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和双赢选择.整理好农村建设用地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的节约化、集约化程度,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促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特别是在当前农用地整理日益受到资源潜力以及环境保护限制的情况下,拓宽土地整理发展空间,实现由单纯的农用地整理转向农用地整理与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并重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
农地整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它已由原来的数量型整理逐步向质量型整理转变.而生态型农地整理是质量型农地整理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分析当前农地整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农地应进行生态型整理;同时就生态型农地整理的理论基础、目标模式、措施等进行分析;最后提出构建农地整理的生态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3.
土地整理过程中土地权属调整问题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主要探讨了在土地整理过程中,尤其是农地整理中涉及土地权属的调整问题,分析了土地整理权属调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土地权属调整的意义、原则以及相关权属主体权利的界定,进而提出了农用地整理过程中土地权属调整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农地整理是协调人地关系、实现耕地保护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针对当前农地整理效益评价研究及应用需要,结合河南省汝州市庙下乡农地整理项目,采用层次分析方法构建了农地整理综合效益的层次结构并确定了各指标权重,采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计算了农地整理项目的综合效益.研究结果表明,项目区农地整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景观效益有较大提高,生态效益提高不明显;综合效益提高了34%.该研究对于量化农地整理效益评价研究和实践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龙海市县域农用地整理规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基于农用地质量以及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空间聚类模型,研究县域农用地整理规划。研究方法:主成分分析法,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空间聚类模型。研究结果:(1)规划近期农用地整理重点应放在农用地质量等级较好的Ⅱ级与Ⅲ级区域,主要分布于角美、海澄、东园等乡镇;(2)规划中期则以农用地质量Ⅳ级区域为主要整理区,分布于白水、东泗、浮宫等乡镇;(3)规划远期以质量等级差的Ⅴ级农用地为规划区域,分布于港尾、隆教、程溪等乡镇的丘陵山地区。研究结论:基于农用地质量PCA主因子和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空间聚类模型的农用地规划能客观反映农用地质量的区域差异性,对县域农用地整理规划、精细型基本农田整理规划以及整理重点项目立项等工作均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农地整理后的增值收益分配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土地整理给农用地带来的增值效益,以地租理论和利息,利润理论为基础,研究在农用地流转条件下和非农用地流转条件下农地整理增值收益的分配机制,本文提出了明晰产权,建立WebGIS农地资源信息系统,加强政府引导以保障农民的合法收益和农地的合理利用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从资源、经济、社会、环境等四个子系统出发建立可持续耕地整理潜力评价指标体系.以鄂西北房县红塔乡土地整理项目区为例.利用农用地分等成果数据.评价得出研究区各子系统的潜力,其中资源系统潜力比重为59.49%,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生态系统分别占了 12.87%、12.34%、16.30%.结果表明:资源和环境系统潜力占据主要部分,评价指标体系能综合反映研究区耕地整理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符合整理区实际需求,在此基础上,探讨推进可持续耕地整理综合潜力规范化评价的措施,可为山区实现耕地整理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家土地整理由项目管理向区域管理方式转变,研究土地整理模式的区域空间分布及特征.成为建立区域统筹土地整理管理机制的前提要求.通过对涉及全国10个省21个县的25个典型土地整理项目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提炼.提出分布在全国6大土地整理区的16个区域土地整理模式.包括12个农地整理模式和4个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并深入分析其特征.各区域土地整理模式的特征差异显著,建议因地制宜推广区域适宜的模式.  相似文献   

9.
