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土地整治资金是土地整治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以佳木斯市土地整治规划方案为基础,采用单位面积标准投资估算土地资金需求,测算近几年已实施的不同地貌类、不同整治类型的整治项目投资情况,对投资标准进行修正后乘以规划方案确定的整治规模,得出规划期内需求土地整治资金;通过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开垦费、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资金、土地复垦费、其他投资等渠道测算供给土地整治资金。佳木斯市基本上能够达到土地整治资金供需平衡,筹资力度的大小将是规划方案成功实施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土地整治公众参与机制中的社会资本及其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目的:分析土地整治公众参与机制中的社会资本内涵、表现形式及其作用于土地整治的实现途径。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归纳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厘清了土地整治公众参与机制中社会资本的概念及层次内涵,阐述了社会资本作用于土地整治的两种实现途径。研究结论:(1)社会资本是农民之间合作的基础,体现在以信任、互惠、规范和合作为基本特征而构建的社会参与网络;(2)土地整治公众参与机制中的社会资本在农村基层组织中得以显化,是建立和优化土地整治公众参与机制的充分必要条件;(3)社会资本与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从复垦对象、刊载期刊及研究机构这三个方面揭示中国土地复垦的特点。研究方法:定性与定量、分类与统计研究方法。研究结果:(1)矿业损毁土地是中国土地复垦研究的主体,其中受关注最多的是煤矿,其次是金属矿;(2)土地复垦文献在各期刊的分布呈现广泛而分散的特点,矿业、农业、土地相关类型期刊分布较多;(3)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是土地复垦研究的主力,管理部门和工矿企业是重要组成部分;(4)复垦研究机构涉及行业广,但平均文献量偏少,复垦研究缺乏持续性。研究结论:土地复垦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性,决定了中国土地复垦发展需要多部门、多行业和多学科人才共同推进,为中国土地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4.
玉林市土地利用率很高,存量土地较少,用地形势严峻,作为广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地区,玉林采取了许多政策措施。玉林在城乡一体化土地综合整治和农业合作试验区农业产业化项目用地采取“只征不转”的做法。玉株在土地管理中存在项目区经济基础弱、资金筹集难度加大、拆旧复垦后耕地的质量、农民的思想工作与生活保障等的主要问题。对策建议:应充分做好试点前期准备工作、规划与监管并行、加强宣传,提高农民的积极性、探索多途径解决“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5.
处于高速城市化进程中的浙江省创造性地设计出类似于美国可转移发展权制度的建设用地复垦指标政策,此项政策使地方政府可通过农村建设用地复垦换取建设用地指标,从而为农村土地整治项目提供重要的资金支持。基于对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的实地调查,本文分析了这种创新融资机制生成的内在需求和制度背景、机制运行现状及效果,探讨了这一融资机制的局限性以及项目参与者土地利益关系问题。研究认为,单独依靠可转移建设用地复垦指标不能完全满足农村土地整治项目资金需求;政府主导参与对项目融资成功有正面影响;在建设用地复垦指标转移过程中需给予农民选择权、增加农民市场参与权。  相似文献   

6.
关于提高我国土地复垦率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煤炭系统塌陷地现状为例,分析了我国土地复垦的现状和问题,提出多方筹集土地复垦资金,提高土地复垦率以保护土地资源的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7.
中国土地整治资金效益及其空间分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目的:评价土地整治资金的使用效率,为不同尺度土地整治资金实施效果评价标准序列建立及宏观政策决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指标评价法。研究结果:中国不同类型的土地整治项目投资效益有所差异,土地整理项目的投资效益相对较高;各类型土地整治项目的资金使用效率呈现国家、省、市不同尺度的较大空间差异。研究结论:市域尺度土地整治项目投资效益评价分析能够反映中国土地整治项目的总体投资效益情况,适用于全国层面土地整治项目投资效益的深入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8.
我国土地复垦形势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前全国各种人为因素造成破坏废弃的土地约占我国耕地总面积的10%,而实际复垦利用面积不到废弃地总量的10%。加强土地复垦的主要措施是,继续实行并完善“谁复垦、谁使用、谁受益”的优惠鼓励政策;通过土地复垦规划的编制确定复垦的重点、目标及规模;实行提供建设用地与土地复垦挂钩和复垦押金或保证金制度;多渠道筹集土地复垦资金,加大复垦资金投入。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分析市场化土地整治对乡村振兴的助推作用,为改革完善土地整治运行机制提供决策依据。研究方法:理论分析与经验分析相结合。研究结果:通过对成都18个市场化土地整治项目、1 187户上楼农民的调查发现,市场化土地整治对乡村振兴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农民的满意度与公平度认知比较高,但因机制设计尚存诸多不足,对乡村振兴的助推还不够同步和彻底。研究结论:市场化土地整治是一把“双刃剑”,应站在服务乡村振兴的立场,从目标导向、市场深化、利益机制和集成系统4个方向改革完善土地整治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化土地整治在“筹集建设资金、重塑空间形态、提供要素保障、激活资产功能、诱发连锁效应”等方面的助推作用。  相似文献   

