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终极控制人的视角,以我国2002-2006年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终极控制股东现金流权及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偏离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了自由现金流对终极控制股东攫取行为的约束作用。研究表明:现金流权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对终极控制股东存在"激励效应";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偏离与公司绩效显著负相关,终极控制股东对公司具有"堑壕效应",且当现金流权较高时,终极控制股东的"堑壕效应"显著降低。进一步研究发现,终极控制股东攫取行为的发生不仅需要其有"能力"和"动机",还需要有充足的自由现金流这个"机会",较少的自由现金流能够有效地约束终极控制股东的攫取行为。  相似文献   

2.
终极股东特征、公司多元化与融资约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理论研究表明公司多元化经营形成的内部资本市场有助于缓解公司所面临的融资约束,不同的终极股东特征可能由于代理问题或由于加强内部资本市场功能而减弱或增强缓解公司融资约束的作用。本文以2004~2009年中国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实证考察不同终极股东特征下,非国有控制公司与国有控制公司多元化经营战略缓解公司融资约束的作用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实证结果表明当终极股东现金流权与控制权不偏离,或者当终极股东控制链层级较多时,非国有控制公司多元化缓解融资约束的作用显著强于国有控制公司。然而,当终极股东现金流权与控制权偏离,或者当终极股东控制链层级较少时,国有控制公司多元化缓解融资约束的作用并没有显著强于非国有控制公司。  相似文献   

3.
资本结构与控制权市场发展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高负债率会降低并购的成功率,由此本文得出了四个理论假说,即低负债率能推动控制权市场的发展;高负债率的资本结构特征直接限制公司控制权市场的发展;出于反收购目的,持续调整会改变资本结构的长期特征引起负债率上升;如果负债率出现下降趋势则控制权市场的发展就会加速。对美、日两国的实证检验较好地验证了这四个假说。这在理论上预示着没有资本结构的剧烈变革,控制权市场就不会有快速的发展。就我国资本结构调整与公司控制权市场发展而言,这个理论预示无论是从金融发展战略选择的层面,还是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和国有企业改革的角度来看,其涵义都极为丰富。  相似文献   

4.
从终极产权的视角,以我国沪、深两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终极股东控制权、现金流权与债务期限结构的关系。发现:终极股东现金流权水平越高,其掠夺外部投资者的成本也就越高,债务融资的代理成本降低,银行等金融机构愿意为公司提供更多较长期限的债务资金,终极控制股东现金流权对公司债务期限结构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终极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程度越高,其越有可能掠夺外部投资者,增大了公司与债权人的代理冲突,导致较高的债务融资代理成本,银行等金融机构倾向于为其提供更多的短期资金来约束终极控制股东。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我国民营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终极控制人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分离度对资本结构选择的影响以及如何受市场化程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终极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程度越大,终极控制人的掠夺和掏空动机越强烈,他们会选择较低的资本结构,但市场化进程的提高将抑制终极控制人对负债水平的过低选择,从而使负债的利益转移限制效应和破产威胁效应得以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6.
陈红  杨凌霄 《上海金融》2012,(2):22-29,116
金字塔股权结构广泛存在于我国上市公司之中,并以其复杂的结构降低公司透明度,隐藏终极股东身份,发挥放大控制权的杠杆效应,加剧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本文以2008年至2010年我国大宗股权转让事件为样本研究金字塔结构与终极股东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金字塔形态特征和内部权力结构对终极股东利益侵占水平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和对大股东的监管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以安徽省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用样本公司2009-2011年的面板数据对终极控制股东控制权、现金流权以及两权分离情况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统计结果表明:安徽省民营上市公司终极控制人两权分离度与公司绩效的显著负相关,控制权、现金流权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由此得出结论,终极控制股东的控制权与现金流权两权过度偏离会导致公司绩效下降。  相似文献   

8.
本文选取我国35家房地产上市公司2001-2004四年年报反映盈利能力、流动性、运营能力、成长性、公司规模、风险性、资产抵押价值和“税盾效应”等共16个主要财务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后,提取了6个主成分作为自变量,与反映资本结构的资产负债率、借入资本占总资产比例(因变量)分别进行多元线性回归。结果表明:运营能力与企业资本结构显著负相关。“税盾效应”与企业资本结构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公司规模、盈利能力、流动性、成长性及波动性与企业资本结构几乎不存在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齐延艳  肖峋 《会计师》2012,(14):15-16
<正>目前我国多数企业的资本结构不合理,财务杠杆效应弱化。文章以净资产收益率作为出发点,分析了净资产收益率与资产负债率、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债务利息率之间的相关关系,为企业动态优化资本结构、充分发挥财务杠杆效应提供理论指导。一、财务杠杆效应的理论分析财务杠杆是指由于固定债务的存在而导致企业息税前利润变动引起普通股每股收益产生更大变动的杠杆效应。在资本结构一定的情况下,债务融资成本——需要支付的利息费用是相对固定的,当息税前利润增加时,每一单位息税前利润所负担的债务利息就会相应降低,扣除所得税后可分配给股东的利润  相似文献   

