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区域科技型核心人才收敛效应函数的模型界定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才的流动会导致某一区域出现人才聚集现象并在一定环境的作用下产生人才聚集效应,在和谐环境下核心人才的聚集效应远大于一般性人才的聚集效应,这种聚集效应能极大地发挥人才作用,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在界定区域科技型核心人才的基础上,构建了收敛效应函数模型,研究了科技型核心人才的收敛效应,并将收敛效应分为内部收敛效应和外部收敛效应。  相似文献   

2.
吴玉宇  张珺 《技术经济》2006,25(1):25-27
专用性人力资本对科技型企业持续发展和提高竞争优势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在委托代理理论的框架内建构了一个两时期的股票期权模型,在此框架下,推导出了诱导代理人科技型企业家对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的基于产出的报酬契约的公式,从中发现了激励科技型企业家的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行为的股票期权最优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企业—城市作为区域科技型人才储备的外部环境,对区域科技型人才储备具有重要影响。在论述科技型人才、区域科技型人才储备概念及特征的基础上,界定了企业—城市两体双向互动效应的含义及内容。从制度环境、文化环境、科技环境、经济环境4个方面探讨了企业—城市双向互动对区域科技型人才储备的作用机制;从生活环境、自然生态环境、企业组织环境3个方面探讨了企业—城市双向互补对区域科技型人才储备的作用机制;从互动与互补两方面分析了企业—城市两体双向互动效应对区域科技型人才储备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中国省级区域人力资本的收敛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都表明,人力资本是一个国家或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也是不发达区域赶超发达区域的重要条件。在我国实施区域协调发展的背景下,对我国人力资本的区域差异进行实证分析显得十分必要。通过σ-收敛和β-收敛检验了我国内地30个省份(为统计方便,将重庆归入四川)的人力资本增长情况,认为1990 ̄2004年我国各地区的人力资本是绝对收敛的,这将有利于缩小我国的区域经济增长差距。  相似文献   

5.
科技型企业是指技术密集、人才密集、资金密集的从事高科技产品开发的企业。科技型企业的特殊性在于企业对研究和开发有很强的依赖。科技型企业的研发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人力资本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在科技型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人力资本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加强对人力资本的开发和管理,优化人力资本结构,有效地提升人力资本的价值,提高人力资本的产出率是科技型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科技型人才是接受文化层次最高的优秀人才,由于他们成长在不同的区域,因而区域文化对其影响是巨大的。建立在人才流动基础上的科技型人才聚集既可能产生1+1>2的经济性效应,也可能产生1+1<2的非经济性效应,而区域文化对人才聚集效应的产生与提升是不容忽视的。文章在论述了区域文化内涵、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区域文化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影响路径,并以浙江区域文化为例分析了区域文化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正负面影响,旨在充分发挥区域文化的积极作用、抑制消极作用、全面提升科技型人才聚集的经济性效应。  相似文献   

7.
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产生和提升与区域文化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齐鲁文化是我国文化体系中具有一定代表意义的重要区域文化,它对于胶东半岛的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有着很大的潜在影响。文章在论述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特征和齐鲁文化特点的基础上,就齐鲁文化对胶东半岛地区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影响和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造与发展齐鲁文化以促进胶东地区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产生与提升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复杂环境下,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是组织创新实现的基本途径。以已有研究为基础,分别界定了科技型人才聚集系统及其组织化与劣质化概念,探讨了科技型人才聚集系统熵值变化的影响因素。借鉴管理熵、管理耗散结构理论,构建了开放条件下科技型人才聚集系统熵值模型与人才聚集效应模型。在此基础上,引入边际熵值与边际负熵概念,分析了科技型人才聚集系统组织化和劣质化实现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特征的基础上,构建地级市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了主成分分析法对山西省11个地级市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程度进行了评价和排序,得出了影响山西省地级市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3个主要因素:科技因素、政府支持因素和生活因素,并根据山西省11个地级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基于人力资本视角的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健康和教育人力资本对全国和地区人均经济增长率以及对地区经济收敛性的影响效应.通过对截面数据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的分析发现:我国经济增长不存在绝对B收敛,但有显著的"俱乐部收敛"特征;初期人力资本水平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效应,且健康人力资本对产出的效应要高于教育人力资本;东中西部地区的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均有显著影响,健康人力资本在中西部地区影响显著,东部地区由于人口老龄化因素,健康人力资本影响不显著;西部地区经济收敛速度较快,且经济的协调发展和人力资本的积累有助于西部实现对东部地区经济的赶超.  相似文献   

11.
我国石油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肖东  张涛 《技术经济》2011,30(9):32-35
根据国内外油田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发展的相关研究,分析了我国石油企业现行的科技成果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讨论了计算科技成果直接转化的经济效益的方法,并以实例说明运用该评价方法计算油田科技成果的经济效益有助于提高石油企业的科技贡献率。  相似文献   

