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组合证券投资是分散投资风险的有效途径。为了分散投资风险并取得适当的投资收益,投资者往往将资金分散投资于一组选定的证券。投资者进行组合证券投资的关键是确定最优证券组合投资比例系数。为此,针对Markowitz均值一方差模型及市场模型,分别在允许卖空和不允许卖空的条件下,研究了最优证券组合的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2.
刘大赵 《经济师》2000,(6):43-43,48
一、证券投资的收益率与风险投资者投资于某种证券是为获得收益。若投资者在 t时期初以单价 Pit购进证券 i,在该期发行证券 i的公司分发给投资者的单位证券股利或利息为 Ait,在 t 1时期初证券 i的市场价格为 Pit 1 ,则投资者在该期的投资收益率 ri=[(Pit 1 - Pit) Ait]/Pit。由于它受证券市场以及股份公司经营业绩等因素的影响 ,所以 ri 是一个随机变量 ,用其数学期望 ui=E(ri)表示该证券预期收益率的大小 ,ui 越大 ,则该证券的获利能力越强。假设投资者所能选择的证券种类有 n个 ,各种证券在证券总投资中所占的比重分别为 W1 、W2 、…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马柯维茨证券投资组合模型,针对组合模型的在实际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证明马柯维茨均值一方差模型分散了投资者的风险,验证了马柯维茨模型的可应用性.  相似文献   

4.
刘勇 《时代经贸》2008,6(19):61-62
投资组合管理是在投资者承受一定风险的情况下,通过选择各种各样的证券和其它资产组成资产组合,使得投资回报率实现最大化。以往的投资组合管理主要是从风险、收益和市场有效性方面来考虑,运用各种金融工具,定量的计算出投资回报率,这是相当复杂和难以捉摸的,并且并不适合一般投资者。本文试图从市场经济的本质即商业周期出发,解析出一个完全根据经济波动,并经过历史实证检验的投资方法。  相似文献   

5.
陈溟 《时代经贸》2010,(18):175-175
本文分析了马柯维茨证券投资组合模型,针对组合模型的在实际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证明马柯维茨均值,方差模型分散了投资者的风险,验证了马柯维茨模型的可应用性。  相似文献   

6.
赵春雷 《经济论坛》1998,(12):32-33
任何证券投资者都会对自己的证券投资收益有一定的期望值。但是,这种期望值如果系于单一的证券投资,其实现的可能性很小且风险很大,那就必然选择多种证券组合投资的方法来达到这种目的。证券的投资组合是以最小的风险来达到尽可能大的收益为目的的,从数学的角度来描述...  相似文献   

7.
金融全球化下,金融活动的参与主体逐步多样化,投资者的认知偏差加剧了证券投资活动中风险度量的难度。现有的金融证券投资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基本都是围绕着如何处理风险与收益的关系而展开的。但是,传统的理论方法与标准的金融风险度量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人的心理认知行为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对现有的风险度量工具和方法的借鉴与应用增加了投资者额外的决策风险。鉴于此,本文引入心理行为因素的时间变量,在理论研究与投资者认知行为研究的基础上,借助物理学中能量密度相关理论与思想方法构建多认知偏差的时间风险度量模型,度量金融投资活动中基于多种偏差的投资组合风险,克服了传统风险度量方法在完全理性人条件下主要依赖于历史数据推导的缺陷,从而使得证券组合的风险度量更接近于实际的证券投资组合状况。最后文章根据模型分析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王铁锋 《经济管理》2003,(20):70-78
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是一种由投资者共担收益与风险的证券投资工具。本文通过对投资基金的市场环境和投资基金组合的绩效、风险、流动性和投资基金折价水平的统计分析,发现了影响投资基金投资价值的因素;讨论制定了正确的证券投资基金投资战略;从而实现了投资收益的最大化,投资风险的最小化。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Harry Markowitz的证券组合理论为基础,通过分析投资组合的收益和风险,将投资组合理论模型运用于世纪统计资料中,提出了确定最优投资组合比例系数的数理统计方法,为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证券投资组合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券投资组合问题的研究是当前投资领域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根据投资者对证券收益的要求,从经常收入和资本增值方面研究如何进行证券组合,以满足投资者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我国财政职能观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馨 《财经问题研究》2001,(11):77-77,F003
财政职能问题是我国财政基本理论问题之一,它对我国财经实践产生了很大影响。本文介绍了我国财政职能论半个世纪的发展沿革概况。50年代初,从前苏联引入了财政职能论,这主要是“使命观”、“作用观”的“财政职能论”。此后经过数十年发展演变,到70年代末转到“客观功能观”上来了。到了90年代,在借鉴西方理论的基础上,我国财政理论界呈现出愈益强烈的转向“职责观”、“任务观”的趋势。这些变化,是由计划经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等不同经济体制背景所根本决定的。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济评论》2003,3(8):F0003-F0004
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系的前身为青岛海洋大学经贸学院会计学系,成立于1995年1月6日,在此之前系青岛海洋大学经贸学院管理系下设的财务会计专业,于1978年开始招收专科生,1994年设置会计学木科专业,并于同年开始招收木科生。  相似文献   

