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1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48篇
经济学   2篇
贸易经济   1篇
农业经济   14篇
经济概况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空间布局混乱,而现有关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空间研究方面存在理论与方法缺陷。文章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空间格局及机制、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空间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统一空间研究领域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论为现有研究存在理论体系尚未建立、研究内容不健全、研究方法以定性描述和空间描述为主等问题。建议未来该领域研究应跳出传统土地管理相关理论,多学科交叉,探索地理学、经济学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空间研究方面的理论框架;基于空间格局—演变机制—优化配置的思路,构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空间格局演变动力模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空间与人口/产业的相互影响模型、城乡建设用地统一空间模型,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空间格局及其演变机制、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空间与人口/产业的协调机制、城乡联系机制下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空间优化3方面来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空间研究。  相似文献   
2.
以北京市海淀区建筑工人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农民工的社会关系网络情况。从网络规模、种类、强度、影响等方面对500余位进城农民工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并深入分析了网络在农民工寻找住房、就业、社会融入等过程中的运作机制和效用。研究发现:农民工来京后社会关系网络的规模均有扩大;不同种类的网络对农民工的帮助程度不同;社会关系网络与农民工的居住、就业及在城市中的归属感有紧密联系;良好的城市社会互动是社会关系网络对农民工产生积极影响的前提;社会关系成员之间的亲近和信任所产生出的聚合力是社会关系网络发挥作用的基础。不同强度的社会关系网络所发挥的积极影响不同。在一定程度上,社会关系网络对农民工也有负面、消极的影响。这些发现对于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这一弱势群体的理论研究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3.
房地产税费改革是新一轮税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自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房地产税改革方向以来,有关房地产税改革的研究和实践不断深入。目前,尽管在征税目的、税负水平和税制设计等基本问题上的讨论与研究还没有定论,但在操作层面的房地产税评税试点工作已经展开,且试点范围不断扩大,为房地产税制改革的实施积累了一定经验,奠...  相似文献   
4.
京津冀地区城市建设用地变化及差异化驱动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模型对京津冀地区的城市建设用地数量和区域差异进行研究。针对2000-2013年的市级面板数据,构建京津冀城市建设用地增长的驱动力模型,并分析核心变量对京津冀整体和区域的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作用差异。结果显示,京津冀整体层面的城市建设用地增长由三产产值、地方财政支出、公路营运里程和房屋施工面积这4个变量决定,对城市建设用地变化的影响作用最大的是三产产值及房屋施工面积。而对于不同类别的城市来说,其城市建设用地变化的核心驱动力存在着明显差异,常住人口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作用随着城市规模的升高而递减,超大城市的建设用地数量受到第三产业的驱动,而特大城市受到第二产业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5.
6.
城镇土地评价中主成分分析法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探讨了城镇土地评价中主成分分析法应用的基本思路和步骤,其目的在于解决目前城镇土地评价方法中存在的评价因素的共线性和因素权重确定的主观性两个主要问题,并以邯郸市市区土地定级作为实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城镇土地评价可以有效地揭示土地评价因素相互间的关系,且综合评价成果客观地反映了城镇土地质量优劣的空间差异。  相似文献   
7.
基于对新乡市近郊、远郊和边远三类不同区位农村地区的农户问卷调查和访谈数据,采用二元Probit模型,分析农户宅基地流转及其影响因素的区位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的主要因素为文化程度、职业类型、消费水平、宅基地数量和产权意识等,但不同区位农村地区的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度并不一致,其流转行为的动因也具有差异性。在宅基地流转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区位条件对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的影响,通过分析不同区位条件下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差异,建立更有效更可持续的城乡建设用地指标上市流转机制。  相似文献   
8.
夹心阶层住屋计划是香港实施的第一个面向中等收入家庭的住房补贴政策。本文分析了其实施背景,借鉴其住房建设、管理与实施经验。针对当前大陆部分城市住宅市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大陆解决夹心阶层住房困难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城市轨道交通对站点周边土地利用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对站点周围土地利用结构的影响得到广泛研究.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定量评价模型,以往研究中侧重于交通对土地利用结构影响机制的定性阐述.定量研究较少.难以从客观上反映城市轨道交通对土地利用结构的影响过程及其复杂性特征.本文以GIS空间分析工具为基础,运用信息熵模型和土地利用均衡度模型对深圳地铁1号线的5个站点在地铁开工前与建成后的土地利用结构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城市轨道交通对站点周围土地利用结构的影响在传统中心区和新区表现为不同的特点,传统商业中心区土地利用信息熵和均衡度下降,新区土地利用信息熵和均衡度上升.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尤以连接传统中心区与新区的城市轨道交通更为明显)使得传统中心区在交通通达性上的优势相对弱化,而新区的交通通达性在绝对和相对两方面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0.
限价商品住房管理模式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升温,各地的房价涨幅居高不下,已经对城市中低收入居民的基本住房需求造成很大影响.为了缓解供需矛盾,稳定住房价格,中央提出了"双限双竞"的宏观调控措施,各地也纷纷依据精神推出了限价商品住房供应政策.文章主要从限价商品住房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结合国内几个城市的相关政策经验及存在问题,提出对限价商品住房管理模式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