不利影响;第三,在混合所有制中,随着非国有资本介入程度的减弱,重资产配置效率得到加强。本文的研究启示在于,对于业已形成重资产配置特征的国有企业而言,轻资产转型并不是其改革的必然方向,应当从异质性资源角度审慎定夺,利用异质性资源循序渐进地提升效率。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非国有资本和国有资本可在轻资产和重资产中实现优势互补,提升价值网络整体的绩效水平。同时,当国有企业的决策目标中社会福利的权重相对减少、企业利润的权重相对增加时,国有企业才可能降低重资产配置倾向,并提高轻资产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11.
企业异质性与企业家知识异质性的耦合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完全竞争模型对于解释企业的竞争优势存在天然的缺陷.企业异质性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潜在原因,而企业家知识是企业异质性的重要来源.企业家知识的异质性与企业的异质性具有很强的耦合性,企业家知识的报酬递增性、创新性、默会性、资产专用性、市场不完全性等特点分别与企业异质性资源的价值性、稀缺性、难以仿制性、无法替代性以及非竞争性等条件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企业家至少部分地充当了企业异质性的承担者.  相似文献   

12.
沉淀成本、通货紧缩与国企战略退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汤吉军  郭砚莉 《财经研究》2004,30(2):131-140
文章在放松新古典竞争理论假设前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体制转轨的初始条件--产业结构扭曲的特点,通过引入生产要素沉淀成本来分析通货紧缩产生的原因.由于我国大型国有企业自身缺乏比较优势,在竞争中也很容易产生亏损,同时又因国有企业的固定资本投资的沉淀成本显著而无法退出市场,造成过度竞争,进而使价格下降,利润率下降,投资减少,形成我国当前的通货紧缩,因此从沉淀成本角度提出治理有关通货紧缩的政策处方,能有效地实施国有企业的战略退出以及降低沉淀成本数量.  相似文献   

13.
基于大型流通企业商誉的流通秩序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发挥信息媒介职能,大型流通企业需要进行大量的专用性资产投资,这些专用性资产的积累形成大型流通企业的商誉。这些专用性资产具有非常高的沉没成本,构成了大型流通企业市场退出壁垒。也就是说,大型流通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必然要努力维护商誉,否则将面临巨大的专用性资产投资损失。为此,大型流通企业将通过自觉规范自身的经营行为,引导生产企业的经营活动来维护自己的商誉,以便从与消费者的长期交易中实现专用性资产投资收益。大型流通企业维护商誉的行为,客观上促进了流通秩序的健康、有序运行。因此,必须站在从根本上治理我国流通秩序的角度,改革和发展大型流通企业。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债务治理效率的角度构造了一个考虑产品市场竞争和资产专用性因素的两阶段模型,目的是探讨产品市场竞争、资产专用性与公司资本结构间的相关性。理论分析表明,公司资本结构与资产专用性、盈利能力均为负相关,同时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随着公司产品市场竞争性的增加,资产负债率起初会增加,但在资产专用性随着产品市场竞争增加至某一临界值后,资产负债率会转为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5.
要解开企业归核化背景下资产专用性投资与一体化解构并存悖论谜团,需要考虑企业跨资源合作治理机制。在传统机制设计理论模型中增加一项承诺约束,可以分离出三种情境下的最优治理模式,并分别对应着Williamson关于从市场到科层的最优治理谱系区间。不同治理模式选择取决于资产专用性和交易关系复杂性两个变量,二者共同决定了合作绩效的大小。通过合作治理的设计,能够在多重帕累托改进均衡中寻找一种最优改进,且证明合作治理的最优解高于纵向一体化治理,说明合作对福利的改进空间比纵向一体化更大。  相似文献   

16.
以某电力集团为研究背景,基于不完全契约理论,针对我国电力行业自身固有的低风险及其国有企业的竞争优势,分析了资产负债率与企业内外部风险的关系,以及股东控制权对企业内部风险的影响,讨论了国有企业特有的债务契约软约束条件下公司治理不健全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7.
王鲁昱  李科 《财经研究》2022,48(3):154-168
供应链的资产专用性特征是否有利于企业进行商业信用融资?文章利用手工收集的独特供应链数据,从产品性质的维度构建供应链资产专用性指标,以2007-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供应链资产专用性对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供应链的其他特征后,供应链资产专用性的提高能够显著提升公司的商业信用融资水平。这种效应在财务风险较高的公司中更加显著,而且能够显著促进其提升资产周转效率,并实现更好的绩效。经过稳健性检验,并以自然灾害冲击作为工具变量后,上述研究结论依然成立。本文的研究为理解供应链的治理特征提供了新的证据,对决策层进一步完善供应链金融政策,增强实体抵抗风险冲击的能力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产能高效利用是微观企业乃至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求,如何有效化解国有企业的产能过剩现象成为新时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关键环节。本文从股权制衡与高层治理两个维度,研究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非国有股东治理对国有企业产能利用程度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非国有股东参与国有企业高层治理可以缓解国有企业面临的双重委托代理问题,降低过度投资水平和提高经营资产运转效率,进而缓解国有企业的产能过剩现象,表现为产能利用率显著上升,而单纯的股权制衡缺乏相应效果;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治理作用在外部制度环境较好、地方控制和竞争性行业的国有企业中更加明显;有效化解产能过剩后的国有企业经营绩效和市场价值得到显著提升。研究结论不仅支持了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改善国有企业治理、促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所进行的积极探索,而且对企业产能过剩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学术研究进行了有益拓展。  相似文献   

19.
当资源的可利用性对于为利用资源所支付的数量在短期内不敏感时,这样的支付就是“准租”。本文从准租的概念出发,分析准租与资产专用性的内在必然联系,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机制以解决资产专用下准租金的可分割性。  相似文献   

20.
企业网络的治理边界探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企业网络治理边界的确定不仅要考虑资产专用性与交易成本,还要关注核心技术和获取垄断优势等相关要素的经营活动效率范围.确定治理边界的核心思想应该把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活动纳入到整个网络中来,即将价值链上能实现最大增值的环节置于网络内部,并借助网络成员间的互信与稳定协作关系降低交易成本,网络内的各结点也同样依此原则形成其治理边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