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宏观金融风险预警系统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宏观金融系统的安全运行关系到整个国家和社会的稳定,构建行之有效的风险预警系统可以对宏观金融风险的发生"防患于未然".本文从三方面建立完整的金融预警系统:通过国内外文献综述选择预警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历史数据判断金融风险程度,以及应用BP神经网络设计金融风险预警机制,并对2010年的金融风险进行预测,预测的结果显示总体金融运行安全,但我国宏观经济子系统和外部金融子系统存在一定的不安全因素.  相似文献   

2.
为加强金融监管和维护金融稳定,系统性金融风险有效预警已成为金融监管部门风险防范的首要工作。本文选取了能够表征我国金融体系5个系统的16个特征指标,基于2005年1月—2021年6月的周频数据,运用改进的时变CRITIC赋权法合成了我国金融市场压力指数,据此对系统性金融风险进行识别,并回溯分析了风险成因。在此基础上,又运用自适应合成采样方法(ADASYN)对预警时所采用的非平衡样本进行处理,构建了基于四类不同核函数的ADASYN-SVM预警模型,来对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进行预警。实证结果表明:时变CRITIC赋权法能够充分反映各金融子系统之间的动态风险机制,既可避免在低压力期高估压力状态,又可实现在高压力期对压力状态的充分反映;债券市场压力往往是引起我国系统性金融压力的主要因素;需警惕外汇市场压力及外部冲击的影响;ADASYN-SVM预警模型具有很好的预警性能,不仅优于普通SVM模型,还优于基于BP神经网络和Logit的预警模型,是金融监管部门对系统性金融风险预警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金融创新的视角从宏观经济金融环境、微观金融机构内部稳定性和国际金融环境三个方面构建涵盖金融科技等创新因素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采用PCA方法和动态logit模型等进行筛选、检验、信号还原和对比。结果显示:与不含有金融创新因素的预警指标体系相比,将金融创新因素纳入系统性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中可以完全体现金融市场的现实状况,即重构后的指标是有效的,还原得到的预警信号拐点出现得更早且更高,说明更具前瞻性和警示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证券市场视角出发,采用“冲击权重法”,选取宏观经济运行状态、股票市场、银行安全、上市公司质量、个体投资者情绪、债券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以及对外经济状况8个方面的29个指标,构建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并运用证券市场数据对其进行验证,发现该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较为有效。同时,本文检验了当前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水平,结果显示其处于可控范围内。最后,本文从证券市场的角度提出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论文分析影响区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宏观、中观、微观因素,构建省域系统性金融风险测度指标体系,将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相结合确定指标权重、指标预警区间,建立风险测度模型。通过对31个省市的实证分析认为,3个省市处于低金融风险,28个省市处于金融基本安全状态,且区域金融风险呈现由西部到中部再到东部地区依次上升的态势。最后论文提出了防范省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王俊 《海南金融》2014,(9):14-19
区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客观存在不仅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安全,也极易通过区域间的经济联系而放大,从而成为导致一国经济整体出现系统性波动的不稳定因素。本文在借鉴并综合相关系统性金融风险研究的基础上,将区域系统性金融风险来源分为区域宏观经运行状况以及区域金融运行状况两大子系统,并在此基础上根据ARIMA计量模型、熵值法及FSEM构建了区域系统性金融风险预警的综合评判体系,提出了风险等级的评判准则。  相似文献   

7.
尚玉皇  郑挺国 《金融研究》2018,453(3):21-35
金融形势指数在前瞻性政策制定、金融风险预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季度GDP及月度经济指标等信息构建了一种混频动态因子FCI模型以实现中国金融形势指数的混频测度,进而分析其风险预警功能。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引入GDP指标的混频FCI模型的测度结果优于同频模型,房地产价格、GDP等是影响金融形势指数的重要指标。其次,混频金融形势指数具有明显的顺周期特征,其与经济景气先行指数的相关性更强,但宏观经济下行时,该指数与一致指数的相关性明显增强。再次,金融形势指数是一致指数的领先因子,对宏观基本面波动趋势具有预警作用。进一步地,金融形势指数还可以明显改善景气指数的样本外预测精度。最后,替换股市及货币政策指标之后,混频FCI模型的估计结果无明显差异,金融形势指数测度结果也极为相似,从而保证了本文研究结论的稳健性。  相似文献   

