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松  陈关亭  黄小琳 《会计研究》2013,(7):86-92,96,97
本文基于我国债券市场1550家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数据,从债券市场信用评级视角实证检验了独立审计在控股股东集中持股情况下的治理作用,研究发现: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高质量审计师选择之间呈倒U型关系,信用评级相应体现出了这种倒U型关系背后的信号传递动机与企业风险评估。选择不同质量的审计师向市场传递了不同的信号,造成审计师选择在信用评级方面的治理作用也存在差异。结果表明,在控股股东集中持股情况下,我国独立审计(尤其是高质量的独立审计)在债券市场仍然发挥了治理功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向市场传递信号,从而提高企业的信用评级水平。  相似文献   

2.
以我国2013年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我国公司股权结构与股利政策关系,研究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和股利分配的特点,并运用描述性统计、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房地产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股利政策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现金股利支付水平存在负的相关关系,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股利支付水平也存在负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选取我国A股上市公司2012-2017间财务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控股股东、财务柔性与公司股利政策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财务柔性有利于提升公司分配现金股利的意愿和水平。进一步考察控股股东在财务柔性与现金股利政策间的调节作用,发现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越高的企业,财务柔性储备越高,越能提升公司现金股利分配意愿和水平。  相似文献   

4.
本文建立了一个状态依赖模型,分析了不同股权类型下公司价值与控股股东所持股权比例之间的关系。当政府控股时,公司价值与控股比例存在左高右低的U型曲线关系;私人控股时,公司价值与控股比例存在横S型曲线关系。利用上市公司的数据检验结果显示,政府相对控股还是绝对控股并对公司价值没有显著差异,家族相对控股比绝对控股更有利于公司价值的提升,而其他类型控股者在居于绝对控股地位后会更加关注控制权的共享收益而非剥夺其余股东。  相似文献   

5.
储浩 《金卡工程》2010,14(10):193-194
本文以中小板上市公司公开信息为为依据,基于2009年的样本数据,从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两个方面,对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在公司绩效的评价上也是从盈利能力、成长性能力、股本扩张能力以及市场价值这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考量。研究结果显示,前五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对公司绩效的提升呈显著正相关;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的关系不显著;股权制衡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是不确定的,这说明当股权适度集中在几个大股东手里时是有利于公司股权结构的完善及绩效的提升,而控股股东绝对控股程度的提升却不一定能达到正向的效果,股权制衡也不是影响公司绩效的主因。  相似文献   

6.
张海荣 《征信》2016,(12):25-28
股东进行非实质性货币注资,并未增加企业的货币资金;同时,资产质量未得到实质性改善,财富创造能力也未提高,即企业的偿债能力没有增强.但是,股东的注资引起所有者权益增加,资产负债率下降,融资规模提高.从整体看,企业偿债能力不变及融资规模虚增的矛盾将对企业的信用能力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信用评级机构应保持审慎的职业怀疑态度对待所有影响企业信用能力的行为,并对其进行相应信用评价,保障投资人的权益.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阐述控股股东特征与盈余质量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以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11年度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对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特征与盈余质量的关系进行分析。实证结果显示:控股股东的身份构成、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控股股东担任总经理或董事长与盈余质量呈负相关关系,其他股东的制衡能力、独立董事占董事会的比例与盈余质量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王皓 《河北金融》2013,(8):50-52
在中小企业采用信用担保融资的过程中因存在着担保公司与商业银行之间风险比例的分担,导致破产企业信用风险沿着担保链传播并且该比例的大小对缴纳一定反担保费用后的融资企业能够偿还债务的概率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2004-2008年上市公司153起关联固定资产交易为样本,以资产评估中经调整的超额溢价比率作为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剥削程度的度量,实证研究了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的剥削行为以及关联交易背后的利益输送关系。研究发现:控股股东通过非公允关联交易对上市公司剥削的程度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关系是倒U型的,与上市公司偿债能力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向关系,与上市公司当前经营业绩之间存在较弱的U型关系。上述证据表明控股股东通过制定关联交易价格来进行他们所期望的利益输送。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控股股东金融性质为切入点,实证考察了控股股东金融性质如何影响企业金融化。研究发现:(1)控股股东金融性质显著提高了企业金融化程度。(2)控股股东金融性质会影响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结构,主要提高了保值性金融资产的增长率;同时本文发现,控股股东金融性质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主要集中在融资约束程度较轻的企业。这说明,金融控股股东投资金融资产的主要动机是利润追逐。(3)作用机理分析表明,增加母公司层面金融机构和房地产企业的股权投资,是金融控股股东提高企业金融化程度的重要影响渠道。(4)异质性分析发现,控股股东金融性质对企业金融化程度的影响主要集中在金融市场发展水平低、实体投资环境不佳以及不存在信贷歧视的企业。(5)经济后果分析表明,企业金融化与投资效率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且在金融股东控股的企业,金融化对企业投资效率的边际效应更大。本文从控股股东金融性质的视角拓展了企业金融化微观驱动因素的研究,对政府引导经济“脱虚向实”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支持”和“侵害”企业的竞争性动机出发,探究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尾部系统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水平与企业尾部系统风险呈U型关系。当质押水平低于临界值时,质押能有效缓解企业的尾部系统风险;当质押水平高于临界值时,质押将提高企业的尾部系统风险。融资约束和经营业绩是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影响企业尾部系统风险的两条路径,两者随质押水平上升分别呈现U型和倒U型。质押水平与尾部系统风险的U型关系在国有企业、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较高和股票流动性较低的企业中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尽管相关实践调研表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有助于增强企业风险承担能力,但理论上尚未进行验证。本文选取已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27家样本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水平与企业风险承担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环境因素对企业风险承担能力存在显著影响,国有企业的风险承担能力相对更强,企业年龄有利于增强风险承担能力;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和GDP增长率会降低风险承担能力;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水平对企业的风险承担能力有一定影响,中心建设水平越高,其对企业风险承担能力的影响越显著。  相似文献   

