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休闲农业是当今国内外休闲产业发展的一个新领域,正成为人们休闲消费的一个新热点。对长株潭地区发展休闲农业的现实条件的考察与研究结果表明:长株潭具有很好的发展休闲农业的区位、经济条件,但还存在三市发展不平衡、现有休闲产品文化特色挖掘不够、管理力度不够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李鑫 《当代经济》2007,(6):20-21
在长株潭经济一体化过程中,产业集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作用.产业集聚是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微观基础,它的发展从多个方面加快了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与此同时,长株潭经济一体化为产业集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条件,使得该地区内产业集聚的形成和深化成为可能.长株潭经济一体化与产业集聚二者相互作用,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从而带动湖南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3.
周志宏 《经济地理》2012,(1):159-162
县域旅游的局限性决定了县域旅游必须要走区域旅游互动联合的道路,只有在更为广阔的区域内进行竞争和合作,才能提高县域旅游的竞争力。从分析湘阴县融入长株潭旅游圈的有利条件和障碍出发,构想了湘阴旅游融入长株潭旅游圈的定位——“左公故里,休闲水乡”,最后,从规划、布局、交通、信息、产品、生态等六方面对湘阴旅游融入长株潭旅游圈的路径做了选择。  相似文献   

4.
休闲旅游伴随着"新旅游时代"的到来而备受人们关注。以重庆市永川区休闲旅游资源为研究切入点,在分析休闲旅游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休闲旅游产业发展进行了战略布局,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永川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5.
长株潭产业集群的发展必须依靠创新,本文从创新发展的角度,对长株潭产业集群状况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制约和阻碍产业集群发展的七个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在长株潭经济一体化过程中,产业集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作用。产业集聚是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微观基础,它的发展从多个方面加快了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与此同时,长株潭经济一体化为产业集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条件,使得该地区内产业集聚的形成和深化成为可能。长株潭经济一体化与产业集聚二者相互作用,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从而带动湖南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7.
郭琳 《经济研究导刊》2010,(13):143-144
由于休闲产业的产业关联度大、就业乘数高、就业门槛低,可以吸纳不同知识层次的劳动力,从而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主要增长点.虽然目前辽宁休闲产业的发展程度不高,但是具备了发展休闲产业的优势条件.因此,可以从完善休闲产业的社会支持系统、扩大休闲产业就业容量、建立休闲产业人才培养制度和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休闲产业转移几个方面采取措施,发展辽宁的休闲产业以促进就业.  相似文献   

8.
长株潭产业一体化的SWOT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欧阳涛  吴金明 《经济地理》2006,26(3):400-404
文章对长株潭产业一体化进行了深入、细致的SWOT分析,凸显出长株潭产业一体化进程中区域内部条件的优势(S)与劣势(W)、外部环境的机会(O)与威胁(T),由此指出长株潭产业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与基本选择,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推进长株潭产业一体化发展提供有力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9.
杭州休闲产业链的整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茜 《经济论坛》2008,(3):36-37
休闲产业是指那些为直接满足人们休闲需要而提供各种休闲设施和服务的企业与机构的集合.作为高关联度产业,休闲产业的产业带动能力较强.休闲产业的发展,不仅使文化、娱乐、旅游等产业加速发展,还推动着商业、邮政、电讯、运输等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我国休闲产业的特点、态势与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海鸿 《生产力研究》2007,(18):111-112
目前我国休闲产业处于起步阶段,初级性、盲动性和变异性的阶段性特点十分明显,但整个休闲产业在发展中保持了良好的态势,个性化与多元化、层次化与大众化、互动性与整合性的成长使其不断趋于成熟。展望我国休闲产业的发展,健康化、乡村化和人文化的发展代表着其未来发展的总体方向。  相似文献   

11.
世界性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力模式一般都是从市场要素动力模式向制度动力模式演变.CEPA的实施,为"大珠三角"区域经济格局的调整提供了制度机遇,为此,文章提出以区域合作制度为导向,以区域创新为核心,从制度、产业、技术和空间等方面构建新的动力模式框架,以促进"大珠三角"动力模式从分散的市场要素动力模式转向制度动力模式.  相似文献   

12.
东北东部边境口岸经济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东北东部边境口岸经济发展问题为出发点,深入分析了该区域口岸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系统提出了该边境口岸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针对东北东部边境口岸较多、口岸经济发展无序及缺乏全局性规划的具体现状,采取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重点探讨了口岸经济发展中各边境口岸的层次定位及其腹地问题,将东部边境口岸分为核心、重要、一般三个层次,并对其口岸功能进行定位,以为东北东部边境口岸经济的合理有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旅游地阻力面理论初探--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生态学中的阻力面理论为依托,创建了符合旅游规划需要的旅游地阻力面理论模型,构建了旅游景点、景区、旅游地、旅游区域之间联系的阻力层次体系,建立了旅游空间联系关系的影响因子系统,提出了旅游地阻力面理论在指导区域、地方及旅游区规划中的作用,并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五大连池为例展示了旅游地阻力面理论在地方旅游开发建设实践中的现实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刘君德 《经济地理》2006,26(1):3-5,10
文章对中国政区制度变革进行了简要回顾与反思,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精神为指导,就我国行政区划改革的原则和方向提出了见解。认为减少层次、合理幅度、规范功能是我国政区改革的总方向;中国的政区制度应当回归《宪法》确立的省县主体结构;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建立城市政区新模式与新的城市制度体系是近期政区改革的重点;当前要严防出现新一轮的“扩区热”。  相似文献   

15.
16.
孙红玲 《经济地理》2011,31(3):420-425,482
基于长株潭城市群缺乏特大中心城市强大依托的困扰。文章主张把握中部地区城市群内适当调整行政区划的机遇,在湘江连接长江包括长沙、株洲、湘潭、岳阳四市的大河口地带,先一步组建形成统一的财政经济区,以财政利益一体化推进区域一体化,并最终争取国家批准为长沙大都市省会特大中心城市,以统筹城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加快湖南开放崛起与富民强省。  相似文献   

17.
18.
The formidable expansion in the scope of the United Nations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Project has brought into evidence limitations of the methodology used in the first three phases. The author considers that there are two indispensable conditions needed to give renewed impetus to the ICP: (a) the objectives must be redefined, and (b) the methodology must be built on an entirely new basis. He considers the broad lines of such an evolution to be the following. (a) The objective of volume comparison must be kept distinct from that of purchasing power comparison, given that both the basic material and the formulae to be used at the aggregate level differ in the two cases. (b) At the basic heading level, it is proposed, for both volume and purchasing power comparisons, to replace the multilateral approach by a “minimum scale” binary and unilateral approach, and to use the EKS method. This will make possible an improvement in the accuracy of the estimates, a reduction in the overall costs, and a drastic reduction in execution time. What is more, it would be possible to regionalize the worldwide comparison, in the sense that the results of the basic heading comparisons already obtained at the regional level for regional purposes can be used as an input in the framework of the worldwide comparison. At the aggregate level, in the framework of volume comparison, it is proposed that a constant price procedure in the spatial sense should continue to be used. It is, however, proposed that the prices of the set of countries (GK) be replaced by a structure of common “equi-distant” prices (G). This would permit the elimination of the significant systematic distortions observed in the comparison between rich and poor countries in the first three phases of ICP. What is more, this gives maximum stability to results obtained for the same countries at different geographical levels. By using a set of common “equi-distant” quantities, the same advantage can be obtained in the purchasing power comparison.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