8.
刘圣 《河北金融》2019,(11):56-60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是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条件,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与金融安全的需要。压力测试是评估系统性风险的重要工具,各国央行大多构建了各自的宏观经济压力测试模型,以评估宏观经济金融的系统性风险。研究奥地利、加拿大、英国和韩国开发的系统性风险压力测试模型,包括其模型的主要特点和具体建模思路等,对构建我国系统性风险压力测试模型具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金融压力指数作为系统性金融风险测度指标,基于金融部门、宏观经济、 房地产市场、外部经济等方面构建系统性金融风险测度指标体系,集成分析金融体系整体风 险状况。测度结果显示,2014年至今,我国金融压力指数呈上升趋势,系统性金融风险压力增 大,但整体可控,需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切实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建立区域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及风险预警评价模型,构建了"三级预警"模式的区域金融风险预警监测系统,较好地实现了风险的梯次预警管理。该系统将大量区域宏观经济运行指标和银行业微观指标纳入其中,并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AHP)与熵值法优化设定预警指标的组合权重,以期达到宏、微观预警指标兼顾,主、客观赋权统一的目的。运用该系统,文中对S省Z市A、B两区县近四年的区域金融风险状况进行了实证比较分析,剖析了该市当前金融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并从区域风险类型和风险等级两个维度,提出风险化解路径和有针对性的风险防范建议,为z市区域金融风险防范和化解工作提供了较为科学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全球化视角下的国际投机资本流动风险预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金融危机使我们面临着复杂的经济环境,大规模的国际投机资本的流入增加了国内市场和经济发展的不稳定因素。通过对国外四个经典的金融风险预警模型进行梳理,并应用一种改进的KLR分析法对我国2005~2008年国际投机资本的金融风险进行预警分析,表明我国在这四年间宏观经济均处于警戒状态,国际投机资本并没有对我国的宏观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2007-2019年我国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对区域金融开放和区域金融风险水平进行测度,运用状态空间模型实证研究区域金融开放对区域金融风险的动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金融开放水平和金融风险水平的省际差异悬殊,各省金融开放对金融风险的影响效应存在异质性。各省金融开放水平对金融风险的影响效应以各省区域经济金融发展为基础,在经济基础较弱和金融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通过金融开放可以降低区域整体金融风险;在经济基础较好和金融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区域金融开放水平的提高带来的金融风险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13.
仅仅依靠传统的以维护微观机构稳健性为主要目标的微观审慎管理已难以有效应对具有强大外部性及传染性的系统性风险,而兼顾开展宏观、逆周期、以防范系统性风险为主要目的的宏观审慎管理成为必然趋势。本文在对比各种系统性金融风险测度及预警方法的基础上,首先构建涵盖经济子系统、银行子系统、国际收支子系统及泡沫风险四个方面24项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其次结合因子分析法,测算我国金融稳定指数,动态掌握我国现有系统性金融风险状况,再运用ARIMA方法预测2012年的金融稳定情况,最后在得出的实证结果基础上,从人民银行职能与地位的角度,结合现行宏观审慎管理框架要求提出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4.
陶玲  朱迎 《金融研究》2016,432(6):18-36
国际实践表明,系统性金融风险不仅危及金融稳定,更会给宏观经济和社会财富造成巨大损失。在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外部风险输入和我国转轨阶段自身周期性和结构性问题叠加的背景下,我国实体经济与金融体系面临的风险上升并逐步显现。如何构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测和度量方法,从而有效地识别、防范和化解风险成为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本论文借鉴国内外最新的研究和实践成果,在国内外现有研究尚不成熟的方面深入探索。论文将系统性金融风险产生的原因归纳为内部和外部两大因素,将传导机制归纳为内部传导和跨境传导,将扩散机制归纳为信贷紧缩机制、流动性紧缩机制和资产价格波动机制。立足我国转轨体制特点和当前系统性金融风险状况,论文提出了包含7个维度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综合指数,在采用马尔科夫状态转换方法对综合指数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识别和判断风险指标的状态和拐点,并度量和预警综合指数状态转移的信息,由此有效衔接宏观审慎和微观审慎,构建一个既可以综合分析整体风险,又可以分解进行局部研究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测和度量方法。综合指数模型还引入了指数修正机制以更好地适应中国金融市场的动态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区分跨境资金流动的差异类型,构建中国宏观金融风险综合指数并利用马尔科夫模型进行风险识别,然后利用TVP-SV-VAR模型研究资本项目分阶段开放进程中跨境资金流动与宏观金融风险间的动态时变关系,挖掘在不同风险状态下,不同类型跨境资金流动的驱动因素差异。结果表明:短期跨境资金对宏观金融风险的影响相对更大,且更易因受到境内外利差的刺激而流动;长期跨境资金流入在缓释宏观金融风险、提振宏观经济方面效果明显;高风险状态下,短期跨境资金流出易出现“羊群效应”,且宏观金融风险易引发金融深化程度上升;中低风险状态下,跨境资金流动受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影响较大。上述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要针对短期、长期资金构建差异化的跨境资金流动管理体系,有效应对异常跨境资金流动冲击;推进境内外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缩减套利空间,减缓短期资金波动;促进国内金融体系建设提质增效,防范化解金融领域重点风险;稳定国内经济基本面,吸引境外资金流入。  相似文献   