农地开发整理投资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探索适合我国区域发展特点的农地开发整理投资模式,为建立土地开发整理多元化投入机制、实现土地资源与资金合理配置提供政策依据.研究方法采用调查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内容对建立农地开发整理投资模式的现实和政策背景进行分析;提出了影响农地开发整理投资模式建立的主要因素和具有区域特色的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农地开发整理主导投资模式;通过实证案例分析,初步验证主导投资模式的优势特点.结论建立行之有效的、适合我国区域发展特点的农地开发整理投资主导模式,对于实现土地资源与资金的合理配置,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科学有效地评估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探讨农村居民点差别化整治模式和措施,是统筹推进广西新农村建设和顺利开展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前提和基础。通过选取自然、经济、社会、土地资源和宅基地利用等多个影响因素,构建综合指标评价体系,估算整理农村居民点增加耕地的现实潜力。研究结果表明:2020年广西农村居民点整理现实潜力约为65 573hm2,耕地增加系数平均为15.26%;广西农村居民点整理现实潜力可划分为Ⅰ、Ⅱ、Ⅲ等级,且地形地貌是影响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大小的重要因素,两者分布具有相同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深圳土地整备作为政府主导推进的存量土地再开发利用的重要模式之一,需要对土地整备中利益协调情况进行针对性分析,继而探寻有效的利益协调路径。引入嵌套博弈理论,对深圳坪山新区金沙、南布和沙湖3个社区整村统筹土地整备试点工作的利益协调进行探析。研究结果表明整村统筹土地整备中利益博弈多层次嵌套开展,博弈的主要要素体现在土地、规划和资金3个方面。深圳整村统筹土地整备原农村土地利益博弈的根源主要来自对原农村土地现状权益和未来发展权益的合理确定,利益协调的路径需要在现状权益的认定以及未来发展权益的落实方面构建通路,这是解决原农村发展问题的关键和根本。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对要素市场扭曲下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系统分析,以期为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以及要素市场改革进程中的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文章基于资本、劳动力、土地等要素市场严重扭曲的事实,利用1997—2018年中国28个省( 市、自治区)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检验要素市场扭曲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影响及其溢出效应。结果 中国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土地等要素市场扭曲度比较高,同时呈现显著地区差异;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以技术进步驱动为主,大多数省份的技术效率不高,同时呈现出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的区域不平衡特点;要素市场扭曲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为负,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土地等要素市场扭曲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要素市场扭曲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一定的空间溢出效应,也在一定程度抑制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结论 考虑要素市场扭曲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空间分析,更能客观反映当前不断深化的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所引发的地区差距,应充分重视要素市场扭曲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通过要素市场化改革,持续加大涉农政策调整,不断加大对农业农村生产经营的金融资源投入,逐步实现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3.
Land distribution is an important process in Land Consolidation (LC) projects where agricultural parcels are reallocated to predetermined blocks. Land distribution is a process that takes a long time, requires high operating costs, and conflicts between landowners occur frequently. The parcels are tried to be placed in the best and most appropriate place of the existing blocks by considering many parameters in the distribution stage. Therefore, the placement of new parcels in blocks is seen as an optimization process. In LC projects, this process is carried out manually by technical staff using a software and thus it becomes a process that takes weeks and even months. Various methods have been developed to solve this important stage of the LC projects. It is required to find the best solution, since this issue is an optimization problem. This study aims to develop a new land distribution method. For this purpose, land distribution were carried out by use Migrating Birds Optimization (MBO) Algorithm. Used land distribution method in practice and the results of the new developed method were compared and thus the usability of the method that developed by us was tested. With this study, it has developed a new and successful distribution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preference of land owners.  相似文献   

14.
城市边缘区土地权属变化分析——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变化剧烈,权属变化明显。大兴区作为北京市城市边缘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土地权属变化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该文以其为例,分析城市边缘区土地权属变化情况:在强度变化上,国有未利用地变化最为强烈,集体农用地变化最为微弱;在空间变化上,国有建设用地对北京市相同地类空间变化的影响最大,而集体农用地影响最小。最后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经济发展、城市化、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三大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以连州市作为研究区域,针对连州市农村居民点现状与近五年内的整治潜力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与评价。结果显示,连州市未来五年,共计37个行政村的农村居民点可进行整治,合计整治潜力69.23公顷。整治潜力较大的一级潜力行政村合计整治规模有45.64公顷,主要分布在西岸镇、龙坪镇、九陂镇、大路边镇以及连州镇等镇。二级潜力行政村合计整治规模有23.60公顷,主要分布在保安镇、丰阳镇、九陂镇、连州镇、龙坪镇、三水乡、西岸镇、西江镇以及瑶安乡等乡镇。通过研究可知各级整治潜力合计以九陂镇最多,有18.35公顷。东陂镇、星子镇等镇现有人均农村居民点面积较低,暂无整治需求。  相似文献   

16.
[目的]农业经济统计数据受多种自然条件因素和社会经济条件因素影响,数据空间化难度很大。通过省级尺度粮食产量数据空间化的研究,探索提高农业经济统计数据空间化精度的方法及经验。[方法]以四川省为例,按照不同分区方案(全省不分区、分为5个综合农业分区),选择不同样本数据(县级粮食总产、县级平均粮食产量)为因变量,对应2种耕地类型(水田、旱地)面积数据为自变量,考虑2种模型参数(常数为0和不为0)拟合多元回归模型,对粮食数据进行空间化研究,并选择误差评价因子对空间化结果进行评价。[结果](1)不管采用县级粮食总产还是县平均粮食产量拟合,常数项设置为非0的,均是分区比不分区的结果精度要高;(2)不管采用县级粮食总产还是县平均粮食产量拟合,常数项设置为0的,均是分区比不分区的结果精度要高;(3)对比不分区和分区这2种方法,以县级粮食总产拟合的结果要比县级平均粮食产量拟合的结果精度要高。[结论]在省级粮食产量空间化时,以分县平均粮食产量为基础,划分土地利用类型、划分农业分区并且常数为0时拟合精度最高。在今后的研究中,有必要结合更多的影响因子进行粮食产量的空间化,以提高其数据重构精度。  相似文献   

17.
