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主要阐述城市边缘区环境空问的特征,通过对城市边缘区空间形态的分析,从城市边缘区环境空间的社会、经济以及生态环境空间结构特征等方面分析,对城市边缘区的环境空间特征进行归纳和总结,为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环境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中国城市边缘区生态安全格局出现了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双重破坏的问题,研究基于复合生态平衡、生态空间活化、共建共享共赢的发展目标,提出以自然生态要素识别与敏感度分析、人文生态发展需求分析为基础,以自然与人文生态安全格局分区建构、复合生态空间耦合下的功能化发展指引为核心的城市边缘区生态安全格局重构方法框架,并结合铜陵城市边缘区——东湖地区规划建设展开理论应用与实践探索,为重构城市边缘区生态安全格局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3.
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城市和乡村各种要素功能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独特地域.文章总结了国内外对城市边缘区概念、边界界定的研究,通过分析安阳实际,提出安阳市城市边缘区的规划与建设对策,以探索我国中部地区城市空间构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利用Landsat TM数据获取2000和2015年哈尔滨市建设用地矢量数据,构建了一种更为简单可行的城市边缘区空间提取模型,界定了城市核心区、内缘区和外缘区的边界,探讨了城市边缘区的空间变化过程和扩张模式。结果表明:基于建设用地变化构建的城市边缘区提取方法——"滑动切割"模型,通过设定提取阈值,获取城市核心区、内缘区和外缘区的边界是可行的;近15年来,哈尔滨城市边缘区已从二环和四环之间延伸到哈尔滨绕城高速公路外围,城市边缘区建设用地集中化与破碎化并存;根据边缘区建设用地破碎化程度,城市边缘区扩张模式包括"外延式、跳跃式和稳定式"三种,基本形成了"东张西建",多种扩张模式并存的城市扩张格局;在交通设施、政策导向和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共同推动下,基本形成了"南工北农"的城市区域空间特征。  相似文献   

5.
从萝岗区位于广州城市外边缘区的区位特殊性出发,来阐述城市边缘区森林的一个重要特征,即是一种城市与森林相互渗透和融合的生态区域,并分析了城市边缘区森林布局的主要影响因子,进行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布局,实现森林空间布局上的均衡、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6.
北京城市边缘交通事故地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探讨城市交通环境结构和交通事故潜育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北京城市边缘带交通事故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的特点和规律,并阐明北京城市边缘带事故频发性的主要原因是其交通环境的城乡过渡特点以及由此导致的行人和驾驶员的心理失衡。  相似文献   

7.
湖南省城市边缘区工业结构演变及优化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工业结构的演变在城市边缘区发展过程中极为显著。本文从时空两个角度探讨了我国城市边缘区工业结构的演变规律,结果显示:城市边缘区工业结构在时间上演进迅速;空间上圈层结构明显;工业结构不断得到调整和改善。在变动机制上,政策、决策因素,资金的积累以及城市的扩散等因素极大地促进了城市边缘区工业结构的演变。提出城市边缘区工业必须充分利用边缘区的丰富资源,提高结构层次,加强规划力度,保护生态环境,以优化城市边缘区工业结构。  相似文献   

8.
:中国国土空间发展正经历着一系列变革。城市边缘 区的绿色空间体系作为城市与乡村之间过渡地带的自然资源要 素,不仅承担着区域居民日常休闲的功能,还具有连续城乡生 态系统、调控环境韧性能力等多重功能。以南京主城边缘带绿 色空间景观系统为例,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南京绿色空间 系统进行评估。系统评价从个体、局部和整体3个空间尺度展 开。个体对每个景观斑块的中心性进行计算得到整个系统的 核心要素,局部考察景观系统的层级结构,整体则从系统完 备性和结构稳定性出发进行综合评估。通过对系统3个不同空 间尺度的分析与评估,探索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健康发展的 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论我国城市边缘区行政管理体制的区域整合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陈湘满  刘君德  张玉枝 《经济地理》2000,20(2):90-93,103
城市边缘区具有城乡过渡特点,不仅地域空间日益融合,而且在经济、文化等方面也日益融合,迫切需要建立-元化管理,即实现行政管理的区域整合.本文在分析城市边缘区行政管理体制现状特点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实现行政管理区域整合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城市街道空间是城市重要的户外公共生活空间。由 行道树和街谷构成的林荫街谷空间对改善街道空间微气候和 调控冬夏两季热舒适环境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对西安2组城市 “单拱”型林荫街谷空间进行冬季微气候实态测试,分析归纳 林荫街谷冬季动态热环境的气温变化特征,将“相对热舒适” 区域划分为“冷区”(不舒适区)、“暖区”(舒适区)、“日 晒区”(愉悦区),并建立2种热环境动态变化模式,同时基于 人体热健康“动态热适应”原理,提出冬季面向健康热环境的 街道空间调控策略,对以西安为代表的建筑气候区划中的寒冷 地区街道空间气候适应性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城市边缘区耕地预警系统的研究—以温州市为例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彭补拙  魏金俤  张燕 《经济地理》2001,21(6):714-718
人多地少是我国基本国情,城市边缘区作为农业用地向城市用地转化的过渡地带,耕地与其它建设用地矛盾极为尖锐。本文将有关经济,环境预警的基本方法引入耕地预警研究中,运用统计法与模型法对城市边缘区耕地数量变化进行了探讨,并将其应用于对温州边缘区耕地数量变化的预警。  相似文献   

