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该文发现,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省区经济增长分布从单峰状逐渐演进为双峰状,趋同文献把这种现象称为双峰趋同.该文采用数据包络法(DEA)把我国30个省区的增长归因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技术转移(效率提高),探索我国省区增长分布演进的机制,发现物质资本主导着我国省区经济增长分布的演进,而且该发现是相当稳健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省区经济增长分布的演进(1978——1998)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徐现祥  舒元 《经济学》2004,3(3):619-638
本发现,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省区经济增长分布从“单峰状”逐渐演进为“双峰状”,趋同献把这种现象称为“双峰趋同”。本采用数据包络法(DEA)把我国30个省区的增长归因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技术转移(效率提高),探索我国省区增长分布演进的机制,发现物质资本主导着我国省区经济增长分布的演进,而且该发现是相当稳健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的趋同分析   总被引:63,自引:2,他引:63  
Lucas(1 988,2 0 0 2 )一直强调城市具有不同于国家、省区层面上的经济增长特性 ,但为现有的有关文献所忽视。本文采用趋同分析的标准方法 ,就我国 2 1 6个地级及其以上城市展开讨论 ,结果发现 ,与我国省区趋同模式不同 ,我国城市经济增长存在δ趋同和绝对β趋同 ;从趋同机制上看 ,我国城市层面上同时存在新古典增长理论和新增长理论所强调的趋同机制。本文的发现是稳健的 ,且有助于对我国地区差距的进一步理解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双高型区域广东、山东、江苏和浙江四个省区1996~2007区间的经济增长模型进行分析发现:(1)全要素生产率、物质资本存量、无差别劳动、一般人力资本和专业人力资本均与经济增长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物质资本存量对双高型区域经济增长的解释度依然最高,达到93.5%,表明其经济增长仍主要依靠物质资本投入拉动。(2)人力资本投资导致经济增长是必然的,同时经济增长又促进人力资本投资水平的进一步提高。(3)四个省区经济增长所表现出的共同特征是固定资产推动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显然尚未充分发挥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迫切要求各省区,特别是人力资本丰富的双高型区域,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优势,实现物质资本推动型经济向人力资本推动型经济转型。  相似文献   

5.
该文的结论与一些学者使用看似完美的结构主义的经济增长模型的结果不尽相同.从实证的角度给出不同回归方法对PANELDATA模型回归结果的不同影响.该文力图说明以下两点:一是SGMM法估计扩展的SOLOW模型是有效的,而科学合理的方法是获得正确结论的前提;二是模拟的结果表明我国三个经济带之间的经济增长的趋同性较小,而经济带内存在俱乐部趋同现象.分析了消费水平与经济增长惯性的地区差异性对我国经济增长趋同性的影响.指出了西部大开发中人力资本比物质资本更有效.  相似文献   

6.
扩展的SOLOW模型的应用-我国经济增长的地区性差异与趋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的结论与一些学者使用看似完美的结构主义的经济增长模型的结果不尽相同.从实证的角度给出不同回归方法对PANELDATA模型回归结果的不同影响.该文力图说明以下两点:一是SGMM法估计扩展的SOLOW模型是有效的,而科学合理的方法是获得正确结论的前提;二是模拟的结果表明我国三个经济带之间的经济增长的趋同性较小,而经济带内存在俱乐部趋同现象.分析了消费水平与经济增长惯性的地区差异性对我国经济增长趋同性的影响.指出了西部大开发中人力资本比物质资本更有效.  相似文献   

7.
本文使用1988 - 2007年20年间省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利用核密度估计分解方法,根据人均GDP和对数相对人均GDP两个指标描绘出1988 - 2007年我国省域经济发展分布状况,通过对省域经济增长分布函数进行因素分解,以考察省域经济发展中增长与不平等对于分布变动的相对影响.研究发现,20年间我国省城经济在高速增长的同时,呈现出“双峰趋同”的态势,说明了异质性群体的存在.在对分布函数因素分解过程中,研究表明分布变化的首要原因为均值效应(省域经济增长),其次为方差效应(省城经济不平等),残差效应(省域经济中的异质性群体)的效果最小.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经济急需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研究经济增长的效率及其对地区差距的影响十分必要。对1990~2010年我国各省区主要生产率进行四元分解,研究发现,绿色技术进步对我国省区经济增长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而绿色技术效率的恶化则阻碍了省区经济增长。绿色技术效率和资本深化是导致中国省际经济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而绿色技术进步则对省际经济差距的扩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人力资本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燕婷 《经济师》2006,(4):144-145
经济增长理论经历了由物质资本到外生技术再到内生技术的演进过程,其中人力资本已成为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文章通过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和建立误差修正(ECM)模型,揭示出二者之间存在着动态均衡关系,得出人力资本投入对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具有重要意义的结论,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条件趋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荣斌 《经济地理》2011,(7):1076-1080
选择了地理环境、要素投入、增长过程、政策扰动4个稳态因子研究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条件趋同。结果表明,1978—2008年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没有发生绝对趋同。但是,在要素投入、增长过程这两个稳态因子的分别作用下,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均发生了明显的条件趋同,趋同速度分别为1.2%和2.2%。而在地理环境、政策扰动因子的分别作用下,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均没有出现条件趋同。在上述4个稳态因子的综合作用下,1978—2008年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出现了条件趋同,趋同速度仅仅为1.4%。这提示我们,要解决好中国的区域经济差异问题,应该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有效推进区域的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对外开放、信息化,以及增加物质资本、劳动力、人力资本和知识的投入上。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济的发展是否正在背离比较优势的原则?今后中国是否要加快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该文试图通过对省际全要素生产率(TFP)及其组成部分的测算,从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这两个不同的方面来考察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TFP增长性质和近几年来的变化趋势,以便为相关政策讨论提供一些实证依据.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增长在1978-1995年期间经历了一个TFP高增长期(为4.6%);而在1996-2001年期间出现低增长期(为0.6%),其变化的具体特征为:技术进步速度减慢、技术效率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2.
该文计算了从1993年到2001年间中国29个省份的生产率增长数据的曼奎斯特指数,然后通过面板数据计量经济模型研究了不同教育水平对技术效率的影响.我们的结果显示,大学教育对效率改善和技术进步都具有有利影响,而中小学教育对于效率改善具有不利影响;而且,大学教育对效率改善的有利影响是通过具有大学教育水平的劳动者向更有效率的非国有企业再分配实现的.  相似文献   