Cultivated land productivity potential improvement (CLPPI) assessment is the fundamental basis to launch land consolidation, which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way to increase the grain productive capacity. Previous studies on CLPPI assessment have focused on factors related to natural conditions of cultivated land, but they ignored the impacts of utilization conditions, including plot characteristics and agricultural infrastructure, which account for substantial CLPPI from land consolidation. Based on the crop-growth model and Agro-ecological Zoning (AEZ) methodology, this paper proposed a modified CLPPI assessment model to estimate the improvement of land productivity potential via land consolidation. Meanwhile, the contribute rates of different factors involved in determining the CLPPI were also analysed to reveal the ideal work focus and policy direction for land consolid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alculated CLPPI values had obvious spatial variety in Shenyang, of which the average was 326.18. For the consolidation case, total crop production in Shenyang could be increased by as much as 149.89 × 107 kg, 20% of the current yield. CLPPI is the comprehensive outcome of both natural and utilization qualities of land use, and the current productivity potential of cultivated land in Shenyang relied much less on natural conditions such as soil than on utilization conditions such as agricultural infrastructure. In addition, medium-productivity lands were most appropriate target areas for the implication of land consolidation projects. Actually, the arrangement of land consolidation projects should not only consider CLPPI as in the past, but also add the theoretical productivity potential into consideration. Moreover, the realization of estimated CLPPI also calls for active changes of the whole land management system. An integrated institution for the full implementation of land consolidation, proper regulations and laws on the follow-up protection of cultivated land productivity potential, economic policies to stimulate the willingness of farmers, and a transfer mechanism for cultivated land are all needed policy changes.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分析耕地利用显性转型和隐性转型各形态对湖南省农业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研究方法:投影寻踪模型,空间自相关,空间计量模型。研究结果:(1)农业经济增长、耕地利用显性转型和隐性转型及各形态存在空间关联性;(2)耕地空间位置相邻性导致耕地利用转型各形态对农业经济增长不仅存在直接效应,还产生了影响相邻县域的溢出效应,即本县域农业经济增长1%,相邻县域农业经济将会增长0.28%;(3)耕地利用显性转型各形态对农业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高于隐性转型各形态,显性转型中耕地数量形态对农业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溢出效应分别占到总效应的96.47%、34.97%。研究结论:应在合理配置各类生产要素的基础上,开展县域间耕地利用与管理等方面的合作,提升耕地利用转型各形态对本县域和邻近县域农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村级尺度耕地产能空间分异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探究耕地产能空间分异规律与影响因子,识别地区粮食生产关键制约因素,提升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针对性和建设效果。[方法]采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刻画了村级尺度耕地产能空间分异规律,对比分析了线性回归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在耕地产能影响因子识别的效果,并依此划分产能提升类型区。[结果](1)海伦市耕地产能呈现中西部高北部偏低的态势,且具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特征。(2)海伦市耕地产能与黑土层厚度、出现障碍层深度、耕作距离、田块状况和质地等变量显著相关,且均呈正相关,但在空间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异质性。(3)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耕地产能影响因子,提出了产能保持区、耕作条件改良区、质地改良区、障碍层改良区和保护性耕作区5类耕地产能提升类型区。[结论]文章所采用的基于村级尺度耕地产能及其空间分异因素模型相关研究,能够较好揭示村级耕地产能空间分布特点、空间自相关性特征及影响因子分布特征,基于此所划分的耕地产能提升类型区较已有研究对耕地分类管理具有更精准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作为我国传统农业大省,具有发展农业规模经营的天然优势,随着农业土地流转速度加快,河南省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态势日益明显,农业基础条件设施逐步改善,现代农业技术和农地集约利用水平不断提高,农产品产量与品质稳步提升,适度规模经营效益逐步呈现。农业作为第一产业,是第二、第三产业不断发展的基础保障,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和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河南省也迎来了城镇化发展的黄金时期,而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必然伴随土地的占用增加,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与城镇化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成为河南省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的关键,也是加快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经之路。文章着重对河南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以及城镇化现状进行探讨分析,旨在为河南省城镇化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协调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