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学习型城市是相对较新的概念,但却成为大量城市发展的中心策略.图书馆在构建学习型城市中承担了信息与知识中心、教育中心、终身学习中心、文化休闲中心等功能和作用.结合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实践,图书馆在学习型城市建设中的发展对策,包括拓展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办馆新理念;整合资源,最大限度地为学习型城市服务;紧跟时代步伐,创建学习型图书馆等.  相似文献   

2.
张晓霞 《江南论坛》2003,(1):16-17,30
在全国上下兴起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新高潮的新形势下,在建设学习型城市全新理念引导下,常州市正把建设学习型城市作为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的重要举措,作为推进现代文明城市进程的重要载体,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把建设学习型城市工作推上新台阶,为建设更高水平、更加全面的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积蓄新的动力。一个富有时代精神的城市发展模式一、建设学习型城市是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应对知识经济和新科技革命挑战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  相似文献   

3.
建设学习型组织需要把握的几个环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年8月,中共常州市委提出了建设学习型城市的战略决策,半年多来,全市上下积极响应市委号召,掀起了建设学习型城市的热潮。广泛建立各类学习型组织是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基础,也是其支柱。因此,如何有效地建设各类学习型组织,对于建设学习型城市尤为重要。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4.
创建"学习型城市"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对创建学习型城市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分析。章认为,建设学习型城市的核心在于通过一种组织化的学习活动,努力营造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城市化和精神,提高城市的综合素质、运作效率和竞争能力,推进城市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通过分析,作认为,创建学习型城市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适应当代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正确选择,有利于提高城市的竞争能力等。作指出,创建学习型城市的途径是,培育“活件”,形成一种创新化以及对政府进行“流程再造”,并发挥政府的先导作用;同时,全社会要普遍建立“学习型组织”.构筑社会化、开放式的终身学习体系。  相似文献   

5.
所谓学习型城市,就是以市民的发展为中心,以提高市民的综合素质为目的,通过整合市民的学习观念和学习行为,确立终身学习理念,建立社会化、开放式的终身教育体系和网络,来普及文化知识,加速知识更新,培养和造就大批各级各类人才。它是一种城市现代化发展的新模式。在我  相似文献   

6.
吴宪 《当代经济》2011,(7):26-27
以创建学习型城市引领市民文化建设,是时代发展对城市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因为城市的发展与城市的学习是联系在一起的统一体.城市要生存,就必须营造良好的市民文化,要营造良好的市民文化就必须把城市建设成为学习型城市.创建学习型城市对于深入贯彻科学发展现,营造良好城市环境,培育积极向上的市民文化,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  相似文献   

7.
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是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社会的两大要素和基本特征。常州创建学习型城市,基于新的城市发展观,就是要突破单抓经济的思维制约,把人力资源开发和提高全体市民的素质放到城市发展的突出位置,把学习作为提升人力资源能力、提高人的素质的基本途径。建立学习型组织———人人处于组织学习之中常州在构建学习型城市框架中,把建立各类学习型组织置于重要地位,其内在的合理性的表现:———社会化组织学习的广覆盖。学习型组织是全民学习纳入社会化组织学习轨道的载体,要求全体市民参与社会化组织学习,必须使学习型组织的触角伸向城…  相似文献   

8.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础性工程。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当前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为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平湖市在创建学习型城市的同时,以领导班子为重点,基层党组织为基础,党员干部为主体,不断完善学习机制,构建评学体系,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推进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创建工作,着力提高全市学习型党组织的创建水平。近年来,  相似文献   

9.
构建学习型城市提升城市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学习型城市和城市竞争力理论和实证分析,认为构建学习型城市是提高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因素,通过学习力提高的传导,最终提升城市竞争力,构建学习型城市要以教育为支撑,立足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城市的人力资本的积累。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现有的基于终身学习理念、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区域理论的学习型城市三种创建模式的基础上,借鉴知识经济理论、区域创新系统理论和创新系统趋法,构建基于创新系统趋法的学习型城市创建模式。建设学习型城市的本质是通过促进个人、组织以及组织内部和个人之间、组织之间的"交互学习过程",推动基于知识的获取、共享和使用的创新进程,发展城市经济竞争力和社会凝聚力。在这一过程中,制度支持、组织安排、吸收能力和社会资本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成功只代表着过去,能力代表着今天,学习力代表着未来。个人要成为学习者,企业要成为学习型组织,国家要成为学习型社会。新世纪企业领导的主要任务是领导企业的员工更好的学习,提高企业的学习能力,学习型组织的领导者也有了新的角色定位,领导者是设计师、仆人和教师。员工素质和水平提高了,领导的水平更应该提高,提高的一个主要途径就是提升学习力。一个具有学习能力的人,就是一个不断走向成功的人。21世纪成功的关键是要进行有效的学习,即爱学、会学才会赢。每家企业都会有不同的“学习途径”,可谓条条道路通罗马。  相似文献   