13.
黄灿  郭晓旸  张超 《金融论坛》2022,(11):71-80
本文基于2000多家债券发行人的微观数据,运用OLS与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产权性质对企业债券发行定价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国有企业具有的国有产权的隐性担保显著降低了企业发行债券的信用利差;产权性质通过银行信贷外溢机制和控股股东利益输送机制间接地影响信用利差;信贷外溢机制在受资产负债率约束较强的企业中不显著,在其他企业中显著;利益输送机制在中西部地区企业中显著,在外部环境较好的东部地区企业中则失去显著性。  相似文献   

14.
控股股东控制、负债融资与企业投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我国上市公司2000~2005年间非平衡面板数据,本文检验了控股股东控制下负债融资对企业投资的影响。研究表明:企业负债与投资规模显著负相关,但负债对国有控股公司投资水平抑制作用较弱;负债抑制了低成长公司的过度投资,而对于高成长公司,负债抑制了其正常投资;短期负债相比长期负债相机治理作用较强;银行借款对非国有控股企业投资支出抑制作用更强;企业投资与银行借款的负相关关系随着国有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而减弱,而非国有控股企业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变化不会对投资与银行借款之间的关系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 2 0 0 0— 2 0 0 3年的关联交易数据为基础 ,对所有权结构与控股股东的掏空 (Tun neling)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 ,控股股东占用的上市公司资金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之间存在先上升后下降的非线性关系 ,但与其他股东的持股比例则表现出严格的负相关关系。另外 ,控股股东的控制方式以及产权性质也对其资金占用行为具有重要影响。其中 ,通过控股公司控制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占用的资金低于通过企业集团控制的上市公司 ,国有企业控制的公司的控股股东占用的资金高于非国有企业控制的上市公司。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1999—2003年间中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因素,包括财务特征、股权结构和治理环境。就全部样本来说,我们发现,(1)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水平与规模和财务杠杆负相关,与资产周转效率、现金流量、成长性/投资机会、股利支付需要和融资需要等正相关。(2)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超额现金持有水平之间存在着显著的U型非线性关系,外部大股东持股比例与超额现金持有水平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治理环境基本上与超额现金持有水平之间呈现出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同时,我们还根据控股股东性质对四个子样本进行了分析,发现在不同子样本的实证结果之间存在着一些比较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关于股改前后现金股利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对股改前后影响现金股利水平的公司治理变量研究表明,虽然股改矫正了现金股利与增长机会之间的关系,使股改后当存在增长机会时,公司会减少现金股利的发放,但是我国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尚未呈现出全流通资本市场上作为降低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代理成本工具的现金股利政策应有的特征,突出表现在股改前后影响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支付水平的股权结构变量并未发生变化,股改前后都存在股权集中度、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及第二到第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与每股现金股利呈显著正相关、而流通(非限售)股比例与每股现金股利呈显著负相关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随着股权质押规模的不断扩大,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治理的影响也越来越显著。财务重述能反映公司的治理问题,因此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很可能会加剧上市公司的财务重述。本文以2018―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验证了同地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存在正向的同群效应,并进一步验证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及其同群效应与公司财务重述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同时,还发现上市公司的融资约束程度和盈利水平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及其同群效应与财务重述之间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从控股股东掏空行为的视角,采用中国上市公司的贷款数据分析中国的商业银行对企业的监督作用。研究发现,银行对控股股东的掏空行为具有一定的监督作用,在银行贷款数量多、贷款期限长的公司中,控股股东的掏空行为明显减少。对不同所有制的企业,银行的监督作用存在异质性。目前,银行的监督作用主要体现在国有银行中,而国有银行能有效监督的对象仅限于地方政府和私人控制的企业,国有银行对中央企业的监督能力较弱。从事后监督来看,银行会对控股股东的掏空行为做出贷款政策的调整,对于控股股东掏空严重的企业,续新贷款的银行数量、续新贷款比例显著下降,而且贷款利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0.
李常青  李宇坤  李茂良 《金融研究》2018,457(7):143-157
近年来,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已经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一种普遍现象。与此同时,国家大力鼓励创新,企业创新已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本文利用2011-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实证分析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创新投入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会抑制企业创新投入,且这种作用在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较低和两职合一的公司中会更加显著;(2)进一步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创新投入的负面影响只有在股权质押率较高和距离平仓线越近时才会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