16.
金融稳定事关政治、经济和社会稳定。维护金融稳定是《人民银行法》赋予人民银行的一项重要职责,同时也是经济金融稳健运行、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近年来,人民银行喀喇沁旗支行积极探索制定《喀喇沁旗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和处置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是为切实履行人民银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地区金融稳定职责,目的是建立金融风险的监测预警体系,准确地对辖区各类金融风险进行监测评估,根据职责分工,落实金融风险处置预案,及时预警可能发生的金融风险和处置已经发生的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7.
牢守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底线是金融稳定和金融监测、预警的重要任务。区域性金融风险预警的关键是合理选择风险指标。区域性金融风险指标选择既要考虑金融风险因素的普遍性,更要考虑金融发展的区域性,充分体现本地区金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结合广东发展的特点,选取反映区域性金融风险指标,利用因子分析法找出风险主要因子,并用神经网络进行风险预测预警,为防范区域性金融风险提供数量性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借鉴国内外文献构建金融稳定性指数的基础上,将宏观经济加入到构建稳定性指数系统中,并将其划分为金融市场、资本流动性、宏观经济系统等3个子系统.因各系统之间又存在时间上的序列相关性,本文运用最优动态组合证券理论(DPT)将3个子系统合成一个综合的宏观金融稳定性指数(MFSI),并利用2000-2010年的15个指标的月度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以此反映中国的金融稳定状况.  相似文献   

19.
构建浙江省区域金融风险预警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同时,金融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不能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将会对国家和地方的经济金融安全造成威胁,甚至会引发严重的金融危机,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重大损失。本文通过对浙江省区域经济状况和金融风险因素的分析,构建区域金融风险预警体系,探讨建立立足浙江区域经济金融发展特色的立体化区域金融风险防范体  相似文献   

20.
防范危机最好的办法是及早地主动地进行调整,避免突然性、大步的调整。金融安全与金融稳定事关宏观经济大局,从目前来看,建立有效的金融风险预警与监管体系应成为中国金融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本文对当前我国金融警兆须关注的重点指标,以及金融危机预警与危机管理的政策建议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