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信用衍生品的定价模型入手,分析了影响信用违约互换价格的信用风险因素和流动性风险因素,利用美国信用违约互换市场上的数据,实证了流动性因素对于信用违约互换价格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王培泽 《新金融》2008,(10):49-51
本文在综述信用违约互换(CDS)及其市场发展的基础之上,分析了近期美国金融市场危机对信用违约互换市场造成的负面影响,并指出信用违约互换市场在防范信用风险有效性及金融工具设计、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探讨近期CDS市场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控制信贷资产风险,稳健经营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信用违约互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违约互换(credit default swap,CDS)是指信用违约互换的购买者(以下简称买方)向信用违约互换的出售者(以下简称卖方)转移第三方信用违约风险的信用衍生产品.在信用违约互换交易中,买方定期向卖方支付一定费用,而一旦出现第三方信用违约(主要指债券主体无法偿付),买方有权利将债券以面值出售给卖方,从而有效规避信用风险.由于信用违约互换产品定义简单、容易实现标准化,交易简洁,自1990年代以来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国外信用违约互换市场规模相当庞大,而且流动性强.  相似文献   

4.
《青海金融》2011,(9):6-6
信用违约互换(creditdefaultswap,CDS)是国外债券市场中最常见的信用衍生品。在信用违约互换交易中,其中希望规避信用风险的一方称为信用保护购买方,而愿意承担信用风险,向风险规避方提供信用保护的一方称为信用保护出售方,违约互换购买者将定期向违约互换出售者支付一定费用(称为信用违约互换点差),而一旦出现信用类事件(主要指债券主体无法偿付),违约互换购买者将有权利将债券以面值递送给违约互换出售者,从而有效规避信用风险。  相似文献   

5.
作为有效的信用保险产品,信用违约互换在金融市场上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交易的集中化、投机化和去监管化却又蕴积出市场风险,并在美国国际集团接管事件中凸显出来。剖析次贷危机所暴露出来的信贷市场风险,研究次贷交易过程中的过度投机和监管漏洞,对于确立我国CDS的场内交易机制不无裨益,也有助于建立对交易主体资格、交易信息披露、履约争议解决、市场稳定性影响等事项的持续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6.
信用违约互换定价机制的缺陷与金融危机的产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信用违约互换的定价机制在次贷危机中所暴露的缺陷的基础上,提出同时考虑会计信息和市场信息的综合模型,并加入流动性因素,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综合会计信息与市场信息的模型比单纯依据某一种信息的模型对信用违约互换的定价因素解释程度更高,且加入流动性因素后模型的解释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创新产品交易和风险管理的角度,分析商业银行在次贷危机中深陷困境的原因。通过信用风险转移交易,商业银行未实现信用风险完全转移,而期限错配、充当资产证券化的发起人和信用增级机构等问题使其在危机爆发后促不及防地遭遇了交织在一起的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因而本文从创新产品合约设计、基础资产信用风险管理、内部风险控制和风险监控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改进风险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张波 《中国保险》2008,(11):31-35
由AIG事件谈起 9月16日,美国国际集团(以下简称AIG)被美国政府接管,从而避免了迫在眉睫的破产危机.这一事件标志着次贷危机进一步蔓延,作为次贷市场外层环节的信用违约互换交易(以下简称CDS)开始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和忧虑.CDS本是金融机构的信用避险工具,反倒酿成严重的市场稳定性风险,其中的过度投机和监管空白问题尤其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9.
信用违约互换与债券市场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发展最为迅速的信用衍生品,信用违约互换为信用风险管理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信用违约互换可以转移信用风险,从而降低信用债券发行难度,增加债市投资者的可选择空间和投资收益。在大力发展直接融资、银行担保退出的背景下,应当推出信用违约互换以促进我国信用债券市场发展。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都将是重要的市场参与主体。  相似文献   