13.
前一阶段,我们围绕农民增收问题,对吴中区进行了调查,我们总的印象是:农民较大幅度增收的曙光初露,2004年能不能成为农民收入增长从滞缓到较快、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不断扩大到逐步缩小的历史性拐点,还有待时间验证,但不管未来的发展如何,2004年农民收入出现较大幅度增长势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年份,一个关注“三农”问题的人们喜上眉梢的年份。  相似文献   

14.
公司是企业演变的一个更高级形态。现代意义上的董事会具有一定程度的内生性,董事会一方面是股东力量互相抗衡的场所,另一方面是联结各利益相关者的中枢机构,具体而言应具有战略性、调和性、独立性、问责性。国企董事会尚存在政企不分、职责定位不清、独立董事功能有限等问题,政府应首先让董事会独立行事,然后对其问责,同时寻求高素质的董事,促使独立董事主动为小股东利益代言。  相似文献   

15.
畜牧投资纵向一体化项目后评价创新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畜牧投资纵向一体化项目的特点为基础,从体制因素、评估主体、资源约束、评价体系四个方面分析当前中国畜牧投资纵向一体化项目后评价的缺陷;分别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揭示了该项目后评价的意义所在。最後,着重从项目的影响后评价和可持续後评价两方面探讨了完善其后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是国家与民族的希望和未来,大学生生命观教育不可忽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实现人生价值,培养大学生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至关重要。本文浅析目前大学生生命观缺失的主要表现,如部分学生缺乏对生命价值的认识,把具有创造性的生命看成是线性的动物水平的生命;大学校园中不时出现自杀或杀人的现象,这都体现了大学生缺乏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如今部分大学生缺乏对生命的反思,容易走极端,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究其成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家庭和社会忽视了对孩子进行生命观教育,其次是学校缺少完整的生命观教育体系,再者是我国生命观教育领域资源紧缺。针对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现状及成因,本文提出了其解决途径及方法,即转变观念,加强家庭教育及引导;加强相关师资力量和课程建设;灵活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和实践教育。  相似文献   

17.
公共支出效果评价是公共支出管理的重要内容。如何建立公共支出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是理论界和实际部门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只有在厘清公共支出在实现宏观经济稳定职能中的作用机制基础上,才能建立公共支出宏观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公共支出宏观效果评价,就是对公共支出在实现宏观经济稳定职能中实际发生的作用进行评价。宏观经济稳定的指标具有多维性,且公共支出对宏观经济稳定作用的机制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所以公共支出宏观效果评价呈现出综合性、复杂性、事后性、长远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关于房地产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理论联系实际地探讨了房地产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中计息周期与计息次数的确定、税收变动的影响、内部收益率的试算和不确定性分析等疑难问题,对进行房地产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学生群体是高校科研工作的重要力量,我国长期采用职务发明制度来规制科技创新成果权属,却忽视了学生与高校间不具备雇佣关系的逻辑前提,加之高校凭借强势地位进行扩权管理及师生群体默认“代际补偿”等原因,共同导致以补偿制度掩盖权利对价不公的非逻辑理性制度长期存在。因此,重构高校学生科技创新成果权属模式应摆脱职务发明制度思维的桎梏,重新回归发明权属一般规则。同时,基于学生对教师依附性及高校对科研过程物质支持的考虑,构建两层次法律规范——科技创新成果权属依据学生创造性贡献进行初次分配,再由高校与学生约定权属划分,法律仅规定“缺省规则”兜底。该模式既符合权属分配正义,又可以促进成果转化,是较为理想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0.
文章的分析从教师视域出发,选择企业规模、经济实力、人力资源稳定性、战略目标、人才培养质量、师资水平、二级管理、文化兼容、政策支持、法律法规支持以及交流沟通平台建设11个测度变量,作为校企合作战略联盟长效机制达成的影响因素,通过问卷设计与调研,借助信度与效度分析、线性回归分析,得出企业规模、人力资源稳定性、人才培养质量、政策支持、交流沟通平台建设对校企合作战略联盟长效机制的达成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基于此,文章最后提出企业应逐步扩大经营规模、维持校企合作参与人员的稳定性,高校要把人才培养放在首要位置,政府应搭建多渠道交流沟通平台、制定具体激励政策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