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信任与员工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信任的不同维度对员工绩效的影响.利用335份调查问卷的结果,采用相关性分析、线性回归等方法,就信任的两个维度对员工绩效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讨论.通过对信任的认知维度和情感维度的对比分析发现,情感信任对员工绩效产生积极的影响,而认知信任对员工的绩效产生负向效应.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具体的管理建议,以增强情感信任,提升员工绩效.  相似文献   

2.
高校科研团队是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界定高校科研团队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科研团队人际信任、知识共享、知识整合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并构建理论模型,以苏沪皖等地12所重点高校的45个科研团队为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高校科研团队人际信任对知识共享和创新绩效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知识整合的影响不显著;知识共享对知识整合与创新绩效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知识整合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知识共享与整合在人际信任与创新绩效之间起着中介作用。最后,提出营造团队信任的人际关系氛围等提升团队创新绩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创新创业浪潮和“互联网+”背景下,更多企业和组织通过组建临时团队以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临时团队固有的脆弱性与任务短期性存在矛盾,影响团队成员间的信任,从而导致团队绩效低下。以临时团队为研究对象,通过整理、归纳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与实践成果,提出研究假设和理论模型,并通过问卷调查获取实验数据,使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以验证研究假设。结果表明,在临时团队中,快速信任、团队凝聚力均对团队绩效有正向影响,并且团队凝聚力在快速信任与团队绩效间起中介作用。最后,从沟通机制、团队意识、团队能力建设3个方面提出了增强临时团队成员间信任、提高团队凝聚力,以及提升团队绩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高参与工作系统能够通过建立员工与组织间的信任关系,从而影响创新绩效。但研究发现,组织信任的建立分为认知和情感两种不同机制。认知信任与组织创新绩效间的关系体现为倒U型的关系。认知信任与组织绩效间的关系还受到分配公平感的调节作用。相反,情感信任对创新绩效产生了积极影响。高参与工作系统通过情感信任对组织创新绩效产生了积极影响。研究表明,虽然高参与工作系统通过认知信任和情感信任两种路径影响了组织绩效,但是,基于情感信任的人力资源实践具有更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5.
信任基础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平康  张仙锋 《生产力研究》2005,(10):92-93,110
本文从个体的静态角度和交易双方关系的动态角度出发,提出信任是人格特质的表现、社会环境的产物、心理的认定、维度分析的结果及基于第三方而建立的信念;接下来指出信任存在的前提、根源、核心及本质等必要因素;并从事件区分性、易损伤性、不对称性、相互和单方并存性、有限性和外部性等六个方面阐明了信任的特点;最终演绎出基于个体与环境差异、机会成本强弱、信任维度、信任产生过程及信任建立媒介的分类方式。  相似文献   

