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以典型的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海洋生物医药产业为研究对象,采取社会网络分析和层次回归分析方法系统研究该产业的产学研合作网络的特征、演化历程和影响。研究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产学研合作网络结构变得愈加复杂,分派现象愈加普遍,且网络平均路径长度不断增长,创新组织间联结难度不断提升;产学研合作网络特征对创新组织科学绩效具有显著影响,但是创新组织在产学研合作网络中的合作广度和深度仍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2.
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型组织模式构建对于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意义重大。首先,应用资源依赖理论解析了面向产学研合作联盟的组织学习内涵问题。其次,引入模块化理论探讨了合作联盟组织学习调节机制设计问题。在此基础上,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比较了我国家电产业的3个代表性合作联盟运行机制,并着重分析了合作联盟组织学习特征及问题。结果表明:(1)保持资源互依关系有利于联盟成员间开展知识交互和知识创新;(2)模块化不但有利于实现"背靠背"的合作创新,还可以作为合作联盟组织学习调节机制;(3)组织学习对联盟绩效具有积极影响,更是促进产学研合作联盟演化的重要推手。最后,针对我国产学研合作联盟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USPTO的中国专利数据,从产业共性技术的特征识别与测度视角,引入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对中国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的产学研合作影响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尽管产学研合作有利于提升企业专利的技术价值与外部溢出效应,但其对企业专利技术基础性及关联性的影响并不显著,对中国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的整体促进作用不明显;产学研合作更能促进大规模企业在自身知识和技术储备的基础上实现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创新,而对小规模企业的产业共性技术创新效应则不显著;不同行业领域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效应也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4.
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型组织模式构建对于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意义重大。首先,应用资源依赖理论解析了面向产学研合作联盟的组织学习内涵问题。其次,引入模块化理论探讨了合作联盟组织学习调节机制设计问题。在此基础上,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比较了我国家电产业的3个代表性合作联盟运行机制,并着重分析了合作联盟组织学习特征及问题。结果表明:①保持资源互依关系有利于联盟成员间开展知识交互和知识创新;②模块化不但有利于实现“背靠背”的合作创新,还可以作为合作联盟组织学习调节机制;③组织学习对联盟绩效具有积极影响,更是促进产学研合作联盟演化的重要推手。最后,针对我国产学研合作联盟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USPTO的中国专利数据,从产业共性技术的特征识别与测度视角,引入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对中国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的产学研合作影响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尽管产学研合作有利于提升企业专利的技术价值与外部溢出效应,但其对企业专利技术基础性及关联性的影响并不显著,对中国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的整体促进作用不明显;产学研合作更能促进大规模企业在自身知识和技术储备的基础上实现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创新,而对小规模企业的产业共性技术创新效应则不显著;不同行业领域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效应也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6.
针对社会资本如何影响产学研合作创新的问题,文章基于创新绩效视角,首先构建了社会资本结构维、关系维和认知维对产学研合作创新绩效影响的理论框架;然后,选择我国132家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为研究对象,利用指定搜索方法确定结构维、关系维和认知维之间的最佳互动关系,并对所提假设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验证和模型修正。修正模型的结果表明:社会资本对产学研合作创新绩效产生(0.69)直接正向影响;节点度对产学研合作创新绩效提升的影响不明显;社会资本各维度及其测度指标对产学研合作创新绩效产生小于0.5的间接正向影响;结构维对关系维与产学研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路径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
产学研协同创新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企业创新绩效过程中起着积极作用。基于社会网络理论,从产学研协同创新视角切入,利用371份联盟网络企业调查数据,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采用结构方程和层级回归分析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协同能力可由企业与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的四类主体构成的二阶四维变量表示;联盟网络嵌入正向影响企业协同能力和创新绩效;协同能力在结构嵌入和关系嵌入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知识刚性负向调节协同能力与创新绩效的作用关系。结论可为嵌入在产学研联盟网络中的企业如何与外部主体有效合作以提升创新绩效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8.
路畅  于渤 《技术经济》2021,40(10):35-44
基于外部合作伙伴的差异,将外部合作划分为企业间合作和产学研合作两类,分别探究它们对中小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考察企业家导向和合作经验在该过程中的权变机制.采用层次回归分析法对214家中小型制造业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企业间合作和产学研合作对中小企业创新绩效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相对于产学研合作,企业间合作对中小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更大;企业家导向在企业间合作和产学研合作与中小企业创新绩效间均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合作经验仅在企业间合作与中小企业创新绩效间起到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科技人才政策与产学研合作既是国家科技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也是地方政府提升区域创新绩效的重要政策手段。基于此,以27个省(市)2011-2018年面板数据为支撑,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门槛回归模型,检验了科技人才政策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1)科技人才政策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显著为正,即科技人才政策有利于区域创新绩效的提升;(2)科技人才政策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存在产学研合作的门槛效应,即在产学研耦合度大于0.524时,科技人才政策对区域创新绩效的正向激励作用更加明显;(3)科技人才政策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即中东部地区科技人才政策与产学研协同政策组合效应优于西部地区。研究结论对于提高我国各省科技人才政策的精准有效设计、优化产学研协同和促进区域科技创新绩效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演进过程及其主体知识传递模式探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喻科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14):141-144
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演进过程以及合作创新主体特性与知识传递模式,都将影响到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效果。分析了产学研合作创新主体在网络形态下的基本特性;从学习方式转变的角度,剖析了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演进的一般过程;结合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演进过程中主体间信任关系的变化,探究了合作创新主体知识传递模式的演变。认为合作创新网络主体特性促进了主体间的知识传递;知识传递模式的演变以信任为基础,并与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演进过程相关,且在不同阶段体现出知识传递主导模式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自魁奈提出"纯产品"学说以来,经济学家对剩余认识的分歧一直难以弥合,这是由他们对剩余研究的目的决定的,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研究剩余的来源或源泉都是为了给剩余的归属即剩余的占有找到更"合理"的出路,与剩余的真正来源无关.由他们所戴的理论有色眼镜所决定,经济学家把剩余的来源分为劳动说、创新说、不确定性说和监督说.劳动说体现的是社会公平正义,创新说注重的是激励,不确定性说强调了企业家的责任,监督说意在减少偷懒.只要我们不怀任何偏见,这些不同的学说就会为解决目前的经济发展与收入分配矛盾提供有效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坚持科学发展观是保证县域经济全面、可持续、协调发展的至关重要指导思想。文章构建了一个基于科学发展观的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安徽省县域经济进行了实证分析和评价,提出了安徽省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以制度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国际企业战略联盟的内部合法性与外部合法性问题。通过对战略联盟内部合法性、外部合法性概念、作用的阐述,构建了一个整合框架,进而分析了企业特征、环境特征对企业获取合法性的影响,进一步拓展了基于制度理论的战略联盟研究,为国际企业的跨区域扩张,尤其是为新兴经济国家或转型经济国家的市场整合提供了新的解释与思路。  相似文献   

