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闫福  李叶 《新金融》2012,(3):40-44
本文对创业板56家中小科技公司的融资结构及其变迁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发现,在融资结构选择方面,让财务日趋稳健与保守,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中小科技企业融资管理中遵循的一项重要法则,基于这一法则,中小科技企业对权益融资和商业信用融资表现出强烈偏好.开辟权益融资渠道、增加权益融资数量,不断优化商业信用融资环境对中小科技企业摆脱融资困境、实现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2011—2021年的企业发债数据,实证检验了替代融资背景下,信用评级变化对企业债务调整的影响。研究发现:当资本市场与非正规融资渠道相关联时,发债企业面对信用评级信号的变化,其债务规模与结构的调整决策与经典理论的预测并不一致。具体而言,信用评级信号并不显著影响企业资本结构调整;而是通过对融资约束和对企业经营造成实质性影响,信用评级变化与“被动”债务调整正向关联,与“主动”债务调整负向关联;在对负债结构和流动性的影响上,评级下调显著提高了企业的流动负债水平及占比,显著减少了企业的筹资活动现金流,而增加了其经营活动现金流。本文为企业正确利用评级信号进行市场化的债务调整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3.
在政府对房地产行业持续进行宏观调控的背景下,小型房地产企业更容易面临现金流中断、信用恶化乃至破产的风险。对此,通过深入分析小型房地产企业信用水平的影响因素,采取措施进行增信,是避免小型房地产企业出现群体性破产的重要途径。本文从企业特征、股东特征、合约特征和财务特征四个层面全面评价小型房地产企业整体信用水平。结果表明:小型房地产企业信用水平与其销售规模、现金净流量与负债之比和净资产增长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与资产负债率和大股东控股比例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说明,一方面,通过拓展企业的经营规模,增强企业的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将能显著提升企业的信用水平;另一方面,适当降低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和股东控股比例,也能间接提升小型房地产企业的信用水平。  相似文献   

4.
以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2009~2011年的数据为样本,考察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内部影响因素,通过因子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影响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主要因素包括偿债能力、企业规模、盈利能力、企业成长性和营运能力.实证结果表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规模与融资结构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偿债能力与融资结构之间呈显著负相关,企业的盈利能力与融资结构之间呈显著负相关,企业成长性与融资结构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企业的偿债能力对融资结构影响最大,营运能力对融资结构影响较复杂,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抵押价值与融资结构无显著相关性.实证分析发现,对于创业板上市公司来说,影响融资结构的首要因素为企业偿债能力,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偿债能力对融资结构的影响最为稳定也最大,其次为企业规模、盈利能力、企业成长性和营运能力.创业板上市公司应该根据影响因素,调整融资结构,降低融资成本,实现融资结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   

5.
陶梦倩  陶士贵 《征信》2016,(6):30-33
我国的文化产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是,由于文化产业大多规模较小且规范运营情况较差,风险性大,信用信息平台建设缓慢,体现核心价值的无形资产难以评估,造成我国文化产业融资困难.为此,应探索构建文化产业征信系统,按照信用评价指标采取科学的信用评价方法,构建10个风险递增的级别,并根据文化企业的偿债履约能力和违约风险对其进行综合评级,为我国文化企业获得金融支持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针对中小企业信用评价机制存在的突出问题,本文通过引入因子分析方法,从企业偿债能力和偿债意愿两个方面着手,构建了具有双输出值的BP神经网络综合评价模型。选取185户中小企业样本进行综合评价和验证,得到了较为客观的评价指标权重,模型对训练集样本的预测精度达84.62%,对测试集样本预测精度达78.18%,基本满足了对中小企业信用评价的精度要求。最后,总结梳理得出BP神经网络评价模型在客观、准确衡量中小企业信用水平方面存在的优势,以期为完善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理论上阐述了征信机制缓解信息不对称,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高信贷可 获得性的作用机理,并以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企业基本信息、财务信 息、商业信用信息等各类信用信息对中小企业信贷规模和融资成本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中 小企业基本信息对信贷可获得性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对信贷规模影响不显著。企业财务信息、 商业信用信息与贷款可获得性、贷款规模、融资成本支出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推进.目前国家已基本完成对中行、建行的财务重组,两家试点银行的偿债能力指标均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银行平均水平。我们看到,银行偿债能力的提高可以通过外汇注资、资产处置,发行次级债等财务重组手段在短期内实现,如外汇注资可以立竿见影地提高银行资本充足率,但不会对银行的成本、收入和利润产生任何实质性的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以我国2007-2014年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财务重述对供应商向企业提供商业信用融资规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财务重述引起了供应商对目标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关注,导致企业商业信用融资规模减少,并且在非国有企业、市场地位低的企业以及金融生态环境较差的地区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上述结论因财务重述性质的异质性而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
近5年,伴随着国家在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加大、房地产开发的快速发展,工程机械行业的经营规模和营业收入随之快速增长.信用销售无疑是火爆市场竞争的关键环节,也是助燃剂.各种信用政策的过度运用,增加销量、扩大了市场份额的同时,应收账款的规模也不断加大,而且包括许多质量低下的应收款项.作为企业重要的流动资产,应收帐款的收回风险无疑将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变现能力、偿债能力,进而对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重大影响.应收账款管理直接关系到内控体系的建设,影响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所处的位置.工程机械行业增速放缓后,许多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问题显现出来.商业信用是企业生存于经济环境中的保障,也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如何在收益与风险中权衡,如何更好地对应收账款进行管理,笔者将从应收账款的管理概述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厦门厦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应收账款管理现状,思考如何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和核算.  相似文献   

