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策动向     
《金融博览》2011,(2):5-5
国家发改委:加强反价格垄断执法 国家发改委2011年1月4日发布《反价格垄断规定》和《反价格垄断行政执法程序规定》,并宣布新规定从2011年2月1日起实施,以培育市场竞争文化,加强反价格垄断执法。两部规章是对《反垄断法》的细化,将有利于执法机构准确判断各种价格垄断行为,加大对价格垄断行为的打击力度。  相似文献   

2.
政策动向     
《金融博览》2011,(1):5
国家发改委:加强反价格垄断执法国家发改委2011年1月4日发布《反价格垄断规定》和《反价格垄断行政执法程序规定》,并宣布新规定从2011年2月1日起实施,以培育市场竞争文化,加强反价格垄断执法。两部规章是对《反垄断法》的细化,将有利于执法机构准确判断各种价格垄断行为,加大对价格垄断行为的打击力度。  相似文献   

3.
我国反垄断执法体制现状及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娜 《金卡工程》2009,13(3):122-122
《反垄断法》正式实施后,我国的反垄断执法体制也确定下来,现行的反垄断执法体制包括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三大反垄断执法机构以及对行政垄断进行执法的行政机关的上级机关。这种执法模式是目前中国的最佳选择,同时也存在着很多不足。  相似文献   

4.
张艳 《投资与合作》2014,(5):340-342
反垄断法是维护经济民主和经济自由的基本法,有“经济宪法”之称。然而,“徒法不足以自行”。反垄断法亦然。反垄断法本身并不能创造一个公正、自由的交易环境。发达国家反垄断法实施的经验告诉我们,能否构建一个合适的执法机制,直接影响到反垄断法的实施效果,从而最终影响到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但是,我国目前的反垄断法执法机制有诸多缺点,如增加执法成本,降低执法效率等。因此,以法律的形式设置一套科学合理的反垄断执法机制,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本文认为,我国设置反垄断法的执法机构应当综合考虑国外经验的比较借鉴、反垄断法自身的特点以及我国的市场经济现状等因素,建立一个专业、权威的反垄断执法机构,以保障我国反垄断法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反垄断法》自2008年8月1日生效以来,至今6年有余,从实施伊始的沉寂到去年力度的加大,再到近期的密集执法,《反垄断法》这张大网才算真正张开。中国经济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如今已进入全面深化改革时期,市场的垄断问题成为众多问题中不可绕过更不可放过的重点。今年夏天,中国反垄断当局调查了汽车业、IT、芯片等领域,涉嫌垄断的企业包括内外资企业。然而,密集的垄断执法行动引发了外国商会和外媒的质疑和过度解读,认为中国反垄断存在"选择性执法",目的在于打压外资,属于中国式  相似文献   

6.
胡波 《理财》2013,(10):32-33
今年以来,发改委对于企业反垄断执法的力度骤然加大。LG等液晶面板企业价格垄断案、茅台五粮液价格垄断案、上海黄铂金饰品价格垄断案、洋奶粉价格垄断案等一批要案相继被查处,涉案企业或收到巨额罚单.或被严厉警告。据悉,垄断调查的下一个目标会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石油、电信、汽车、银行业都在调查视野之内.  相似文献   

7.
法律移植不仅仅涉及法条的移植,更涉及法学理论的移植。我国的《反垄断法》及其配套法规仅仅移植了他国反垄断法母法的条文,缺乏对于反垄断基础理论的深度移植。这一缺憾不但延缓了法律移植过程中的本土化改造,而且已经开始深入影响我国反垄断的执法进程。通过梳理世界百年来的反垄断执法历程,可总结出现代反垄断法的三次重大演变: 从保护竞争者向保护竞争的演变、从本身违法向合理原则的演变、从处罚式的执法模式向和解式的执法模式的演变。以此演变过程为基础,分析了我国目前反垄断实践中的执法困境,并从本土化移植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2008年8月1日,素有"经济宪法"之称的《反垄断法》终于在历经13年曲折后在我国正式实施。尽管一些学者认为这部法律还存在着不尽如人意之处,然而它的实施无疑将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如今,《反垄断法》实施5周年来,在国家工商总局公布的12起垄断案例中,9起是由保险行业协会组织达成的垄断协议。  相似文献   

9.
尚洪强 《金卡工程》2009,13(11):190-190
本文通过分析国外发达国家反垄断执法机构的设置及其职权,来作为我国反垄断执法机构架构设计的参考。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的出台,我们不难看出,我国现有的执法机构采用了多机构联合执法的方式,这样的机构设置存在着诸多弊端。本文分析了学界对我国反垄断执法机构的种种设计,提出了笔者认为的最优选择,即单独创设专门的执法机构进行执法。  相似文献   