14.
基于公司治理的会计行为与伦理制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控制作为公司治理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它是包含企业在内的所有组织和机构正常运转的制度基础,加强会计控制是公司治理的核心。而作为会计控制的主体,即接受委托并具体执行、实施会计控制的单位及个人,其产生的会计行为是企业实施会计控制的具体表现,且其采取的控制对策和实施效果均取决于产生的会计行为的导向。只有从利益导向与伦理约束双视角研究会计行为的动因及产生的效果,才能真正找到有效规范会计行为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15.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模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关于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的研究均是围绕企业展开,而对于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价值计量领域的研究甚少。究其原因,一方面,我国事业单位改革还不够深入,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还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另一方面,现有的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方法和模型对于事业单位的适用性较差。本文试图针对事业单位自身特性,为其设计计量模型,以便于更好地开展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6.
王娟  陈翔 《技术经济》2020,39(1):19-24
数字经济已成为学界的研究热点,通过对国内数字经济的期刊文献进行系统的梳理与分析,希望能为该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一定借鉴与参考。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8年到2019年8月1日收录的,以篇名"数字经济"检索出的971篇中文期刊论文作为数据来源,以文献计量为主要研究方法,运用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对该领域的期刊文献进行数据挖掘与规范化处理,以可视化的知识图谱,描述各个高频关键词的起源以及内在联系,揭示该领域自产生至今的研究热点以及演进过程,最后提出相应的展望。  相似文献   

17.
基于企业文化的品牌传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晓英 《经济问题》2008,341(1):69-71
品牌传播关注外部效应,企业文化注重内部管理,两者看似不相关,但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达成相互统一,这样才能通过平衡外部效应与内部管理之间的关系,有效地拉动企业成长.在分析了企业文化对品牌传播理念、品牌传播实体和品牌传播行为的影响后,提出了基于企业文化的品牌传播流程.  相似文献   

18.
司法公正与法官激励是当前司法领域中所面临的最为紧迫而关键的问题.本研究运用博弈论来模拟现实的审判过程.通过分析基于个人效用最大化的法官最优选择的基础上来研究法官的法律遵从度、工作勤勉程度、工资收入、外部干预(如贿赂)、司法权的有效配置等重要因素对法官裁判的影响,进而解决社会所获得的公正执法水平.对于不同法律遵从度的法官而言,贿赂、工资等因素的影响是不同的.提高法官法律遵从度并调整法官与社会之间的效用关系,从制度上实现司法权的有效配置,对于实现司法公正至关重要.这为解决当前司法领域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基于过度自信理论的公司购并行为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谢海东 《现代财经》2006,26(10):37-40
基于过度自信理论,通过一简单模型对高管人员的过度自信如何影响公司购并行为和购并效率进行分析表明,高管人员的过度自信可部分地解释中国上市公司购并事件的频发以及购并效率的低下之原因。  相似文献   

20.
汪菲  李从东 《现代财经》2008,28(6):36-39
战略资源不仅仅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支撑要素,也是一个国家获得竞争能力和实现持续发展的有效保障.本文结合资源基础理论和国家竞争力的相关研究,从战略资源这一视角对国家竞争力评价的理论框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并结合应用大量数据对部分国家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