6.
团队创新关系到组织长期生存,在当今开放式创新环境下,团队及其成员的跨边界活动日益频繁,跨界行为与团队创新绩效这一议题引起学者关注。以自我损耗理论为切入视角,探究员工跨界行为对团队创新绩效的双刃剑作用。以78个团队510名员工及其上级为样本,运用层级回归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研究发现:跨界行为(使节、协调和侦测)对团队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该影响通过团队信任的中介作用实现。跨界行为会增强团队信任,进而提高团队创新绩效;跨界行为会招致个体自我控制资源损耗,而这一资源损耗负向调节团队信任与团队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从新视角发现团队创新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对于企业创新管理中的风险规避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外部环境日益复杂、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的情境下,创造力对企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团队创造力与组织绩效的关系存在复杂的作用机理,团队创造力产生的新颖有用的想法只有被组织加以应用并付诸实践才能有效。本文从团队创造力人手,引入组织创新作为中介变量,通过大样本实证研究团队创造力、组织创新与组织绩效的内在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厘清了团队创造力到组织绩效的复杂作用机理。研究发现:(1)团队创造力对组织绩效有积极影响;(2)组织创新的两个维度对组织绩效均有正向影响,但二者的交互对其影响并不显著;(3)团队创造力的水平越高,越能够促进组织创新行为的增加;(4)组织创新在团队创造力和组织绩效之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高管团队是企业战略制定的核心层。高管团队的良好运作是企业和谐发展的关键。团队信任和团队冲突是反映团队运作过程的两个重要要素,也是影响组织绩效的主要前置因素。以某大型国有企业集团为对象,研究高层管理团队的信任、冲突和组织绩效的关系。研究表明,高管团队的工作导向信任、关系导向信任均能够显著改善组织绩效;团队认知冲突和情绪冲突均对组织绩效产生负向作用,此结论同时也验证了冲突存在文化差异的观点;工作导向信任能够通过降低认知冲突提高组织绩效,认知冲突在工作导向信任对组织绩效的作用过程中充当了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根据前人的研究,本文提出了社会资本存在结构、认知和情感三个维度。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高参与工作系统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模型。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高参与工作系统通过员工和组织间的信任关系对创新绩效产生了积极影响。然而,当认知信任很高的时候,由于搭便车、过度投资等原因,认知信任的上升反而会降低企业绩效。情感信任对组织创新绩效一直具有积极的影响。以往在中国情境下进行的研究发现,高参与工作系统更有利于提高人际网络联系的紧密程度,从而不利于结构洞的形成和组织创新的发生。虽然本文没有发现高参与工作系统对人际网络紧密程度的影响,但是发现人际网络紧密程度对于创新绩效的负向影响。因此,对于中国企业而言,高参与工作系统可能是一个悖论。虽然高参与工作系统可以提高组织信任关系和相互忠诚,但也降低了结构洞和弱联系网络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在目前有关团队的研究中,信任被认为是组织成功的重要因素,它将对团队的正常运作和绩效产生直接的影响,但遗憾的是,信任问题经常被团队的研究者所忽略,本文就知识团队信任机制的构建及相关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1.信任的内涵信任是一个复杂的社会与心理现象,涉及到很多的层面和维度。很多专家学者(如多伊奇、罗宾斯、梅耶和彭泗清等)对信任作出了各自的诠释。综合了许多学者的观点后,笔者认为知识团队中的信任应界定为:信任是对他人的言词行为承诺的肯定预期,合作双方会充分努力实现有利于自己的期望行为,不会利用对方弱点获取私利。这种信任…  相似文献   

11.
新生代员工逐渐成为企业创新的主要力量,为提高新生代员工创新绩效,基于该类员工追求社会认同和价值契合的特质,从认知理论出发,以非物质激励为手段,探讨通过非物质激励构建团队信任认知、提高新生代员工创新绩效的可能性。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结果显示,团队信任加强了由新生代员工构成的知识共享创新团队间的纽带,在非物质激励和创新绩效中起到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对于揭示企业内部创新环境影响因素、指导企业建立新生代员工之间的团队信任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团队层面探讨了双元学习、创造力与绩效之间的关系,通过文献梳理,构建了团队创造力作为中介变量影响了双元学习与团队绩效之间关系的理论框架,并运用57个团队的问卷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1)双元学习与团队绩效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但双元平衡与联合对团队绩效的影响不显著。(2)双元学习与团队创造力之间有着正相关关系,但其平衡和联合状态与团队创造力之间的关系不显著。(3)团队创造力对团队绩效的提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4)团队创造力在探索式学习、利用式学习和团队绩效之间均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创造力理论,对团队创造力进行了向例与变例、过程与结果的二维度、两阶段划分,分析了其对主流、新流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并提出研究假设。利用来自278份有效调研问卷的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向例团队创造力两阶段均正向促进主流创新绩效,结果阶段抑制新流创新绩效;变例团队创造力两阶段均正向促进新流创新绩效,结果阶段抑制主流创新绩效;向例(变例)团队创造力创造结果阶段在创造过程阶段与主流(新流)创新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向例(变例)团队创造力创造结果阶段在创造过程阶段与新流(主流)创新绩效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
团队创造力已经成为科技领域主要发展动力和创新模式,是组织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驱动因素。在较系统地分析高校科研团队创造力的内涵、构成要素、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高校科研团队创造力特征的基础上,从适应融合机制、涌现机制和协同互补机制3个方面,对高校科研团队创造力形成的整合机制进行了综合分析,最后指出,在高校科研团队创造力的形成过程中应综合运用这3种机制,充分实现个体层面和团队层面创造力的有效整合。  相似文献   

