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举措的观点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搞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要制定好总体规则 刘为民认为,首先要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行全面的、多层次的规划。其次,在国家和地方的长期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程序列入相关指标。再次,在每年的国家和地方计划中,要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作为一项重点予以强调和规划,并由人大和政协重点督察。最后,要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纳入劳动就业行政管理部门统一管理中。  相似文献   

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国际劳务输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提出扩大国际劳务输出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我国进行国际劳务输出具有较大的比较优势和发展空间。我国政府应加大国际劳务输出的管理力度,为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另辟新径。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提出扩大国际劳务输出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我国进行国际劳务输出具有较大的比较优势和发展空间.我国政府应加大国际劳务输出的管理力度,为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另辟新径.  相似文献   

4.
城市化进程在一定程度上由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规模、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能力影响等因素制约。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我国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不断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转移能力的增强能够拓展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空间,提升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动力,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提供,很大程度克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阻力,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稳定程度。所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能力"是决定城市化进程快慢与否的主要要素。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郴州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做出了一定的成就,但是,郴州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基数很大,所以,促进郴州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一个长期和艰巨的任务。本文介绍了郴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对影响郴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一些促进郴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文章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然性和阻碍剩余劳动力转移因素的同时,提出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采用归纳和比较的定性分析方法,运用二元经济结构和传统农业理论,对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理论界定及转移特征、转移的制约因素、转移的措施及政策进行研究。研究显示:(1)河南省存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呈现速度加快及总量加强;以青壮年男性为主;学历越高转移越充分;移地域上以省外为主,乡内为辅等特征。(2)制约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实效的因素是农村自然资源与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排斥力;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的城乡吸纳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机会成本(经济、心理成本、制度摩擦)的转移摩擦力。(3)促进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措施是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深化配套制度改革;规范农村劳动力市场;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  相似文献   

8.
本文试图探讨人力资本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通过对呼和浩特地区的调查,把农村劳动力分为未转移出去的、转移出去又回来的以及已转移出去的3种典型类型。通过对比分析,综合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并试图发现人力资本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提出了通过提升人力资本含量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有产业转移、区域转移和身份转换三种形式,文中所用的转移主要指前两种形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及回流能有效地促进城乡的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河南转移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极大地带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本次全球经济危机造成我省外出务工人员大量回流,对我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带来了挑战,从长期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仍然是促进我省城乡协调发展的主要手段,因而应采取多种措施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及回流工作,以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早期以“离土不离乡”为重要模式;之后随着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异地转移即“离土又离乡”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云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全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基本同步,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大幅增长,其经营收益自然也备受关注。本文利用公开的全国银行结售汇月度时间序列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2000年-2004年期间银行结售汇在外汇储备增长中的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并间接地对外汇储备经营情况进行了估计,结果表明:第一,结售汇顺差不断扩大决定了近年来外汇储备不断增长的长期趋势,结售汇顺差额约占新增外汇储备的80%;第二,外汇储备经营收益约占新增外汇储备的20%,是我国外汇储备增长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由此也揭示了外汇储备的经营损益对外汇规模的影响已难以忽视,政府应增加外汇储备经营状况的透明度,以利于更好地形成合理的人民币汇率预期。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对外经济主要体现在外贸、外资和外汇三个方面。本文分析了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加速增长带来的日趋严重的负面影响及其背后的体制和政策性原因,同时指出,化解我国对外经济领域矛盾的关键在于调整外贸、外资和外汇战略和政策,即从单一追求外贸顺差的发展战略向实施开放式的综合平衡式的外贸发展战略转变,从过度依赖“引进来”的利用外资战略向“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资本战略转变,从强制结汇制向意愿结汇制转变。  相似文献   

13.
对我国外汇储备问题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国际收支的连年顺差,境外热钱不断流入,人民币升值压力的进一步增大,再加上我国长期实行的外汇制度等原因,使我国外汇储备大幅增加,而且已经是过量增长.而过多的外汇储备量,会给我国带来一定的风险和损失,包括通货膨胀带来的损失、美元贬值带来的损失以及存在的机会成本等.因此,要从控制增量、合理使用和配置资产以及改革现行外汇制度等角度出发,对我国外汇储备进行合理的控制.  相似文献   

14.
截至2011年6月,我国外汇储备已高达31 975亿美元。贸易顺差、人民币汇率、外商直接投资和货币供给量被普遍认为是影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普遍因素。通过实证分析探讨了这些因素与外汇储备急剧增长之间的关系,并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数量分析的方法对外汇风险进行解析,在明确外汇风险的构成(三要素:外汇暴露,汇率的不确定性被动和持有期)的基础上,对外汇风险的概念做出相对完善的描述,在此基础上再展开封外汇风险的衡量及组成要素的针对性管理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涉外企业应对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的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加是由我国贸易收支持续顺差、资本流动日渐放松所决定的。涉外企业可以合理借鉴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企业应对日元升值时的经验,在采用合理的财务对策和外汇风险规避工具、大力开展加工贸易、增加海外直接投资、促进产品升级换代增强核心竞争力等方面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17.
本文立足于汇率市场化和人民币升值背景,从微观层面出发,以我国国际化经营企业为研究对象,从企业的经营活动、融资活动、投资活动三大日常经营业务入手,对汇率波动的影响进行了尝试性分析,进而提出了企业应对外汇风险的具体财务策略,希望能对我国企业应对外汇风险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8.
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最早进行工业革命,其中出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值得学习和借鉴,文章在阐述英国农业剩余劳动力产生原因的基础上,说明出现的问题和对策,同时分析对目前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高冠栋 《经济与管理》2005,19(8):72-74,101
中国长期以来的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使人民币面临了巨大的升值压力,而中国外汇市场的非市场化没有将这种压力转化为价格的上升。最近两年来,美元的贬值进一步加大了人民币升值的外部压力。中国目前这种汇率形成机制带来了许多弊端,政府应当做的是进一步提高外汇市场的市场化程度,改进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20.
我国外汇储备与对外贸易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我国高额外汇储备主要由多年贸易顺差积累形成,对外贸易地理方向直接影响着我国外汇储备币种结构。高额外汇储备一方面增强国家的国际清偿能力和购买能力,使国家有充足的资金购买先进的技术设备;另一方面也会削弱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引起贸易摩擦等。优化产品结构,分散贸易地理方向,扶持企业发展等措施有助于减轻两者之间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