12.
选择部分宏观经济指标和科技投入指标,对1991~2003年间东北地区经济增长与科技投入变化的相关性进行了初步分析,并通过经济增长与科技投入相关性模型的建立,对东北地区未来科技投入的趋势做出判断,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东北老工业基地优化科技投入的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选取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水平、产业发展水平和科技发展水平三个一级指标以及相应的十六个二级指标,构建区域科技需求强度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使用这一指标体系,对北部湾经济区科技需求强度进行评价,并与广西各经济区、区外地区进行比较。北部湾经济区的科技需求强度处于广西中游水平,高于广西平均水平也高于湖南、贵州,不过远低于广东。修正、建立产业科技需求强度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北部湾经济区各产业科技需求强度。对北部湾经济区科技需求强度变化趋势的预测,表明其未来几年将呈快速增长态势。应做好北部湾经济区所需科技的廓清、遴选工作,确定科技尤其是关键共性技术的需求内容,以此推进北部湾经济区的科技发展。  相似文献   

14.
科技创新人才是结构转型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运用灰色系统GM(1,1)模型,对四川、陕西、上海三省市2017-2021年科技创新人才进行需求预测和比较分析。R语言求解结果表明,三地及高技术产业对科技创新人才的需求数量均呈稳步增长态势,但增速存在区域性差异,新的科技创新人才发展区域性非均衡态势将逐渐形成,区域性人才竞争将进一步加剧。加大科技创新人才培育力度,合理规范人才竞争应成为国家层面的人才政策;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人才生态环境、提高人才与产业匹配度既是优化人才资源配置效率的关键,也是区域性人才管理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科技人才是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优化科技人才宏观生态环境进而打造科技人才集聚高地是国家或地区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探究宏观生态环境对科技人才集聚的影响机制,基于人才生态系统理论,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以中国内地31个省份为样本,分析多重因素构成的宏观生态环境影响科技人才集聚的条件组态和路径。结果表明:文化教育是影响科技人才集聚的必要条件;存在4条提升科技人才集聚的有效路径,即科技创新主导型、科技创新主导下的宜居文教驱动型、文化教育和公共服务主导下的经济科创驱动型、公共服务主导下的文教驱动型;存在6条阻碍科技人才集聚的路径,且与提升科技人才集聚路径之间属于非对称关系。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我国中央属科技资源在区域创新系统中所具有的优势地位,以及影响中央与地方科技资源整合效率的主要原因,探讨了以区域科技计划整合中央与地方科技资源的可行性,并从制定程序和加强项目管理两个方面,提出了利用区域科技计划整合中央与地方科技资源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2019年3月,俄罗斯政府发布《2019—2030年国家科技发展计划》,这是俄罗斯历史上出台的第二个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旨在实现普京第四任期提出的重返世界五大科研强国的目标。整体来看,该计划主要呈现四大特点:大幅增加科技发展相关投入;人力资源培养成为第一要务;高度重视基础研究发展;强调打通从基础研究到技术开发再到产品及服务商业化的整个创新链条。  相似文献   

18.
科技创新人才是城市提升创新能力的核心资源,是科技进步的关键要素。科技创新人才政策作为城市争夺人才的工具,被各个城市广泛采纳和使用。以161个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事件史分析方法,探寻城市科技创新人才政策扩散的动力因素并进行时空差异分析。研究发现,城市科技创新人才政策扩散具有双重动力因素:在需求拉动因素中,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收入是影响城市科技创新人才政策扩散的主要因素;在压力推动因素中,行政指令、府际竞争和社会舆论显著影响城市科技创新人才政策扩散;在政策扩散平稳增长期,双重动力因素共同作用于政策扩散过程,而在政策扩散加速和减速增长期,城市科技创新人才政策扩散动力因素存在差异;在东、中部地区,压力推动因素占据主导,而在西部地区,双重动力因素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运用DEA-Malmquist模型对2002—2010年我国省域科技创新效率进行了静态和动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十六大以来,我国整体科技创新的投入、产出是有效的;我国科技创新效率存在明显的梯度特征,即南部沿海经济区的科技创新效率最高,东北综合经济区的科技创新效率最低,部分省份仍然存在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的情况;全要素生产率的改善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的改进,但是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改善并不均匀。最后指出,未来发展仍需合理调节资源配置、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制定和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各种措施。  相似文献   

20.
推进我国科技进步体制和机制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技快速进步是时代的特征,当代科技进步的特点是:高技术快速发展、不断创新的技术、众多领域技术并进、以当代科学新发现为基础的技术创新。近300年来西方国家工业技术的迅速发展,在于形成了和依靠了市场经济中促进技术进步的一整套制度安排和经济机制,面对世界科技创新的大潮,需要加强体制构建,完善经济机制,实现我国科学技术快速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