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作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为一些有房无钱的老年人解决了养老难题。本文就有赎回权的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赎回权的定价进行讨论,将赎回权看作是一种欧式看涨期权。同时,选择TGARCH模型拟合短期利率的动态变化,并利用短期利率动态模型改进B-S期权定价理论中关于无风险利率的限定,进而结合蒙特卡洛模拟的方法对期权进行数值计算,得到赎回权的价格。  相似文献   

2.
由于缺乏经验,我国商业银行固定利率住房抵押贷款定价存在不合理性,既影响了固定利率住房抵押贷款业务的健康发展,又导致了借贷双方风险与收益的不匹配。在市场利率服从几何布朗运动的基础上.本文从隐含期权视角出发构建固定利率住房抵押贷款单位风险收益最大化模型,并求出最优解,为商业银行固定利率住房抵押贷款定价提供理论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固定利率住房抵押贷款违约行为及其定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固定利率住房抵押贷款的信用风险主要是违约风险,基于理性期权的定价模型往往会低估借款人的违约概率.通过分析违约成本及非理性违约因素,可以确定借款人违约时贷款机构收回的现金流,得到固定利率住房抵押贷款定价的期望值模型,并得出模型的求解方法.  相似文献   

4.
固定利率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不仅对银行在推行固定利率住房抵押贷款过程中防范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等具有积极作用,而且能减轻银行的吸储压力,提高银行的盈利能力,建立银行与资本市场的联系。同时,投资者、政府又给予其强力的外部支持。因而在我国实行固定利率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十分必要。建立和发展一级市场、完善定价机制,提供资产证券化发展的法律支持,完善会计制度,提供税费方面的优惠等措施对于我国顺利推行固定利率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是切实可行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我国发展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范子文 《中国金融》2006,(13):21-23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Reverse Mortgage)是一种新型的住房金融产品,也是实现以房养老的金融工具。它是指老年人以拥有产权的住房作抵押,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款消费,同时老人仍然保留房屋居住权,在去世后用住房还贷。由于其现金流流向与传统的抵押贷款相反,像是把住房抵押贷款业务反向来做,如同金融机构用分期付款的方式从借款人手中买房,所以在美国最先被称为“反向抵押贷款”。  相似文献   

6.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实施障碍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在国外被认为是一种非常理想的个人理财方式,但在我国推广却困难重重.在我国社会保障不完善的背景下,反向抵押贷款对于缓解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危机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市场供给与需求出发,研究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实施障碍,并提出推动我国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由于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的现状和趋势不容乐观。国内的部分金融机构开始借鉴国外经验在国内尝试推广反向抵押贷款。但反向抵押贷款运行复杂,风险比按揭贷款更大,精算要求更高。本文主要对反向抵押贷款的运作、费用、额度测算与定价进行了分析,对其面临的长寿风险、利率风险、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风险、房价波动风险、费用风险等诸多风险进行了揭示。  相似文献   

8.
在抵押贷款资产证券化的实施中,普通抵押贷款与反向抵押贷款有着较大的差异,使反向抵押贷款资产证券化的运作较之普通住房抵押贷款的证券化发展缓慢。理论上对普通住房抵押贷款和反向抵押贷款证券化运作的可行性及风险问题进行比较分析,就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9.
梁雷 《上海保险》2007,(12):16-18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保险因其有利于解决我国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而日益受到重视,然而,我国若全面推行该模式将遭遇一些阻碍,本文将从非正式制度的角度,探讨是否应该在我国全面推行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保险。  相似文献   