10.
《中国外资》2015,(3):30-31
<正>2014年,共收到经营者集中申报262件,审结245件,同比分别增长17%和18%,均为《反垄断法》实施以来历年最高。2014年,反垄断工作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成为社会热议话题。商务部依法开展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注重规范执法程序,提高执法效率和透明度,在保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和维护消费者利益方面取得积极效果。做好反垄断委员会工作商务部反垄断局承担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办公室职能,积极推进委员会各项工  相似文献   

11.
反垄断法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基本法律制度。台湾地区公平交易法实施已逾二十载,反垄断执法、司法制度日渐成熟。大陆反垄断法自2008年实施以来,虽然存在许多问题,但亦在逐步的向前发展。立足于两岸反垄断法实施现实,选取执法对象、执法主体、和解制度、司法程序以及法律责任等两岸典型的反垄断实施制度进行比较研究,以期对大陆反垄断法的合理实施及具体制度的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葛俊宋 《金卡工程》2010,14(6):84-85
我国《反垄断法》于2008年8月1日开始实施,该法确立了以效果原则为基础的反垄断法域外适用制度。效果原则的确立明确了国家管辖权行使的法律前提,但容易招致法律冲突。就此,我国应将效果原则与合理原则配合使用,不断完善反垄断执法程序,积极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展反垄断执法合作,并不断深化反垄断法域外适用制度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3.
国内哪些行业垄断现象最严重?下一步,反垄断的大棒又将打向谁?《反垄断法》在中国实施五年来,终于进入了执法频密期。今年以来,发改委先后对液晶面板、白酒、奶粉以及黄金饰品开出四张"反垄断"罚单,张张震慑巨头企业。近日,国家反垄断局局长许昆林在一档访谈类节目中表示,发改委反垄断调  相似文献   

14.
新颁布实施的《税收征管法》完善了税收执法手段,给税务机关的依法行政提供了法律保护,有了新征管法,税收执法更加理直气壮了。但新征管法也突出了规范税务机关行政行为的要求,使税收执法的压力更大了。  相似文献   

15.
2008年8月1日,我国《反垄断法》正式实施,它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法制建设的重要里程碑之一。但我国是一个没有反垄断传统并至今鲜有反垄断执法经验的国家,公共利益在反垄断法中未有明确界定。另外,国内对公共利益本身及其实现路径的研究也少见,笔者认为,在我国反垄断法中并未真正建立起公共利益原则,基于以上的种种现状,并于公共利益的问题十分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6.
税收柔性执法的重要性随着我国税收立法和执法建设步伐的加快,税务机关柔性执法已成为优化税收执法和税收执法改革创新的重要工作方向,也成为税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着力点。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要求优化税务执法方式,有效运用说服教育、约谈提醒等非强制性的执法方式。  相似文献   

17.
王鑫 《投资北京》2012,(8):40-41
《新办法》更加强化了"量水发展"理念,注重协调人水关系、强化责任管理,着力于解决节水执法体制、浪费用水单位处罚等难点问题,以更好地提高用水效率,进一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2012年7月1日始,新修订的《北京市节约用水办法》(简称《新办法》)将正式实施。《新办法》由原来的39条增加到69条,既吸收了2005年本市节水办法实施7年来的成功经验,又借鉴了国内外先进做法。与2005年旧版本市节水办法相比,《新办法》更加强化了"量水发展"理念,注重协调人水关系、强化责任管理,着力于解决节水执法体制、浪费用水单位处罚等难点问题,以更好地提高用水效率,进一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8.
当前财政部门会计监督中的执法困惑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新《会计法》实施以来,各地财政部门依据法律赋予的职责权限,积极实施以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完整为重点的会计监督检查工作。《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企业会计制度》和《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办法》(下称《监督办法》)等法规、规章相继发布,更是为加大会计监督力度提供充分的执法依据。然而,财政部门在当前执法实践中面临着若干困惑,值得人们深入探讨。困惑之一:违法会计行为案件检举难、立案更难?财政部门对社会举报的违法会计行为案件适用审查立案程序,对其他来源的案件则直接立案。根据《监督办法》第38条规定,对举报材…  相似文献   

19.
一、外汇执法风险分析 (一)外汇执法风险的表现形式外汇执法风险.是指外汇执法机关及其执法人员由于违反《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检查处理违反外汇管理行为办案程序》、《外汇检查人员工作守则》等法律、法规所形成的在执法实体和执法程序两方面违规、违法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税务文书送达回证》是税务机关送达有关税收执法文书时使用的执法文书,是一种法律行为,也是税收执法的一项法定程序。规范、正确地填写《税务文书送达回证》,不仅利于规范税务机关的执法行为,明确税务复议、诉讼等法律期限,同时也有利于保护税务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