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笔者通过对1998—2007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和县级财政数据进行匹配,利用这一面板数据分析了地方政府获得的转移支付对当地企业避税的影响。我们发现,转移支付在财政收入中的占比与企业避税程度呈正相关关系,这意味着地方政府获得的转移支付越多,企业避税越多。其影响机制在于转移支付弥补了地方政府一定的财政缺口,从而使得地方政府税收努力程度下降,导致了更多的企业避税。转移支付占比增加1个百分点,企业会少汇报0.15%的利润,即少缴纳0.15%的企业所得税。进一步将转移支付细分为专项转移支付、一般性转移支付和税收返还,结果表明专项转移支付与一般性转移支付对企业避税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一般性转移支付的作用更大,而税收返还对企业避税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最后,不同地区地方政府获得的转移支付对当地企业避税的刺激程度不同,中部地区最强,东部地区最弱。  相似文献   

2.
马万里  王婷 《财政科学》2021,67(7):42-50
理解地方政府税债失衡困境需要从制度到心理的逻辑转向.文章基于沉没成本偏误、标签效应、得与失编码规则三个方面,分析在心理账户影响下,地方官员产生了此钱非彼钱的认知错觉与机会主义动机,进而导致非理性举债的决策异化行为.本文的扩展意义在于,与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支出非理性扩张的效应相比,地方债对地方政府支出非理性扩张的刺激作用拓展了传统粘蝇纸效应的内涵,心理账户效应揭示了地方政府收入为何总是被"粘"在转移支付、地方债等"意外之财"上,从而为粘蝇纸效应提供了新解.本文可能的创新在于,从地方官员心理角度为地方政府财政行为提供新解,基于行为财政学视角为分析地方债非理性扩张进而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行为提供新的思路,有利于建构新的政府行为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3.
《新疆金融》2011,(7):125-134
<正>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后,中央和地方政府建立了比较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用于缩小各地区财政收入差异。新疆作为中央转移支付资金拨付的主要地区,近年来中央对新疆财政转移支付规模不断扩大,2010年达到了1125亿元,年均增长30%。同时,新疆从2009年享受特殊的返还性收入政策。返还性收入、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专项转移支付是转移支付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在均衡各级地方财政收入的作用也具有差异性。本文通过研究2005-201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省)及以下转移支付情况,分析转移支付各项目在新疆均衡省、市、县三级财力效果。  相似文献   

4.
财政转移支付是对各级预算主体间收支规模失衡进行调节。本文通过对人均收支规模的比较,重点从人均生产总值、人均财政收入、人均预算支出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建立人均生产总值均衡机制、人均财政收入均衡机制和人均预算支出均衡机制,以防范财政资金转移振荡风险,减少财政资金转移支付比例和财政资金专项转移比重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财政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强化预算管理和监督,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加快形成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加大公共服务领域投入。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能力。实行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6.
建议在财政支农资金预算安排上打"提前牌",结合部门预算编制制度改革,在预算年度结束前出台下一年度财政支农资金安排计划,增强财政支农资金支付的预知性,便于地方政府纳入预算管理,也方便地方政府、人大和相关职能部门进行监督。  相似文献   

7.
钟辉勇  陆铭 《金融研究》2015,423(9):1-19
本文以地方融资平台公司发行的城投债为样本,研究来自中央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对于地方城投债发行的影响。研究发现,来自中央政府的人均财政专项转移支付每增加1元,会导致地方融资平台公司城投债发行增加人均0.312元,而包括税收返还和一般性转移支付在内的非专项转移支付对城投债的发行并无显著影响。并且,专项转移支付对城投债发行的显著正影响只在中西部省份存在,东部地区并未发现这一机制。本文的进一步研究表明,地方政府债务的借新还旧现象也正在显现,并且变得越来越严重。  相似文献   

8.
姜清霞 《财政监督》2012,(33):63-65
政府间的转移支付主要分为专项性转移支付和一般性转移支付,目前不管是专项性转移支付还是一般性转移支付,都存在一些会引发转移支付政策偏离目标的缺陷。因此,从2009年开始,我国部分省市财政创造性地进行了"专项性一般转移支付"的改革实践,其主要做法就是将原专项性转移支付调整为一般性的转移支付的同时,对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作出了重要部署,提出要“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强化预算管理和监督,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加快形成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加大公共服务领域投入。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服务型政府,要逐步形成惠及全体公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0.
为了进一步提高地方预算的完整性,加快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进度,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印发了《财政部关于提前通知转移支付指标有关问题的通知》(财预〔2010〕409号)、《关于做好提前通知地方转移支付指标工作的通知》(财办预〔2010〕33号),明确从2010年起,每年9月30日前,中央财政将下一年度数额相对固定的转移支付指标提前通知地方,地方政府据此编制下年度预算。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税收分成对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的影响。理论分析发现,在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结构竞争中,税收分成比例的提高将直接导致地方政府增加生产性公共支出,发挥生产性支出的产出外部性,提高产出水平和自身税收收入水平,实现福利最大化。一系列经验分析显著地验证了上述结论,即当地级市政府的税收分成率提高10%,该地区生产性支出占比将提高1.39%。本文的分析和结论有助于解释中国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变动的原因,从而为政府间税收分配改革提供有效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尝试将财政自主权、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效率联系,在我国财政分权理论框架下揭示地方财政自主权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在理论上,提出了"地方财政自主权越高,技术进步水平也越高,但随着经济性财政支出边际效率递减以及社会性财政支出的长期不足,财政自主权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正在减弱"的命题假说。在实证上,以1999-2013年230个城市数据,采用工具变量法检验了财政自主权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城市财政自主权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影响较弱,主要是对TFP组成中的规模效率(SE)和技术进步(TP)产生了较为明显的正影响;(2)财政自主权越高的城市,越倾向于增加经济性财政支出比重,而对于社会性支出则更有动机展开"逐底竞争";(3)财政自主权对全要素生产率构成中的规模效率(SE)和技术进步(TP)的影响呈现出减弱的趋势;(4)城市财政自主权的提高可以显著改进微观企业层面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中央与地方财权与事权的不对称使转移支付制度成为实现地方政府财力与事权匹配的基本手段,以弥补政府间纵向财政失衡和横向财政失衡。但目前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因体制的诱致性变迁、设计理念缺陷、事权与支出责任分离等原因,存在效能不彰、运行效率漏损、结构不合理、规范性水平低、程序规制失范等问题。在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下,国家审计机关可以发挥&quot;免疫系统&quot;功能和国家治理作用,对转移支付从审计内容、审计导向、资金流向等方面提升审计层次,把问效、问绩、问责贯穿转移支付审计过程始终,关注转移支付资金的安全性、效率性、经济性,实现政府支出责任随事权转移、各级政府财力与事权相匹配,优化转移支付,完善政府治理。  相似文献   