13.
我国行业层次的TFP估计:1981-2000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经历了快速的经济增长,人们普遍关注我国经济增长的来源和可持续性。本文介绍了TFP测量理论发展的历程,并使用KLEMS框架测算我国行业层次的TFP增长率以及Domar加权的TFP增长率。本文研究结论表明,中间投入是我国行业层次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资本投入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由于低的边际劳动效率劳动投入贡献较小。  相似文献   

14.
对于决定国有企业劳动力过剩和就业岗位的因素,人们所知甚少.这种知识上的差距使得决策者很难为中国劳动力冗员问题对症下药.该文运用1986-1996年中国各省的数据来对这个问题进行具体的估计.我们发现:(1)释放所有剩余劳动力将会使城市平均失业率升至25%;(2)国有企业劳动力过剩被证明是创造就业岗位的主要障碍;(3)创造就业岗位绩效主要由诸如国有企业劳动力过剩、受教育程度、铁路里程、与港口的距离等结构性交量来解释;(4)相反地,诸如GDP增长率、贸易依存度、外国直接投资(FDI)流入等需求变量的解释力度则不强.  相似文献   

15.
中国资本积累的动态效率:1978-2005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探讨了中国资本积累的动态效率问题,其主要结论为:(1)与一般判断相反,中国总体资本积累是具有动态效率的,高投入式增长未必是粗放式增长;(2)资本积累的动态效率与经济波动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3)中国资本积累动态效率提高的源泉主要是技术进步、技术效率改进、静态和动态资本配置效率提高四个方面,考虑到中国市场化改革远未结束、后发优势仍存在巨大的利用空间、区域间产业结构大规模升级和转换将持续相当长时间等因素,未来中国资本积累动态效率提高的空间仍然很大。  相似文献   

16.
在市场化转型的过程中,社会资本作为一种非市场力量,它的作用会随着市场化进程减弱还是加强?本文以农村贫困为例,研究了市场化如何影响社会资本的作用。本文发现:(1)社会网络和公共信任能显著地减少贫困,而且在社区层面的作用尤其明显;(2)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社会资本减少贫困的作用总体上来说会减少,其中,家庭层面的社会网络的作用减少得尤其显著,而社会层面的社会资本的作用却不会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7.
中国工业的资本收益率测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资本收益率是影响养老金改革的关键因素。在分析养老金改革时,大多数国家采用 Feldstein 提出的方法测算资本收益率。本文首先估算了1982—2000年全国工业企业和国有工业企业的净利息支出.并首次用 Feldstein的方法估计1982—2000年全国工业企业和国有工业企业的资本收益率。结果显示从1996年起,全国工业企业的资本收益率基本稳定在6%左右,国有工业企业的资本收益率约低1.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8.
以购买力平价测算基尼系数的尝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考察了全球化对我国城市贫困人口收入的影响。我们发现,尽管平均收入的增长伴随着收入分配的恶化,但是全球化,尤其是贸易开放,提高了贫困人口收入占总收入的份额。我们还发现对外贸易和FDI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不同。贸易对收入分配的有益效果并不局限于沿海省份。自1992年以来这一有益效果减弱了。  相似文献   

19.
在考察中国农村经济与通向现代化工业道路问题时,我们集中分析了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三个重要指标:农业生产力、产品市场和土地租赁市场.我们的分析表明,中国的农业研发体系能够为农业生产力增长提供先进的技术,并成为增加农业收入的重要途径;地区内和地区间商品市场的一体化程度都在迅速提高;虽然土地租赁市场规模不大,但它也在崛起.这些结果说明,中国向现代化迈进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20.
中国工业R&D产出弹性测算(1993-2002)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运用1993-2002年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行业面板数据对R&D产出弹性进行了测算.在扩展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基础上,在估算各工业R&D资本存量、校正R&D双重计算问题后,通过混合OLS、固定效应法和一阶差分法等不同的估计方法进行估计,该文发现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R&D产出弹性约为0.1-0.3.研究还发现,R&D产出弹性还取决于技术机会、企业规模、产权结构等特定的约束条件;技术水平较高、企业规模较大、国有产权比重较低的产业中,R&D产出弹性较大;而在国有产权比重较高的产业中,R&D对生产率没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