10.
信用违约互换是信用衍生工具中运用最广泛的工具之一,其产生旨在对付信用风险,参与双方之间签订一项金融性合同,允许信用风险从其他风险中剥离出来,并可以从一方转移到另一方。本文通过对信用违约互换的分解分析和避险机制的研究,论证其在积极信贷资产组合管理、信用风险管理和提高资本市场运行效率方面的显著优势,认为其在我国将有极大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美国信用违约互换市场动荡的机理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阐述信用违约互换运作机理、功能和风险,分析了美国信用违约互换市场动荡的原因;指出信用违约互换与次级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广泛挂购、合成以及投机与监管空白是造成市场动荡的重要原因;最后,在展望未来信用违约互换市场发展动向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发展信用违约互换市场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信用违约互换的引入对于公司股票流动性的影响。一方面,在信用违约互换引入之后,债权人的违约风险得到转移,故对于债务公司运营以及对于债务管理的监管力度有所降低,增加债务的违约风险;另一方面,人们会对于信用违约互换的引入作为违约风险较高的一个信号。实证结果显示,引进信用违约互换会对公司股票的流动性产生负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葛欢  张留禄 《征信》2016,(11):51-54
信用违约互换作为一种信用衍生产品通过转移信用风险为信用风险管理带来了深刻变化,其定价问题值得深入研究。通过对违约强度的建模给出两种违约模型——结构性模型、简约模型,结合信用评级制度发现了一个公司的违约强度与其所处的评级之间的关系,使用马尔科夫链建模该公司的信用等级转移状况证明其违约强度为马氏调节过程。该模型增加了模型参数,得出了具有较强操作性的信用违约互换定价公式,并对金融危机下信用违约互换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2008年全球次贷危机大背景下,分析了信用违约掉期产品在金融危机时的基本概况,以及它所产生的负面效果.在此基础上,深入阐述了加强信用违约掉期的风险管理措施,通过不断加强风险管理,可以使得信用违约掉期市场能够健康地发展,并且最大程度上发挥其警示风险、控制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臧旻  李文启 《中国外资》2011,(2):208-209
本文在2008年全球次贷危机大背景下,分析了信用违约掉期产品在金融危机时的基本概况,以及它所产生的负面效果。在此基础上,深入阐述了加强信用违约掉期的风险管理措施,通过不断加强风险管理,可以使得信用违约掉期市场能够健康地发展,并且最大程度上发挥其警示风险、控制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冯谦  杨朝军 《上海金融》2006,(9):23-25,22
我国金融结构中一个突出的弊端是信用过分集中于银行并且在短时间内很难改变资金向银行集中的现实,因此通过信用衍生产品使银行的风险向非银行金融机构转移无疑是解决我国社会信用过于集中的有效方法。但我国现阶段推出的CDO信用衍生产品因定价复杂且具融资特性,并不适合在当前推广使用。比较而言,信用违约互换(CDS)不仅具有非融资性、结构简单等特点而且是构造“合成CDO”等其他信用衍生产品的基础工具,因此,应首先开发信用违约互换以促进我国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的建立,推动我国金融结构良性变迁。  相似文献   

17.
信用衍生产品(credit derivatives)是国际互换和衍生品协会(ISDA)于1992年创造的新名词,确切地讲,它是一种使信用风险从其他风险中分离出来,并从一方转让给另一方的合约.对商业银行来说,信用衍生产品是一种新的管理信用风险的工具,其基本思路是将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通过协议的方式转让给那些愿意承担风险的投资者,同时,作为代价也转让一部分收益或支付一部分费用.因此,信用衍生产品可以在不影响与客户的关系的前提下降低风险的集中度,从而有效回避信用风险.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喏全球金融市场信用违约事件多发喏利用各类信用风险管理工具管理、组合、规避风险成为重要课题喏信用违约互换工具在各国普遍应用.本文对中国CDS工具业务模式、运营机构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喏对进一步完善信用风险缓释工具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次贷危机发生后,曾经迅速增长的信用衍生产品市场金融产品急剧萎缩.本文以美国为例研究信用衍生产品发展历程,将其分为三个阶段:萌芽与发展、过度发展和萎缩.对三个阶段信用衍生产品市场发展和绩效进行分析,得出信用衍生产品的发展规律:信用衍生产品转移的信用风险在金融市场承受限度内,风险能被吸收,提高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和效率,但当超出市场承受能力,信用衍生产品反而会放大风险,并外溢到整个金融市场.发展信用衍生产品,应遵循规律,加强监管,避免市场过度膨胀.  相似文献   

20.
国内经过几十年的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我国信用类的金融衍生品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但是由此造成的高风险性和高收益性在所难免。随着金融衍生品的发展步伐的逐步加快,国内银行关于信用类的衍生品的风险信息的披露方面,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借鉴了美国银行的实例。着重对于违约互换的信用风险管理政策进行披露,以此来探讨和完善国内的银行信用违约互换的信用风险管理政策方面披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