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1 毫秒
1.
许彦平  刘懿  高文海 《经济论坛》2001,(24):32-32,37
发展高教产业,是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市场蓬勃发展的需要而出现的新课题。它的发展不仅有助于政府利用有限的财政资金支持基础教育,扩大人才储备,而且能够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稳定增长。但它需要政府、高校、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努力,共同推动。一、我国高等教育产业化发展的可行性1.市场基础已经奠定。随着知识经济向纵深发展,知识与经济结合的紧密程度逐渐加强。人们渐渐认识到投资教育可以获得一定回报而不是纯粹的负担,支付教育费用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而不是一种无奈,受教育程度与其将来的收益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调查表…  相似文献   

2.
对新世纪我国教育产业发展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与现有高等教育供给严重不足这一基本矛盾的日益加深 ,教育是否产业化已成为经济界和教育界讨论的热点。从产业经济学角度看 ,只要正确处理教育既是事业又是产业的辩证关系 ,教育产业就将在 2 1世纪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3.
教育消费作为一种发展消费,是我国居民生活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我国目前的教育消费水平仍较低,并独具特色。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教育消费有迅速扩大的趋势,因为我国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个人成本低,而收益率较高,刺激了对教育的需求;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经济的来临,要求增加人力资本的数量,提高人力资本的质量。教育需求的扩大要求教育供给的增加及教育结构的调整。因此,发展教育,增加教育供给,提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在高中阶段教育基础上实施的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步骤,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人才的重要途径;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潮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主要为我国经济建设第一线培养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但在不同地区、时区、不同的经济环境下,如何推进高职教育,把握正确教育方向成为时下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总书记早在1996年6月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要把教育纳入战略发展重点和现代化建设的整体布局之中,切实把教育作为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知识产业和关键的基础设施,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重点地位."当今,高等教育作为国民经济中的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产业功能日益显著.目前,一方面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产业发展的良好市场需求基础,另一方面随着加入WTO后我国教育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我国高等教育产业的发展步伐必须加快.否则,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教育的战略重点地位很难形成.那么,如何加快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产业呢?我认为现阶段从宏观层面上看,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应尽快由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办学模式转变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6.
我国教育产业的构成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钱津 《经济经纬》2001,(3):43-46
我国的教育产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产业,在未来的发燕尾服中,民办高等教育将进入规范办学阶段,国外投资将进入我国教育产业;网络教育将欣起真正的教育产业革命;职业教育产业化的内容将更为丰富多彩,同时要在审查办学资格和办学能力、颁发文凭、办学方向等方面组织有效的管理。  相似文献   

7.
吕玫 《江南论坛》2010,(6):52-53
高职教育是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旨在培养一种高层次产业技术应用人才,服务于产业高新科技化和高新科技产业化的要求。自上个世纪中叶应运而生以来,高职教育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壮大,并且在生产力发展中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关于发展教育产业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发展教育产业对推动国民经济的增长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有着积极的作用,通过对教育的产业属性和教育产业定义的探讨,论述了发展教育产业是知识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高等教育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许海元 《经济论坛》2000,(10):37-37
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面临着一个突出矛盾,就是经济社会发展及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与现有的高等教育供给严重不足的矛盾,针对这一矛盾,有人提出了“教育产业化”的理论。本文就当前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教育产业做一探讨。 一、教育产业化是高等教育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教育产业化就是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以提高教育服务质量为目标,经营教育资源,促进高等学校不断地自动调整内部结构,主动适应社会经济的需要。长期以来,高等学校不重视劳动力市场调查,又缺乏办学自主权,所以办学基本上是有什么教师开什么课、办什么…  相似文献   

10.
我国在知识经济时代,特别是入世后,人们出于各种考虑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愈来愈迫切,但从高等教育的供给条件来看,因受各种条件的限制,我国目前还远远无法满足这种需求。那么,高等教育该如何发展才能尽可能地满足教育消费的需求?本试图在高等教育实现产业化的过程中来寻找出路。  相似文献   