10.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面临困境与对策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中面临主要困境有:权属调整阻力大;建设资金分散,难以形成合力;农田基础设施维护机制的缺失;公众参与机制不够健全。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五点对策建议:(1)尽快制定各省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与规划设计技术规范;(2)积极探索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中的产权调整机制或耕地流转机制;(3)创新土地整治机制,凝聚高标准农田建设合力;(4)完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公众参与机制;(5)创新农田基础设施维护机制。  相似文献   

11.
乡村重构视角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机制解析与案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解析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内涵特征并揭示其助推乡村重构的机理,基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案例,剖析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助推乡村“空间—经济—社会”重构的现实路径,以期指导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践。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归纳总结法、案例分析法。研究结果:(1)相较于传统土地整治,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更加强调整治范围的整体性、整治对象的综合性、整治模式的差异性、整治措施的系统性、整治目标的多样性。(2)基于3项整治类型和2项制度供给,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整合乡村“人口—土地—产业”三大要素,助推乡村空间格局优化、经济发展动能激活、社会治理能力提升。(3)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区域助推乡村重构的路径主要体现在:①以垦造耕地、工业用地保护更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河流综合治理等实现乡村空间重构;②以工业用地容积率提升、村集体资产置换、农户“三置换”等实现乡村经济重构;③以公共空间治理、高标准农田建设、渔耕文化传承等实现乡村社会重构。研究结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实践需立足乡村重构的现实需求,以实现乡村地区空间格局优化、功能提升、形态重塑为目标,推动乡村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协调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新时期自然资源部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的重要平台抓手。文章以广东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为例,总结了广东省开展农村拆旧复垦、垦造水田、高标准农田建设、村级工业园改造等土地整治探索与实践,分析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在规划、权属、现状地类、社会资本参与、资金筹措等方面面临的现实困境,并结合实践提出建议:(1)建立满足调整重构型整治需求的规划和用途管制机制;(2)建立健全权属调整的政策机制和技术体系;(3)畅通农业、生态空间价值实现路径;(4)完善市场参与和投融资机制;(5)构建以农民集体为实施主体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组织模式。  相似文献   