12.
文章构建了校企合作创新网络学习机制的影响因素分析框架,从网络整体的角度出发,将影响校企合作创新网络学习机制的因素归纳为网络成员的个体性因素、网络成员的容斥性因素、网络知识的特性因素、网络组织的结构性因素四类,并以河南省76家创新型企业为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网络成员的相斥性因素中的知识文化距离对组织间学习效果有显著的负面影响,相容性因素中的信任和沟通以及网络组织的结构性因素中的网络规模对组织间学习效果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而网络成员的个体性因素、网络成员的相斥性因素中的地理距离、网络知识的特性因素、网络组织的结构性因素中的网络中心度对组织间学习效果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一个成功的英语老师不仅仅是授予学生英语知识,最重要的是授予他们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使学生逐步完成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变"苦学"为"乐学",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英语学习的主人。因此,就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展开了系列阐述。  相似文献   

14.
科层制与学习型组织的相容性:基于知识创新视角的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学习型组织的提出和发展,是知识管理和知识创新的内在要求,是组织形式在科层制基础上的一种质的飞跃。因此就本质属性而言,学习型组织与科层制是不相容的。学习型组织构建的核心任务之一,就在于克服科层制在知识创新方面的内在缺陷。不断地消除这一不相容性,才能使组织更好地适应组织学习和知识管理的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5.
"Knowledge" takes a central place in economics. This paper shows that the metaphor pervasively used in neoclassical economics to understand knowledge is that of "capital". Taking capital as a metaphor of knowledge introduces problems in neoclassical economic theory, as becomes apparent when economics addresses issues of learning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Instead, it is argued that economists could learn from what philosophers such as Gilbert Ryle and Michael Polanyi have said about how to understand knowledge.  相似文献   

16.
学习型城市的创建模式及其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二玲 《经济经纬》2004,(3):35-37,57
在世界经济日趋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化、网络化的今天,以区位空间结构、生产要素禀赋为基础的传统区域发展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时代要求,而以学习、创新和网络为基础的学习型区域——一种新型的区域发展模式则日显强大的竞争力。目前,国内外许多城市或区域提出了建设“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社会”的目标,但各地对如何创建学习型城市还不太明确,依据不同的理论出现了不同的创建模式。本文试图对学习型城市创建模式做一初步探讨,并进一步阐述如何创建学习型城市。  相似文献   

17.
We study the diffusion of dispersed private information in a large economy, where agents learn from the actions of others through two channels: a public channel, such as equilibrium market prices, and a private channel, for example local interactions. We show that, when agents learn only from the public channel, an initial release of public information increases agents? total knowledge at all times and increases welfare. When a private learning channel is present, this result is reversed: more initial public information reduces agents asymptotic knowledge by an amount in order of log(t) units of precision. When agents are sufficiently patient, this reduces welfare.  相似文献   

18.
刘萱  王睿涵  齐佳丽 《技术经济》2019,38(12):90-96
在城市发展的转型革新、大数据的广泛应用和人工智能的技术突破三大背景下,从理论基础、数据来源、技术方法三方面出发,构建城市意象理论、大数据、深度学习相结合的城市意象认知新方法,从意象结构、意象类型和意象评价3个维度深度刻画城市意象。并借助新浪微博数据,利用深度学习对重庆主城区的城市意象认知进行实证研究,总结出重庆城市意象存在自然山水失落、人文要素缺失、意象结构有待优化等问题,验证了该认知方法的适用性与科学性。  相似文献   

19.
Learning models predict that the relative speed at which players in a game adjust their behavior has a critical influence on long term behavior. In an ultimatum game, the prediction is that proposers learn not to make small offers faster than responders learn not to reject them. We experimentally test whether relative speed of learning has the predicted effect, by manipulating the amount of experience accumulated by proposers and responders. The experiment allows the predicted learning by responders to be observed, for the first tim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