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工业碳排放状况及减排途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碳排放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控制工业碳排放成为建设低碳经济的关键。首先依据化石能源的消耗量统计各工业行业及分类部门(采掘业、重工业、轻工业、深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业)2008年的碳排放量、总体及各个部门碳排放量和碳强度1990~2008年发展趋势。然后通过灰色相关度研究碳排放量和产业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碳排放量基本呈增长趋势,尤其是2002~2006年速度较快,碳强度由于技术进步和能效提高逐年下降,重工业和采掘业碳排放量同产值的相关关系强于其他。最后对建设低碳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发展中国家,碳排放量和资源消耗量巨大。因此,我国有着加快发展低碳经济的迫切需要。本文在总结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加快发展低碳经济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现代工业型与传统资源型城市为研究对象,选取包头市与无锡市为代表进行对比,采用对数平均权重分解法对能源消耗引起的碳排放量进行分解,探究两种类型城市碳排放特征与驱动因素的异同。研究认为:①两种类型城市经济发展同碳排放量协同增长,碳排放效率逐年减小,离绝对减排的目标相差较远。新型工业城市具有高GDP低碳排放的特点,且碳排放量趋于稳定;传统资源型城市具有低GDP高碳排放的特点,碳排放强度、减排空间和潜力均大于前者,且碳排放量有进一步增大的潜力。②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在短期内很难得到有效改善,使得能源结构调整收效不大;能源效率的提高对碳排放量起到了微弱的抑制作用;经济发展对碳排放贡献一直保持高位。③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提升,是工业城市尤其是资源型工业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4.
21世纪以来,低碳经济作为一个新兴的经济研究领域,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关注焦点。从低碳经济的基本概念入手,通过归纳低碳经济与能源消费在应对能源危机方面的协同,在控制碳排放(应对气候危机)方面的竞争,以及低碳经济与能源消费(碳排放)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动态演进过程;描述低碳经济通过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增长;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因实证路径不一致存在不确定性。系统地梳理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普遍关注的低碳排放、能源(化石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5.
基于产业结构视角的政府环境规制对低碳经济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发展低碳经济,而产业结构是影响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政府环境规制的有效介入。基于以VAR模型为基础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表明,政府环境规制与第一产业单位GDP碳排放量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但是政府环境规制是引起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单位GDP碳排放量变动的Granger原因。构建低碳型产业结构要完善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环境规制体系,必须加大政府环境规制力度,优化政府环境规制结构。  相似文献   

6.
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气候的变化,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低碳经济引起了国际社会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文献研究表明,碳排放与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具有密切的关系。论文以金华市为例,基于1995-2008年碳排放数据,首先分析了金华市不同产业部门的碳排放量,并对金华市未来的碳排放趋势进行了预测;其次论文通过计量方法研究了金华市不同产业部门的发展与碳排放的关系,明确碳排放的主要责任部门;最后论文提出金华市碳排放的三级控制模式,在此基础上,分别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提出了金华市产业转型的方向,为金华市的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服务。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碳排放量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近年来,绿道网络基于其绿色、生态、健康的本质,与低碳城市的建设路径相契合成为研究的热点。文章在深入研究了低碳经济与绿道的基础上,以南京市为例,结合南京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从经济水平、环境水平、社会发展水平三个方面构建了包括绿道建设在内的南京低碳经济型城市的指标衡量体系。研究了各个指标在2000—2014年的增减变化以及对城市碳排放量的影响,并提出了建设低碳经济型城市的对策,即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城市功能、加强低碳技术等措施来控制和减少城市碳排放,尤其是将绿道网络融入城市的低碳建设当中,以期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对我国低碳经济水平进行评估以及对物流行业的能源消耗数据进行估算的基础上,以低碳经济水平为因变量、物流碳排放强度和单位GDP物流成本为自变量,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回归结果表明:单位GDP物流成本和物流碳排放强度均与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呈强的负相关;物流业对低碳经济发展的影响表现在物流业碳排放造成的直接影响和物流业发展对低碳经济的间接影响两个方面。据此,提出了我国低碳物流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能源强度、单位能耗碳排放量、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城市化、国际贸易分工等方面探讨了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对STIRPAT模型进行了扩展,利用1990~2008年浙江省的统计数据,对低碳经济发展的驱动因素及其贡献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人均GDP、能源强度、人口规模、单位能耗碳排放量和能源消费结构对碳排放总量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人均实际GDP的影响最大,能源强度的影响较大,人口规模和单位能耗碳排放量的影响较小,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最小,而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国际贸易分工对碳排放总量的影响不显著;人均实际GDP持续增长是碳排放增长的最大正向驱动因素,对碳排放增长的贡献率最大,能源强度变动是碳排放增长的最大负向驱动因素,能源强度变动对碳排放增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自下而上"法,建立旅游业碳排放的测算模型,对新疆旅游业CO2排放量进行测算,分析了新疆旅游业碳排放与旅游经济发展情况的脱钩关系。结果显示:2000—2014年新疆旅游产业CO2排放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其中2008—2009年出现较大波动,与新疆当时社会突发事件导致旅游经济受到影响相关,2013—2014年出现较小波动。新疆旅游业碳排放与旅游经济以弱脱钩关系为主,占比达到50%。在此基础上提出应通过政府引导、企业推进、加大低碳技术研究与利用、引导游客践行低碳旅游等方式,逐步实现新疆旅游业低碳绿色发展,达到与旅游经济强脱钩状态。  相似文献   