13.
文章采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方法、综合评价法,构建土地整治促进供给侧改革的相关指标体系,建立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土地整治促进供给侧改革评价方法,对连云港市土地整治项目促进供给侧改革的效果进行系统的分析评价。研究结果:(1)连云港市土地整治项目重点在于对存量建设用地进行复垦开发和建设用地挖潜;(2)赣榆区、灌南县和海州区各有一个乡镇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供给侧改革促进作用最差,东海县和灌云县则各有2个乡镇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供给侧改革促进作用最好;(3)本方法立足于土地、劳动、资本三大基本要素构成的综合指标体系,可以客观充分地体现土地整治对于供给侧改革效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科学推进我国农村土地整治的策略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土地整治是新时期我国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客观地深入农村土地整治的实质,对于确保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重大意义。在认识我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战略意义和基本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推进我国农村土地整治的一系列对策措施,主要包括坚持"政府主导、国土搭台、部门联动、聚合资金、整体推进"的工作机制,尽快完成由传统土地单一开发、整理、复垦项目向综合整治的理念转变,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规划先行、统筹布局,示范带动、公众参与、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人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探讨露天矿区土地复垦适应性管理的理论内涵,阐释其主要管理要素与组织框架。研究方法:系统回顾法、类比分析法和逻辑推理法。研究结果:(1)基础铺垫、案例引导、需求倒逼、使命号召4层缘由共同驱动着露天矿区去探索一种与其生态系统内外部机理相适应的土地复垦动态管理模式—适应性管理;(2)矿区土地复垦适应性管理是以矿区土地生态系统健康发展与可持续开发利用为目标,通过监测、评估、反馈、调整等一系列活动,不断探索并认识矿区土地复垦发展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及其内在规律,从而促使土地复垦不断适应矿区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协调发展的管理过程;(3)“目标制定—规划设计—方案执行—监测评估—信息反馈—模式修正”六要素一体构成矿区土地复垦适应性管理的基本组织框架。研究结论:适应性管理具有灵活性、动态性等特征,如果管理者能把握矿区生态系统内部演化机理与外部干扰规律,并借鉴吸收相近领域研究成果经验,那么适应性管理有望成为破解露天矿区土地复垦过程管理难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阐释土地整治生态转型内涵,梳理土地整治实践较为超前的浙江省典型整治模式及生态转型困境,通过构建土地整治生态转型理论框架并提出土地整治生态转型的优化路径,助推土地整治生态转型。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归纳演绎法、案例分析法。研究结果:(1)土地整治生态转型以“两山”理念为指导,通过统筹“山水林田湖草”全要素综合治理,挖掘各要素蕴含的生态服务价值,增强乡村地域生态和文化功能,将土地整治与乡村振兴目标的融合,实现以“短、平、快”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土地整治向以生态环境改善和受损生态系统修复为导向的土地整治进行转型。(2)根据运作方式、整治对象和重点的不同,浙江省土地整治模式可分为4类:“土地整治+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土地整治+现代农业引领”模式、“土地整治+传统古村保护”模式和“土地整治+乡村旅游发展”模式。(3)浙江省土地整治生态转型的实践困境包括:土地整治工程措施改变生态系统自然恢复条件、土地整治重经济效益轻生态环境效益、“土地整治+”模式的复杂性影响整治效果。研究结论:土地整治应充分发挥作为管控土地利用转型重要手段的作用,通过重塑生态价值导向明确土地整治转型方向、分区开展生态工程因地制宜优化生态功能、健全绿色基础设施推进乡村生态环境改善、拓宽两山转化通道助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优化土地整治生态转型路径,可有效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和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助力中国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7.
<正>项目资金管理是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资金管理工作既有利于土地整治资金的使用效益,又可保障土地整治项目的顺利实施,防止在土地整治项目中产生腐败现象。然而,当前地方农村在进行土地整治过程中仍面临不少资金管理方面的难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土地整治项目作用的发挥。土地整治面临资金瓶颈土地整治具有投入资金占用量大、周期长等特点,因此保障资金的供给成为了农村土地整治项目顺利进行的关键问题。根据余姚市开展的农  相似文献   

18.
对增减挂钩融入土地整治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覃莉 《中国土地》2015,(2):46-47
<正>随着《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和《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的落地,土地整治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土地整治的范围、目标和功能也随之改变,即从单一对象的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向土地综合整治转变,从局部整治向全域整治转变,从土地单项改革向综合配套改革转变。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实施以全域整治、区域协调为目标的田水路林村综合治理,就须要将农用地开发整理复垦和增减挂钩相结合,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剖析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基本逻辑、关键问题和主要关系,以期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法,理论分析法,归纳演绎法和图示法。研究结果:(1)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应遵循人地协调的共生逻辑、综合治理的系统逻辑、城乡统筹的整体逻辑、生态文明的价值逻辑、供需匹配的实践逻辑和以人为本的民生逻辑;(2)当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关键问题包括理论与实践存在目标偏差、试点选取行政倾向明显、公众参与不充分、“全域”特征未彰显等;(3)根据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多类导向、多元要求及多面问题,辨析了要素与系统、项目与整体、农业与产业、供给与需求、城市与乡村、整治与规划、效率与正义、保护与发展、传统与现代9对关系。研究结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兼具工程属性、管理属性和社会属性,从基本逻辑、关键问题和主要关系进行全面解析,有利于系统理解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提升理论研究对整治实践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阐述土地整治项目资金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相关对策及研究展望.研究结果:(1)当前土地整治项目资金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财务管理存在漏洞,审计监督不够到位等.(2)完善当前土地整治项目资金管理的对策主要有严格项目资金管理与监控,严格项目预算和合同管理等等.研究结论:通过对当前土地整治项目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的综述,可以明确当前土地整治项目资金管理存在的各种问题,以及可采用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