11.
世界性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力模式一般都是从市场要素动力模式向制度动力模式演变.CEPA的实施,为"大珠三角"区域经济格局的调整提供了制度机遇,为此,文章提出以区域合作制度为导向,以区域创新为核心,从制度、产业、技术和空间等方面构建新的动力模式框架,以促进"大珠三角"动力模式从分散的市场要素动力模式转向制度动力模式.  相似文献   

12.
13.
从美国债务上限调整的议案及美国信贷主权评级的下调,可见现行由美元和欧元所组成的二元国际货币体系并不稳定。为测度出人民币的引入能否增加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性,本文先建立面板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一国货币国际化的基础条件因素,并在模型的基础上,测度出人民币在可自由兑换后将成为一个能与欧元相互抗衡的国际货币。通过方差比较,本文论证了由美元、欧元和人民币三种货币所组成的外汇储备组合较二元体系下的稳定,说明人民币国际化有助于改革现行的二元体系,使国际货币体系发展成为更稳定的三元体系,从而促进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15.
试论我国农地发展权定位及农民分享实现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季禾禾  周生路  冯昌中 《经济地理》2005,25(2):149-151,155
经营性征地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许多不稳定因素,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是由于长期以来强大的行政权力取代了土地发展权的权效。从这一角度出发,文章首先介绍了发展权的含义和特征并总结了我国农地发展权的现状,在此基础上针对农地市地化过程中的土地发展权进行了定位,提出将发展权分享引入征地补偿机制即农民参与发展权权益的分享,紧接着探讨了发展权分享实现问题,并对农民发展权分享进行了量化。旨在通过对发展权的适当安排缓解现行征地体制中的一些矛盾,从而在深层次上促进我国土地产权制度的健全和土地的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6.
旅游地阻力面理论初探--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生态学中的阻力面理论为依托,创建了符合旅游规划需要的旅游地阻力面理论模型,构建了旅游景点、景区、旅游地、旅游区域之间联系的阻力层次体系,建立了旅游空间联系关系的影响因子系统,提出了旅游地阻力面理论在指导区域、地方及旅游区规划中的作用,并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五大连池为例展示了旅游地阻力面理论在地方旅游开发建设实践中的现实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伴随着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土地市场开发和土地征用日渐频繁。实践中,我国对征用土地的大部分使用都是为了商业目的,而且在征用过程中存在许多有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因此,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土地保护的关系,加强对征用土地的监督管理尤为必要。文章通过对土地征用中一些主要问题的归纳和分析,期望完善立法以进一步维护农民的利益,真正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保护和利用好每一寸土地。  相似文献   

19.
20.
(1) The primary contribution from the computer's application to the national accounts may well be to erode the line between micro and macro analysis. Key macro totals in the accounts sum individual company reports. The computer permits us to develop distributions of these reports. Such distributions, regularly presented, would permit discovery of the first forerunners of change, would help distinguish, e.g., widespread strength in an export drive or a profits surge, from participation by a few major concerns that dominate the aggregate.
(2) The strikingly different parameters in cross section and time series studies (e.g., price elasticity of housing) will in some measure reflect incomparability between the micro data that enter into each. The computer makes possible the use of the wide array of micro data that really underly the accounts to develop consistent analyses of time series (of both aggregates and distributions) and cross section analyses.
(3) The inconsistencies now imbedded in the accounts but gilded over by the abilities of the estimators are well-known. Discussions of wage price policy rest on data for wages that have no necessary compatibility with data on profits, etc. But since 1,500 corporations account for at least half of U.S. net income, sales, and investment, the computer can test the consistency of reports made by different units in these firms to different agencies—a process totally out of the question before the computer.
(4) The potential that the computer offers for prompt revisions in the accounts; for revisions by systematic rule; for tests of sensitivity of the entire set of accounts to particular tailor-made adjustments, is clear.
(5) Company purchase orders and accounts are increasingly recorded on cards or tapes. From these we may derive input-output detail and process detail that are light years better than those now feasible from intermittent survey aggregat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