14.
冀云阳  付文林  束磊 《金融研究》2019,463(1):128-147
地方政府债务过度扩张容易引发系统性经济风险。本文通过一个地方政府举债行为理论模型,分析了政府间共同事权的支出责任下移、竞争性地区的举债行为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构建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利用279个地级市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债务扩张是支出责任下移与标尺竞争机制共同驱动的结果;政府间支出责任下移造成的财政压力是地方政府被动负债的重要原因;地方政府间的标尺竞争使其在举债融资行为上表现为明显的策略模仿;各地区在债务扩张的主因上存在异质性,东部地区政府债务的增加主要是地区间竞争的结果。这意味着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不仅应规范政府间财政支出责任划分,更重要的是完善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体系和违规举债的问责机制。  相似文献   

15.
In Italy, public expenditure reduction is achieved through a revision of social security and health care programs. In particular, public health expenditure control has been implemented through a reform that imposes more stringent budget rules to local governments and a considerable reduction in grants-in-aid from the central government.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empirically whether the response to this decrease in categorical lump-sum grants from the central to local governments results in an asymmetric response to intergovernmental grants. Hard budget and soft budget constraint hypotheses are estimated by using a sample of cross-sectional and time observations covering the 20 Italian regions over the period 1989–1993. The main finding is the existence of a standard and a super flypaper effect in both models.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soft-budget constraint hypothesis results in a stronger effect of grants and a lower response of own resources which shows that local governments prefer to incur some deficit instead of reducing health care expenditure.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我国2000年以来的卫生财政支出进行分析,系统回顾我国卫生财政支出的得失,发现我国卫生财政支出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卫生财政支出的可持续增长机制有待稳固;二是卫生财政支出对推动医疗卫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作用有待加强;三是卫生财政支出对完善全民健康保障制度的引领作用有待强化.并提出以下建议:一是进一步完善卫生财政投入机制,持续为我国高质量发展提供健康保障;二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促进卫生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三是完善医保财政支出政策,进一步筑牢织密健康保障安全网.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effects of a one-off fiscal restriction on Flemish local government spending. The authors provide evidence of a ‘flypaper effect’: fiscal restriction stimulated the sensitivity of local spending to grants. This means that higher-level governments (regional/national/supranational) need to take a flypaper effect into account when considering one-off fiscal restrictions on lower-level governments.  相似文献   

18.
Problems of intergovernmental policy coordination can take many forms and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important with continuing economic integration. In this paper we focus on the fiscal competition problem where the non-cooperative choice of taxes and transfers among governments typically leads to a suboptimal outcome. We look at the effect of two widely used corrective policies: revenue sharing and expenditure sharing (or intergovernmental matching grants). Our main result is that these two corrective policies have opposite effects depending on the form of competition between governments, namely whether governments compete in taxes or expenditures. More precisely, for any form of competition, revenue sharing is desirable exactly when expenditure sharing is not and vice versa. The implication is that the choice of the optimal corrective policy requires a complete understanding of the underlying non-cooperative behavior among governments. Our second main result is that neither revenue sharing or expenditure sharing can be sustained as a Nash equilibrium among governments, although all governments would benefit from one of these two corrective policies. Central intervention is therefore inevitable unless governments can pre-commit to the optimal corrective policy before setting their fiscal policies.  相似文献   

19.
新冠肺炎疫情从武汉向全国的蔓延,对宏观经济、相关行业和经济活动主体都产生了严重影响.既有财税政策主要作用于鼓励防护救治、增加物资供应、促进公益捐赠和激励复工复产等方面,但在税收优惠政策的适用范围、政府与社会成员在税收领域的协商互动以及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划分等方面仍存在局限.未来的改革应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完善税收优惠政策,明确社会成员个体的权利以及各级政府的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  相似文献   

20.
祝继高  岳衡  饶品贵 《金融研究》2020,475(1):88-109
基于2005-2015年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样本,本文研究省级地方政府财政压力是否对商业银行信贷资金投向和信贷资源配置效率产生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财政压力是影响城市商业银行信贷资源配置的重要因素。具体而言,省级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越大,省内城市商业银行投向地方国有经济部门的贷款比率越高。然而,信贷资源更多投向地方国有经济部门的银行有更高的不良贷款率和更差的会计业绩。进一步研究发现,在财政压力大的省份,城市商业银行投向地方国有经济部门的贷款比率越高,则贷款拨备率越低,这表明城市商业银行会通过盈余管理行为来应对监管压力。本文研究结论对商业银行监管以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