12.
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结构分析——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边缘区是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最快的地区,分析其土地利用结构,掌握土地利用现状特征,了解土地利用存在问题,对合理进行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促进城市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基于2006年北京市土地利用调查数据,利用多种数学模型分析大兴区土地利用结构特点,探讨其存在问题及土地合理利用建议。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复杂多样;土地利用呈现“北城南乡”格局,具有明显城市边缘区特点;土地整体功能较强,但区域间土地利用结构不均衡,土地利用效率不高,后备资源不足。  相似文献   

13.
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结构分析——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边缘区是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最快的地区,分析其土地利用结构,掌握土地利用现状特征,了解土地利用存在问题,对合理进行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促进城市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基于2006年北京市土地利用调查数据,利用多种数学模型分析大兴区土地利用结构特点,探讨其存在问题及土地合理利用建议.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复杂多样;土地利用呈现"北城南乡"格局,具有明显城市边缘区特点;土地整体功能较强,但区域间土地利用结构不均衡,土地利用效率不高,后备资源不足.  相似文献   

14.
以2017年中国政府向世界遗产委员会提出的唯一 世界自然遗产申报计划的梵净山为研究区,通过专家评议确定 研究区环境问题类型,再以773处环境问题分布的实地调研数 据为基础,运用空间分析技术和层次分析法对环境问题的空间 分布及影响强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环境问题分类体系 包括7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2)空间分布特征为集聚 型,空间密度呈现“外疏内密”格局,空间集聚程度形成3个 等级;3)生物多样性价值受到的影响强度最大,违规人类活 动类问题是最突出的环境问题;4)空间分布主要受自然和人 文因素影响。进一步提出相应整治策略,为我国世界遗产提名 地环境整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大城市边缘区地域特征属性界定方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李世峰 《经济地理》2006,26(3):478-481,486
准确界定地域的特征属性是科学制定加快大城市边缘区发展策略的前提。在述评前人关于大城市边缘区地域范围划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提出了大城市边缘区地域特征属性的概念,然后构建了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大城市边缘区地域特征属性界定方法,最后对北京城市边缘区内的小汤山镇、潭柘寺镇、温泉镇和万柳地区的地域特征属性进行了界定。界定结果为:小汤山镇的地域特征属性值为0.4210,具有城市外边缘区的特征;潭柘寺镇的地域特征属性值为0.0758,具有乡村腹地的特征;温泉镇的地域特征属性值为0.4922,具有城市内边缘区的特征;万柳地区的地域特征属性值为0.7116,具有城市内边缘区的特征。表明潭柘寺镇和温泉镇的地域特征属性与地域空间位置不一致,发展落后于应有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大城市边缘区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世峰 《经济师》2005,(9):80-81
文章在分析大城市边缘区小城镇突出特征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的成果,从人口迁移政策、市政建设政策、乡镇企业政策、科学规划和政府职能等层面,系统地剖析了城市边缘区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为边缘区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途径与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撑和依据。  相似文献   

17.
长春城市蔓延时空特征及其机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我国城市化正处于加速阶段,多数大城市存在建设用地无序蔓延,城市边缘区生态环境严重破坏问题。根据长春历年遥感影像资料,运用GIS和RS技术从紧凑度、破碎化度、轴带扩展度、几何重心等方面分析长春城市蔓延时空演变特征与规律,同时结合城市相关统计资料,分析城市蔓延与社会经济的协调性问题。研究表明:长春城市蔓延主要是由于政府主导的大型项目建设、城市边缘区房地产开发、机动化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城市规划失控等因素的共同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18.
杭州市大型零售商业设施的空间扩展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大型零售商业设施的等级规模结构、功能结构与空间结构三个方面入手,运用GIS核密度分析、圈层分析、最临近点指数等技术方法,分析杭州市主城区大型零售商业设施的时空演变过程及其空间发展特征,认为杭州市大型零售商业设施近年来不断增多的同时,规模趋向大型化,功能趋向综合化,空间结构由单中心趋向多中心化,空间分布由城市中心趋向于城市外围,城市边缘区的大型零售商业设施开始增多,其向外扩张趋势受到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和交通设施建设的较大影响,其空间发展对杭州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的转变及城市整体空间的扩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就业空间是新市民宜居宜业的重要载体,其分异水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市民的社会融入程度。文章以常熟市为例,用区位商测度新市民与户籍人口的就业空间分异,观察两类人群主导就业区的分布特征,并用地理探测器分析了产业、地理区位和建成环境因素对区位商的解释力。结果表明:新市民就业空间相较于户籍人口集聚程度低,尽管二者均呈现典型的单中心特征,但新市民就业空间在南北向有明显延伸现象;新市民与户籍人口主导就业区呈现圈层嵌套分布特征,新市民就业主导区呈环状围绕城市中心分布,户籍人口就业主导区则分布在城市中心和远郊镇区;新市民就业空间分异受到地理区位的影响最大,产业和建成环境的影响也表现显著,且不同因子交互可显著增强各类因子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边缘区作为城乡二元冲突最直接的区域,面临着城市郊区化和农村城市化的双重压力,如何规划建设好城市边缘区已成为政府和建设者日益关注的问题。本文结合南宁—武鸣城市大道沿线区域开发建设情况,探析城市边缘区的规划编制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