11.
《国际融资》2014,(6):22-24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新国九条")于2014年5月9日公布,引起了市场舆论广泛关注。"新国九条"与十年前的"国九条"进行对比分析,"新国九条"的新意在哪儿?请看本栏目文章《"新国九条"新在哪儿?》、《"新国九条"基本原则的解读与思考》。如何评价"新国九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13.
自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金融科技界启动金融电子化建设以来,就一直伴随着选择不同策略的争论.先有小型计算机和大型计算机的主机分歧,后有分布式和集中式的网络争论,从工商银行大机延伸工程开始到各商业银行纷纷实施数据集中工程,今天,数据大集中已成为我国金融信息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2004年2月25日,财政部发布了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制定的<资产评估准则--基本准则>和<资产评估职业道德准则--基本准则>,标志着我国资产评估准则体系的初步建立.现在,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又发布了<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以下称指导意见),此意见是对<资产评估准则--基本准则>的重要延伸和发展,必将对资产评估行业的规范化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CEO过度自信是影响其自身薪酬的重要因素。本文以2008—2018年A股上市公司CEO的薪酬情况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在中国情境下CEO过度自信对薪酬水平和薪酬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过度自信的CEO比非过度自信的CEO拥有更高的总薪酬和股权激励强度以及更低的现金薪酬比例;同时,相比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中CEO过度自信对薪酬的影响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面临的风险大小和创新程度会强化过度自信与CEO薪酬之间的关联关系。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实施,财政支农投入力度越来越大,支农项目越来越多,但由此带来的资金管理过于分敞、运行成本过高等问题也口益突出,造成财政支农资金难以形成合力,资金投入规模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如何创新支农资金管理机制,整合财政支农资金资源,强化资金管理,充分发挥规模效益,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当前各级财政部门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在此,笔者针对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两国模型的DSGE框架下引入宏观审慎政策监管机制,把金融摩擦、国际资本流动和宏观审慎政策纳入同一个一般均衡分析框架。通过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机制,考察宏观审慎政策的国际影响机制。基于我国的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第一,对于我国来说,宏观审慎政策的国际合作不仅能够有效地应对国内经济冲击,也有助于抵御外部经济冲击。第二,我国推动构建国际宏观审慎政策长效合作机制,有助于积极应对国际资本流动,促进我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开放。第三,我国宏观审慎政策存在国际溢出效应,但是对其他国家的影响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供应链金融的产生与发展,并对近十年来国外供应链金融的理论发展做了分析和总结,以期把理论更好地应用于实践。  相似文献   

19.
审计委员会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对审计委员会的研究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对审计委员会发展阶段的划分、审计委员会理论基础以及目的等理论问题存在诸多分歧。本文认为审计委员会发展应分为三个阶段,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标志;审计委员会不仅仅是受托责任,更主要是委托责任,其理论基础是委托代理理论;审计委员会的目的不仅仅是监督,而是制衡,是再监督。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compares the valuation of two types of options that relate to the same asset: options on the asset itself and options on the futures on the asset. The early exercise privilege plays a central role in explain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values of the two options. It is shown that in the case of a cash instrument that does not make interim payments, such as gold, the value of a call option on the spot is smaller than the call option on the futures contract; the opposite is true for put options. The early exercise boundaries, which characterize when it pays to exercise, are also compared and analyz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