11.
低碳经济是以低耗能、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外国直接投资(FDI)对东道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FDI能够通过向东道国转移低碳技术、设备和生产过程帮助东道国加快发展低碳经济;另一方面,FDI也可以提高东道国的碳排放量,不利于低碳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国外低碳经济研究动向分析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进入21世纪,低碳经济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热点。首先简要分析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四个转向:制度转向、文化转向、关系转向和生态转向,探讨低碳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认为低碳经济是区域可持续发展思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深化,其实质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对国外低碳经济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分析,归纳为不同类型区域碳排放评估预测、不同尺度的能源与碳排放评估模型应用研究、碳补偿机制及其治理研究、低碳经济的政府治理机制、碳税体系研究、碳足迹的界定与评估、低碳城市的发展模式等7个不同方面,在此基础上,对国外低碳经济研究进行了简要评价,认为国外低碳经济研究注重实践研究,研究方法上注重数理模型的应用,但同时存在模型、政策、机制的适应性问题。最后提出对未来低碳经济研究的初步建议:研究设计符合发展中国家国情的区域碳排放评估预测模型,能源与气候变化政策关系模型等数量模型;以多学科、多角度综合集成的视角研究低碳经济对区域发展模式的影响,以及影响的机制及途径。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云南省的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其资源消耗量和碳排放量日益增加,环境质量不断下降,发展与资源环境压力并存。选取云南省2000~2010年十年的数据,从万元GDP用水量、万元GDP能耗、万元GDP碳排放三个测度指标对云南省16个市州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析,从而了解云南省在低碳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低碳经济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世界各国正积极致力于低碳经济的发展.目前中国还处于高碳时代,如何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环境规制是影响碳排放量的重要因素,加强环境规制有利于发展低碳经济.通过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环境规制与碳排放量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加强环境规制有利于降低碳排放量.  相似文献   

15.
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的碳排放量和生态环境代价及社会经济成本最低的绿色经济,是应对气候变暖的必然选择。发展低碳经济,实现低碳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和战略任务。为此,要建立以低碳经济为核心的企业价值观,转变经营理念;建立健全法规规章制度,引导企业发展低碳经济;构建企业低碳管理与企业绩效评价挂钩的评价体系;加强低碳技术创新,形成低碳与无碳经济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提倡发展低碳经济的形势下,低碳旅游成为旅游业应对低碳经济来临的发展方式。在低碳旅游发展的进程中,碳足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政府应当借鉴国内外有关碳足迹研究的相关成果,从宏观层面建构促进低碳旅游经济发展的技术经济政策及体制机制,从微观层面引导旅游企业的低碳生产行为与旅游者的低碳消费行为,同时采取正确的碳足迹测算方法计算旅游企业的碳排放量,为碳足迹标签的制订确定依据。  相似文献   

17.
马辉 《经济研究导刊》2010,(35):100-102
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的碳排放量、生态环境代价及社会经济成本最低的经济,是以改善地球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为目标的可持续发展的新经济形态。近年来,由温室气体排放所引起的地球变暖问题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低碳经济是应对全球变暖的最佳经济模式。鉴于此,从低碳经济的内涵与特征入手,剖析现行国内外碳排放的税收政策与规制,并提出确保税收新政落实到位、适时开征碳税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全国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形势下,作为我国十大振兴产业之一的物流业的节能减排势在必行。当前,京津冀区域内物流业正在深入协同发展,论文选取相关有效数据,通过统计京津冀物流业的能源消耗量,测算碳排放量,提出节能减排的具体措施,建设低碳协同发展机制,以期降低碳排放量,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绿色环保的物流体系,最终为京津冀区域经济的生态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9.
彭星  李斌  金培振 《财经研究》2013,(7):110-121
文章在对碳排放驱动因素模型进行扩展的基础上,根据中国1999-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面板门限估计法考察了地方政府竞争视角下文化非正式制度对碳排放的非线性影响。研究发现:文化非正式制度的增强通过低碳消费、低碳技术及低碳规制三种渠道而有利于经济低碳转型,但地方政府竞争视角下文化非正式制度对碳排放的影响存在经济发展水平门限和人力资本水平门限,只有同时跨越两者特定的门限值才能实现通过文化非正式制度来促进经济低碳转型的目标。文章的研究结论为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中国经济低碳转型的制度设计提供了一定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20.
基于LMDI模型,对我国1990—2010年不同尺度区域的碳排放增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解,研究表明,我国碳排放总量及人均碳排放持续增长,且空间差异明显,碳排放强度、产业结构、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是影响我国碳排放变化的主要因素,但各因素的作用方向和作用强度不尽相同。降低碳排放强度对抑制我国碳排放增长效果显著,经济发展是造成我国碳排放量较快增长的主要因素,由于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产业结构调整对碳排放增长的影响较小,人口增长对碳排放增长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不同尺度区域的分解结果表明,不同研究时段、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各不相同,各影响因素的作用及贡献率也有较大差异。国家应该从宏观政策及发展战略角度,针对经济发展水平各异的不同区域,通过产业结构、技术、碳税及碳交易政策等多种途径,积极引导各级政府及企业发展低碳经济,减少碳排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