10.
顾小龙  李天钰  辛宇 《金融研究》2015,421(7):152-169
本文研究了上市公司在具有不同实际控股股东控制权结构下,现金股利与股价崩溃风险的关系。结果表明,过度支付现金股利会显著增加上市公司的股价崩溃风险;实际控制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程度会加剧现金股利与股价崩溃风险之间的正向关系。我们认为这一现象是现金股利中所蕴含的股东治理效应在资本市场上的体现。其现实意义在于,政策监管要着力于治“本”,通过提升公司治理水平以使股利分配真正立足于保护全体股东的利益。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2005~2009年连续5年可获得相关信息的579家沪深上市非金融公司组成的平衡面板数据(共2895个观察值)为研究样本,在控制相关变量的基础上运用一系列混合最小二乘法实证检验终极所有权结构对审计定价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终极所有权结构是影响审计定价的重要因素,具体而言:(1)与现金流量权和控制权没有偏离的公司相比,现金流量权和控制权存在偏离的公司具有相对高的审计定价;(2)现金流量权和控制权的偏离度与审计定价显著正相关;(3)与终极控制股东是非国有的公司相比,终极控股股东是国有的公司的审计定价更高。  相似文献   

12.
陈晓敏 《云南金融》2011,(2X):147-147
LaPorta等人是最早提出终极控股权理论的,他们认为当终极控股者的所有权与控制权出现巨大分离度时,公司的股权资本成本会显著地增加。本文在先前的研究基础之上,首先给出终极控股股权结构与资本成本之间存在关系的原因,其次给出估算股权资本成本的最佳方式,最后本文指出法律及法律外机制能够对集中的所有权结构所引致的高股权成本有着重要的约束功效,能够促使股权资本成本与终极控股者的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度的正向相关关系变弱。  相似文献   

13.
陈晓敏 《时代金融》2011,(6):147+150
LaPorta等人是最早提出终极控股权理论的,他们认为当终极控股者的所有权与控制权出现巨大分离度时,公司的股权资本成本会显著地增加。本文在先前的研究基础之上,首先给出终极控股股权结构与资本成本之间存在关系的原因,其次给出估算股权资本成本的最佳方式,最后本文指出法律及法律外机制能够对集中的所有权结构所引致的高股权成本有着重要的约束功效,能够促使股权资本成本与终极控股者的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度的正向相关关系变弱。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面板平滑转移PSTR模型从资产负债率、流动资产比总资产和长期资本负债率三个维度检验了我国创业板市场的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结论为:不同维度的负债水平与企业净资产收益率之间均存在倒U型的关系,在门限值附近发生平滑转移的变化,改变之前的作用方向或大小;以总边际效应0值线为划分标准,得出最能促进企业绩效增长的最优资本结构区间,分别是资产负债率34.08%到46.41%,流动资产比总资产56.53%到69.47%,长期资本负债率8.26%到21.44%。研究结论从实证的角度验证了最优资本结构理论,多维的资本结构分析有助于企业更全面地进行财务决策。  相似文献   

15.
内部资本市场:治理结构、机制与有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控制权的配置方式、终极股东的性质和实际控制人类型的不同,将内部资本市场的治理结构模式分为业务纽带型ICM、股权纽带型ICM和混合纽带型ICM三个大类和六个子类,并对结构演进的内在机制特征进行了探析,最后在治理结构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内部资本市场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国有企业负债率迅猛增加,形成高负债资本结构。如何认识、处理这种性质的结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试从企业股东、债权人的角度,对国有企业高负债资本结构的形成作初步分析。企业的资本结构由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构成。对股东来说,当企业预...  相似文献   

17.
基于沪深股市高管交易行为信息披露,在对高管卖出行为短期市场效应研究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高管买入、卖出行为的短期和长期市场效应及其产生根源.结果发现,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高管买入行为有显著为正的市场效应,而卖出具有显著为负的市场效应,并且交易量越大、日内交易次数越多,市场效应越强烈.进一步结合公司治理理论发现,终极控股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导致更强的买入市场效应,而法制环境抑制了买入市场效应.  相似文献   

18.
资本结构实际反映的是控制权在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配置。对股权资本而言,其控制机制的有效性受到股权集中度、股东的性质以及股东投票权限大小的直接影响;对于债权人而言,其财务控制手段主要有限制性贷款契约、人事参与和相机控制。  相似文献   

19.
王妍玲 《上海会计》2011,(1):24-27,36
本文以2001—2005年由地方政府和民营资本最终控制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了终极控制人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分离程度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关系,并进一步检验了这种关系是否会受到各地区市场化进程的影响。研究发现:终极控制人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分离显著影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程度,但这种关系会受到市场化进程的制约。研究还发现,当终极控制人对上市公司存在现金流权与控制权分离的情况下,上市公司往往可能不是利用操控性应计来进行盈余管理,而是利用非经常性损益的手段进行盈余管理。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选取了90家制造业上市公司,研究其公司盈利能力与资本结构的关系。首先,本文对其盈利能力指标进行了因子分析,从而获得综合盈利指标,其次与代表资本结构的资产负债率、权益乘数、流动比率进行回归分析,回归结果发现盈利能力与资本结构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为了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应根据盈利能力与资本结构的关系,结合公司自身情况,调整资本结构,找到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平衡点,形成能最大程度地提升盈利能力的资本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