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主体功能区划下的新型生态补偿措施:工业排放配额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十一五"规划中主体功能区划的提出,从开发保护的角度看,国土被划为开发类和保护类功能区,由于各自主体功能不同引发公平问题:保护类功能区为保证生态质量放弃大量工业发展机会,开发类功能区却同享经济发展成果与优质生态服务,应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在借鉴以往生态补偿机制及总结国外生态补偿经验的基础上,较认同生态补偿的一种系统性且市场化程度更高的创新型方案—"工业排放配额制":通过企业间、区域间甚至国家间工业排放配额的公平分配及在市场上的自由交易,让那些为保护生态而放弃发展机会的低环境承载力区域得到补偿。  相似文献   

2.
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实施深化了流域区域间利益的不均衡,功能区定位导致限制和禁止开发区承担一定的额外成本和面临发展机会的损失,流域生态补偿是协调不同功能区利益关系的重要手段。该文基于主体功能区视角,依据主体功能区划分的类型特点,以限制和禁止开发区的主体功能是提供生态产品为出发点,从补偿依据、补偿标准和补偿方式三个方面对主体功能区视角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进行探讨。主要思路为:以生态保护总成本法确定生态补偿标准,通过地方政府间横向跨区域协商管理机制和财政转移支付机制,实行下游优化和重点开发区对上游限制和禁止开发区的财政转移支付。  相似文献   

3.
主体功能区构建与制度创新:国外典型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国和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陆续出台,该领域的研究已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依历史脉络,在总结和评述发达国家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构建主体功能区方面的典型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提出兼顾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注重渐进性和层次性、提供法律保证、积极寻求有利于主体功能区构建的制度安排,尤其是在主体功能区之间构建生态修复补偿和生态贡献补偿双重生态补偿机制等建议,有利于我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制度创新与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4.
关于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若干理论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是"十一五"规划在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方面的创新举措。在实践过程中,必须妥善处理好主体功能区的主体功能与非主体功能、主体功能区划与地理区划、主体功能区的不同空间层级之间,以及主体功能区划与区域规划的关系,并积极探索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要求的主体功能区管治模式,以及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同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之间的财政转移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5.
基于主体功能区视角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功能区的提出赋予了生态补偿以全新的内涵。本文在分析我国现行生态补偿的基础上,结合主体功能区的新要求,探讨了构建生态补偿机制的原则,并有针对性地构建了主体功能区视角下的生态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6.
钱塘江流域水生态补偿机制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城乡安全饮用水问题的日益严峻,建立流域水生态补偿机制迫在眉睫.本文以钱塘江流域为例,对水生态补偿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钱塘江流域多数断面不符合浙江省水功能区划要求,跨界水污染现象显著.为改善流域水质,急需建立"污染者付费"的补偿机制.本文依据"治污成本"数据,测算了补偿标准,设计了"功能区目标水质差额法"和"出入境水质差额法"两种补偿方案,并模拟测算了杭州一桐乡断面的年度补偿金额.研究结论对于流域构建水生态补偿机制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基于主体功能区视角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功能区的提出赋予了生态补偿以全新的内涵.本文在分析我国现行生态补偿的基础上,结合主体功能区的新要求,探讨了构建生态补偿机制的原则,并有针对性地构建了主体功能区视角下的生态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8.
国家主体功能区划对生态经济学科的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对不同的主体功能区域实施差别化的区域政策,同时利用评价指标引导它们的建设。主体功能区划是塑造我国区域发展格局的新举措。生态经济理论作为主体功能区提出的理论基础之一,是一种全新的理论发展视角,也是未来可持续发展领域的重要研究趋势。在新时期背景下国家主体功能区划对生态经济学科发展建设提出了新要求,生态经济学科研究要有新思路,要有明确的区域指向性,并提供科学合理的评价依据。  相似文献   

9.
西藏主体功能区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藏高原的生态过程对保障我国乃至东亚生态安全具有独特的屏障作用。受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西藏生态环境问题日渐凸显,生态安全屏障功能受到威胁。本文在上述分析基础上,按照西藏生态经济分区和主体功能区划分的原则,并在分析西藏生态经济系统和区域经济开发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地域差异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西藏主体功能区划的思路和西藏主体功能区划的总体布局。  相似文献   

