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徐超 《时代经贸》2014,(6):466-466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上海自贸区背景下专业法律人才对专业满意度,职业素质的需求等方面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校期间的法律实践能增强就业竞争力;法学课程设置单一,社会需要复合人才;社会资本相对欠缺不足;法学教育大众化与法律职业精英化之冲突。  相似文献   

2.
中国目前法学本科教育不能满足法律职业化的要求,存在问题是:与法律职业的关系模糊;实践性不足;忽视法律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法律伦理教育缺位。要克服这些缺点,必须采取如下措施:更新法学本科观念;建立与司法实务部门的资源交流机制;改革教育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加强职业伦理教育。  相似文献   

3.
杨成 《经济研究导刊》2011,(20):254-255
学校教育是培养学生法律职业技能的途径之一。地方高校虽然认识到了法律职业技能培养的重要性,但由于课堂教学方法不当、实践课流于形式,其法学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仍与法律职业技能培养相脱节。为此,地方高校法学教育必须进行相应改革,确保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技能培养相协调,培养出社会所需求的高素质的应用型法律人才。  相似文献   

4.
法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法律思维能力,具备法律职业技能的人才。现阶段中国本科法学教育中,对学生的法律职业技能与法律思维的培养重视不够,使毕业生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要通过培养模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法律职业技能。  相似文献   

5.
摘要:法学本科的课程设置对培养法学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是法学本科教育的目标,而传统法学课程设置并不利于该教育目标的实现,对法学专业课程设置应该以大学生就业为导向进行新的调整,对其设置进行反思和重构。  相似文献   

6.
传统形成的"注释法学"的法学教育模式是一种学术主导型的模式。受高等教育目标规律的制约,法学教育的目标应当是培养合格的"法律人",法学教育模式的改革也应当围绕"法律人"职业道德培养而展开。综合考察市场对法律人才的需求、司法工作的实际需要和法科毕业生就业的趋势等因素,结论是应确立职业主导型的法学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7.
为适应法治国家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中国法学教育应该明确实务型法律人才的培养目标。为了确保这一目标的实现,科学的设置法学实践教学课程,拓宽法学实践教学途径,丰富法学实践教学形式,使法学实践教学在培养实务型法律人才中发挥最大作用。  相似文献   

8.
法学本科专业实习改革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学专业实习作为实践教育的重要环节,在法学本科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面对当前法学本科专业实习日益严重的形式化倾向,有必要重申法学专业实习的必要性.通过完善实践性教学的配套改革,实行递进式专业实习模式,辅之以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最终形成富有特色的实践型法律人才的培养机制,才能实现培养既懂理论、更擅实务的实践型法律人才的法学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9.
王睿 《经济研究导刊》2012,(35):281-283
司法考试与法学教育均以为我国法律职业的共同体培养、选拔人才为共同目标,司法考试对法学教育应起到良性促进作用。法学教育所处的现实困境既有司法考试弊端造成负面影响的客观原因,也有自身教育机制不完善所形成的恶性循环影响。法学教育应以司法考试为契机,推动法学教育机制改革。  相似文献   

10.
《经济师》2017,(7)
卓越法律人才是当前法学教育的最终目标,但传统的行政法学教学模式存在诸多不足,不能适应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改变传统行政法学的教授模式,在行政法教学中确立培养卓越法律人才理念,完善行政法学教学机制,设计行政法课程案例教学模式,加强行政法课程中的法律职业教育和社会主义的法制理念教育,才能实现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1.
高职体育院校是以培养应用型体育人才为目标。毕业生在综合素质方面的竞争力,与其他非体育院校的学生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使得学生就业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因此在高职体育院校开展自主创业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有效实施创业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开发并利用学校、社会资源进行创业指导;营造创业环境。  相似文献   

12.
法律本科生团队式司法实践模式由法律本科生经过选拔训练,直接为当事人提供代理出庭、代书法律文书、回应法律咨询等服务,实现了法律教学与司法实务的无缝对接,增强了法律实践教学的真实性,有利于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推动法律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和推广应用的实例。  相似文献   

13.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应具有高等教育基础、职业教育特征与人才市场需求相融合的特征,形成适应人才市场需求、依据行业和区域优势、体现高新技术应用趋势、反映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高职课程体系,培养适应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4.
在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改革中,必须以社会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为培养依据,强调应用性,突出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做"一体化的情境教学是连接课堂和岗位,达到学生零距离就业的一个有效方法。在《基础会计》中应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情境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并且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和学习能力打下很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吴肖淮  刘亢  张丽娟 《经济研究导刊》2012,(11):247-248,256
为了深入了解行业企业在高职酒店人才培养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具体的运作方式及不同企业的关注点,课题组对海南省15家星级酒店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调研显示,高职院校在今后的校企合作过程中,应更加关注行业企业的需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形式多样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式。  相似文献   

16.
刘庆宝 《技术经济》2006,25(6):14-17
人力资本提升是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职业教育发展是人力资本提升的基本手段。本文从人力资本提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出发,分析了职业教育在人力资本提升中的重要地位,并联系我国实际,提出应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实现职业教育发展与人力资本提升紧密结合,以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实践教学是法学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法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问题。在法学教育中重视实践教学,构建高校法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及建构科学的法学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规范和完善传统的实践教学形式,拓宽法律实践教学的渠道,引入新的法学实践教学形式,完善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实践教学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8.
Using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data, the authors examine the effects of preprofessional education on the earnings of lawyers. They specify and estimate a statistical earnings function on the basis of well-established theory and principles. Along with standard control variables, categorical variables are included to represent graduate degrees in addition to the law degree and an assortment of undergraduate major fields. Holding a Ph.D. or M.B.A. degree, with the law degree, is associated with significantly higher earnings in some sectors. Lawyers with undergraduate training in economics earn more than other lawyers, ceteris paribus, and economics is the only undergraduate field associated with earnings that differ significantly. The available evidence supports the hypothesis that economics training increases a lawyer's human capital compared with other undergraduate majors.  相似文献   

19.
货币安置的自主择业作为退役运动员就业的新模式是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而产生的,这种安置方式还需要后续服务来促进退役运动员尽快就业。因此,应完善自主择业服务机构,加强培训管理,采取多种培训形式开展适合于退役运动员特点的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建立健全退役运动员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退役运动员尽快就业并保持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20.
经济与教育发展的内在辩证关系催生了高职院校这一群体的产生,"工学结合"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切入点,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引发了学校、企业、学生三者的责、权、利的分割与承担,其中顶岗实习生的身份定位已成为厘清问题的基石与焦点。在探讨了高职顶岗实习生的源起与分类、身份界定与法律定位、风险防范与权益保护后,明确了三方的权利与义务,以保护高职顶岗实习生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