15.
科研经费和科研人员投入是创新团队活动进行的两个基本条件。选取江西省108个省级优势科技创新团队(其中知识创新团队52个、技术创新团队56个)为样本,对科研投入要素与团队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江西省科技创新团队平均科研投入强度较低,增加科研投入对提升科技创新团队绩效具有积极正向影响;科研投入内部要素协同匹配对科技创新团队科研绩效的影响不显著,对科技创新团队非科研绩效的正向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6.
企业基于社会和经济关系建立的正式与非正式学习渠道,对集群供应链知识网络及企业创新绩效产生影响。以常州市8个产业集群的257家企业为调研对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集群学习渠道对集群供应链知识网络和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基于经济关系建立的正式技术学习渠道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呈正相关,基于社会关系建立的非正式技术学习渠道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也呈正相关;2集群供应链知识网络特征的4个维度均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呈正相关;3集群供应链知识网络特征的4个维度在学习渠道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因此,在集群背景下,企业应通过经济和社会关系建立正式或非正式学习渠道,形成多维供应链知识网络,并借助技术学习和集群供应链知识网络的双向作用提升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17.
企业基于社会和经济关系建立的正式与非正式学习渠道,对集群供应链知识网络及企业创新绩效产生影响。以常州市8个产业集群的257家企业为调研对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集群学习渠道对集群供应链知识网络和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①基于经济关系建立的正式技术学习渠道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呈正相关,基于社会关系建立的非正式技术学习渠道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也呈正相关;②集群供应链知识网络特征的4个维度均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呈正相关;③集群供应链知识网络特征的4个维度在学习渠道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因此,在集群背景下,企业应通过经济和社会关系建立正式或非正式学习渠道,形成多维供应链知识网络,并借助技术学习和集群供应链知识网络的双向作用提升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18.
借鉴创新成分理论和创造力投资理论,通过对82个研发团队288名研发团队成员的数据分析,聚焦研究精神性因素对团队创新绩效的动力作用机制。分析结果显示:团队精神型领导对工作场所精神和团队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工作场所精神对团队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并在团队精神型领导与团队创新绩效的关系具有部分中介作用;集体主义精神调节了团队精神型领导对团队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集体主义精神越强,团队精神型领导对团队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也越显著;集体主义精神还调节了工作场所精神在团队精神型领导与团队创新绩效关系中的中介效应,集体主义精神越强,该中介效应也越显著。  相似文献   

19.
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分析了组织间信任、组织结构和知识存量,通过知识共享对网络创新绩效的影响,构建了组织间信任、网络结构、知识存量、知识共享和创新绩效的关系模型。并以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区的124家企业为对象,运用SPSS与LISREL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组织间信任、网络结构和知识存量会通过知识共享来影响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20.
基于众创团队簇多阶段信任关联中存在的主体地位差异性、信任情景不确定等问题,以网络信任惯例为切入点,系统提出了团队簇协作能力互信机制分析框架。以网络信任惯例研究的复杂节点信任行为、循环交互信任模式和拓展演化信任路径为分析维度,从多团队协作互信存在的多主体、多阶段、动态性信任情景出发,总结了协作能力互信机制的概念,并梳理出机制研究关注的多元信任对象、动态信任基础以及信任机制的长效稳定性导向。借助和谐主题辨析的EOL模型,归纳出多团队协作创新在初创期、发展期和转型期面临的知识位势、角色互惠以及能力跃迁要求下的协作能力互信主题,构建了包括面向初创期认知信任、发展期结构信任以及转型期情感信任在内的互信机制,拓展了网络惯例内涵的应用范围,解构了团队簇协作能力互信的概念特征和问题导向,基于和谐主题辨析方法,丰富了协作信任效应的研究思路,对建立完善复杂动态竞争环境中的多团队间创新信任协作机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