10.
新疆乌昌地区主体功能区划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镇主体功能区划是对宏观层面主体功能区划的细划,是主体功能区走向具体操作的关键步骤。乌昌各市县独特的地理区位气候及生态条件,对各地区功能区划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本文针对乌昌地区发展状况,参照“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主体功能区划分基本思路,以水土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技术发展潜力等因素构建区域承载指标体系,并以乌昌九市县为基本空间单元,运用状态空间法划定乌昌主体功能区。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主体功能区生态补偿的横向转移支付制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当前面临的首要问题之一就是生态环境恶化。国家"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了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要求,按照该要求,作为生态补偿主要形式的财政转移支付目标应与主体功能区的功能定位和经济发展目标相一致。基于主体功能区生态补偿的横向转移支付制度的建立,有利于促进主体功能区的生态环境建设,走上环境友好型城市化之路。  相似文献   

12.
钟高峥 《经济地理》2011,(5):839-843
老少边穷地区是主体功能区类型划分的空白区,其功能区划对落实我国整体主体功能区划具有重要意义。选择典型案例地湘西州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主体功能限制开发背景下区域空间功能区划的思路、指标体系、区划方案等内容。基于自然生态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评价基础上,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划的部署,提出了2级3类的功能区划方案,可为其它同类型区域的功能区划提供典型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地域主体功能区划研究综述与分析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李雯燕  米文宝 《经济地理》2008,28(3):357-361
地域主体功能区划是当前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文章对地域主体功能区划的相关概念、理论基础、实践操作方法、研究现状、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未来研究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主体功能区发展是国家或地区一个重要的建设目标。黑龙江省主体功能区划分为重点、限制和禁止等三类开发区,但因其财政投资总量不足、财政支出结构失衡、转移支付功能弱化和生态补偿机制缺位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主体功能区的发展水平。在借鉴发达国家及有关省市区域财政政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规范转移支付制度、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和完善其他财政政策等促进黑龙江省主体功能区发展的财政政策建议,旨在为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5.
老少边穷地区是主体功能区类型划分的空白区,其功能区划对落实我国整体主体功能区划具有重要意义.选择典型案例地湘西州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主体功能限制开发背景下区域空间功能区划的思路、指标体系、区划方案等内容.基于自然生态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评价基础上,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划的部署,提出了2级3类的功能区划方案,可为其它同类型区域的功能区划提供典型参考.  相似文献   

16.
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有利于不同主体功能区主导功能的发挥,其中合理确定支付次序对开展生态补偿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在科学假设的前提下,根据"谁受益,谁补偿"、"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以湖北省为例,以44个重点开发区(提供补偿区域)和30个重点生态功能区(受偿区域)为研究对象,从生态损益视角提出生态补偿支付次序优先度模型。结果表明:(1)基于重点开发区接受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受惠量相对大小,补偿支付次序整体上遵循距离衰减规律,部分地区呈现"先后交错分布"的特点。(2)根据重点开发区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致损量相对大小,补偿支付次序整体上呈"东先西后"分布。由先到后依次为东部武汉城市圈、中部江汉平原西部及其以北地区、西部地区。(3)顾及生态损益两个视角,重点开发区生态补偿综合支付次序呈现较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整体上为"东西先、中间后"分布,局部地区不同重点开发区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支付次序的影响因素不同。  相似文献   

17.
从生态功能区建设的角度,探索研究解决张承地区贫困和生态问题。该文分析了张承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指出张承地区生态功能区建设的思路和发展方向,并根据该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制定区域发展政策,划分市县级主体功能区和强化技术支撑等途径。  相似文献   

18.
基于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的分类和定义,以填海造地对海岸带生态系统各类服务的负面影响分析为主线,着重探讨利益受损群体即补偿对象的确定,同时依据土地需求方获得填海的土地使用权的不同方式,确定补偿主体。认为填海造地海洋生态补偿的主体为土地需求方或地方政府,补偿对象即利益受损方涉及渔民(包括养殖户)、相关工业企业、滨海旅游业及游客、港航部门、当地居民、科研教育机构等六大类。  相似文献   

19.
鄱阳湖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是科学认识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环境的重要依据.文章通过对鄱阳湖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将湖区划分为微脆弱区、轻脆弱区、中脆弱区、强脆弱区、极脆弱区,分析了各区脆弱性主要成因及其表现.根据各区域的生态环 境分异情况,从湿地生态修复、湿地生态功能区划和主体功能区划、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生态环境教育等方面,讨论了鄱阳湖湿地生态保护问题;结合明晰湿地权属和规范湿地管理、调整产业结构和发展生态经济、加强可持续管理立法与执法、实施GDP绩效考核等,探讨了鄱阳湖区生态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国家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战略背景下,如何相应建立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以鄱阳湖流域为例,在简要论述国内外生态补偿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借助SWOT分析工具深入分析了鄱阳湖流域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内外部因素,并提出了加快补偿试点、完善相关法规、建立运行机制、深化科学研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