10.
吴青 《武汉金融》2005,(7):18-20
住房抵押贷款正在我国迅猛发展。固定利率住房抵押贷款由于融资成本固定,且借款人拥有在市场利率下降时提前还贷的选择而更受借款人欢迎。但对银行而言,固定利率的利率风险管理有较高要求。本文分析了国内银行经营固定利率贷款的现实意义,分析了固定利率住房抵押贷款利率风险的测算与度量,研究管理可变利率住房抵押贷款利率风险的几种思路和方法,指出有效的套期保值、合理收取提前还贷违约金、建立利率风险损失准备金和资产证券化是管理利率风险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在房价一路高涨的情况下,我国的住房抵押贷款业务呈现出迅猛增长的态势。在国内金融市场发展尚不完善,少有可用于利率风险管理的衍生交易工具,且国内银行的住房抵押贷款利率仍由中央银行管制的情况下,利率风险对银行的影响已渐渐显现。本文以目前我国住房抵押贷款为浮动利率抵押贷款的现实为前提,分析了利率变动带来的风险,以及相应的利率风险的测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浮动利率住房抵押贷款下我国商业银行应对利率风险的方法,并对可能推行的固定利率住房抵押贷款的利率风险进行了分析及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北京地区800个家庭的一项问卷调查,对我国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需求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超过三分之一的被访者有明确的增加收入需要,但是其中只有不到10%的老年人愿意接受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产品。用多元选择排序probit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居住方式、房屋价值、房龄、健康程度、子女数、是否购买健康保险对接受住房反向抵押的意愿影响比较显著。最后提出了如何发展住房反向抵押产品和改善相关产品设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是一种新型的养老保障方式。用北京市的调查样本定量分析影 响老年人参与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因素表明,参与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老年人的收入改善程 度和老年人收入/住房价值的比率呈负相关性;对于老年人收入改善程度而言,住房反向抵押 贷款比卖大房换小房的效果要好。上述研究方法中的创新在于把老年人居住在自己住房里的 效用以租金的形式量化到老年人的收入中,相对全面地体现了老年人的福利状况。  相似文献   

14.
基于无套利理论的MBS市场价值定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 MBS)是创新型的房地产衍生金融产品,能有效化解房地产市场的金融风险和扩大房地产融资渠道.基于无套利理论的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市场价值定价法,在拟合历史提前还款率、揭示提前还款衰竭效应等方面有独特优势,但市场价值定价法在我国现阶段的应用因利率未完全市场化还存在困难.  相似文献   

15.
一、产品解决的主要问题 产品构思:反向抵押贷款,也称“倒按揭”,是以拥有住房的居民为放款对象,以房产作为抵押,在居住期间无需偿还,在贷款者死亡、卖房或者永久搬出住房时到期,以出售住房所得资金归还贷款本金、利息和各种费用的一种贷款。  相似文献   

16.
构建科学、合理的农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定价体系是推进农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业务发展的关键。本文在考虑我国农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特点的基础上,构建了包括风险溢价率、资金成本率、经营成本率、目标利润率和综合调整点数五个变量的成本加成法农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定价模型,并具体介绍了各变量的度量方法。最后,本文结合现阶段农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定价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相关政策意见。  相似文献   

17.
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定价模型的发展与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发行的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包含提前偿还风险和违约风险两个期权,这使得其定价要比一般债券的定价复杂得多。而我国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又有着不同证券化发达国家的特点,因此研究国外定价模型的适用情景和发展对我国的实践是非常必要的。本文旨在沿着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定价理论结构化和简约化模型两条主要线索的发展,对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介绍和评价,并得出和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实践相关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张秋虹 《金融与经济》2007,22(11):54-56
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化解人口老龄化压力,创新金融产品,构建和谐社会等多个层面,在我国推进住房反向抵押贷款都是非常有必要的。但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在我国尚是一个全新的混合型金融产品,在目前金融分业模式下,从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业务特点及保险公司的性质来看,保险公司应是住房反向抵押贷款运作金融机构。在推进过程中,政府应发挥积极的作用,完善立法,加强研究,经营机构要防范房地产价格、土地制度、费率、流动性等经营风险。  相似文献   

19.
对住房抵押支持证券(MBS)的定价方法有许多种,对住房抵押贷款定价的研究,基本上是从利率模型和提前偿还模型出发,再通过贴现等方法来得出价格。我国MBS市场刚刚建立,国内相关研究与理论成果并不是很成熟,文章对相关研究成果作大致的介绍,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从跳跃扩散利率模型和提前偿还模型两个方向展开评述。  相似文献   

20.
我国房地产发展迅猛的同时住房抵押贷款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这对贷款的风险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本文从影响贷款的两个主要因素—利率和房价入手,利用借款人的两个或有期权构建了贷款定价模型,并阐述了提前支付成本和违约成本对贷款价格的影响。同时也分析了影响贷款价格的其它摩擦性因素,并对住房抵押贷款风险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