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就甲状腺癌主要误诊原因及再手术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77例因甲状腺癌误诊导致再次手术患者,4例行III、Ⅳ、VI区淋巴结清扫术+政区域甲状腺近全切除术;5例行多功能保留改良性颈清扫术+甲状腺全切除术,68例行甲状腺对侧+峡部+残叶大部分切除,其中51例加做VI区淋巴结清扫。结果二次手术后,经病理证实,有35例患者出现甲状腺癌残留,癌残留率为45.5%,其中本院2例(1例为甲状腺滤泡微小乳头混和癌、1例为甲状腺滤泡癌),外院33例(均为甲状腺乳头状癌)。60例患者行改良颈淋巴结清扫术+区域性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术+中央区颈淋巴结清扫术,病理证实,有40例患者出现淋巴结转移,其中4例位于Ⅵ区、Ⅳ区、Ⅲ区,5例位于对侧VI、Ⅳ区及Ⅱ、Ⅲ、Ⅳ、Ⅵ区,31例位于VI区。随访3~41个月,无患者出现死亡、并发症、癌复发。结论国内外医学界主要采用手术方式治疗甲状腺癌,确诊为甲状腺癌后,应及时对其行甲状腺癌根治术,若只采取单纯肿瘤局部切除,则会出现癌残留,进而需再手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大肠腺瘤以及大肠癌组织中环氧化酶-2(COX-2)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COX-2在10例正常大肠黏膜组织、23例大肠腺瘤组织以及31例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COX-2在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无表达,COX-2在大肠腺瘤组织中的表达率为26.1%(6/23);COX-2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71.0%(22/31),与正常大肠黏膜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大肠癌中COX-2的表达与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临床病理因素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X-2可能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发挥了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检测肺小细胞癌(SCLC)和肺鳞状细胞癌(SCC)中GFI-1和Fli-1的表达,分析两种肺癌与常见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相关性,为临床早期诊断、治疗效果的观察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原发性肺癌术后存档蜡块134例(SCLC 36例、SCC 98例)中GFI-1、Fli-1蛋白表达情况;并对患者进行随访,生存时间从手术日期至随访日期止。结果 36例SCLC患者中淋巴结转移27例,淋巴结转移率为75.0%;98例SCC患者中淋巴结转移48例,淋巴结转移率为49.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合随访资料,134例患者生存时间为7d~89个月,≥3年的患者为64例,3年生存率为47.8%。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GFI-1、Fli-1的阳性表达率SCLC高于SC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FI-1、Fli-1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比较证实,SCCⅡ、Ⅲ级间的GFI-1、Fli-1的阳性表达率Ⅱ、Ⅲ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FI-1、Fli-1在SCLC中的表达具有一致性,并且高于SCC;提示二者可考虑为监测肺小细胞癌病情发生、发展的标志物。GFI-1、Fli-1的阳性表达在淋巴结转移患者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并且组织分化愈差,临床分期愈高,表达愈高,提示二者与肺癌的预后相关,高表达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 MDM2、PTEN基因表达与贲门癌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2例贲门癌组织及18例正常贲门粘膜组织中MDM2和PTEN表达情况。结果贲门癌组织中MDM2表达34.4%,显著高于正常贲门粘膜组织(P<0.05),且与贲门癌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呈正相关。PTEN在贲门癌组织中的表达40.6%,显著低于正常贲门粘膜组织(P<0.05),且与贲门癌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相关。结论 MDM2和PTEN异常表达与贲门癌的关系密切,共同参与了贲门癌的发展、转移及浸润。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分析Sp1在胃癌、不典型增生及正常组织中的蛋白表达差异,并探讨Sp1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并对比胃癌、不典型增生及正常组织中Spl蛋白的表达。结果 Spl蛋白在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高达58.7%,显著高于不典型增生(23.8%)及正常组织(14.3%)中Spl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1蛋白阳性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及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之间具有相关性。结论 Sp1表达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一定作用,可作为胃癌预后评价的独立影响因子,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直肠癌位于直肠内,是人类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癌干细胞理论的提出,使人们对肿瘤发生发展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根据癌干细胞的理论,直肠癌组织内存在的少量癌干细胞,最终导致了肿瘤治疗后的复发和转移。通过癌干细胞的表面标记物,可帮助确定癌干细胞,并且研究标记物在直肠癌与正常直肠组织表达的不同,以及它的表达与不同临床病理特点之间的关系。在本实验中,对直肠癌患者组织标本中的癌干细胞标记物CD133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D133蛋白表达与直肠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及它在癌组织和正常直肠组织中表达的不同特点。结果与正常直肠组织相比,直肠癌组织中CD13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它的表达还与肿瘤Duke’s分期和TNM分期有明显的相关性。临床分期越高,肿瘤组织表达的CD133染色率越高。而且相对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在有淋巴结转移的样本组,CD133的表达率明显升高。结论人直肠癌中,癌干细胞标记物CD133可对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做出评估,说明它在肿瘤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析甲状腺微小癌(TMC)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临床意义及其超声表现特征,以提高术前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入选我院TMC手术治疗患者30例为观察组,全部病例均行术前超声检查,且经病理及手术证实;另选同期30例具有相似超声影像特征的甲状腺良性病变患者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二维超声微小结节检出率为100%,声像图表现为TMC多为较低回声区,形态欠规则,前后径与横径比值≥1,内部回声欠均匀,后方回声无明显变化或轻度衰减,14例结节内可见微小钙化灶,大多无明显的血流信号,9例出现同侧淋巴结转移。观察组与对照组微钙化灶、前后径与横径比值≥1、边缘光滑、边界清楚、低回声比例差异显著(P<0.05)。结论甲状腺微小癌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结节的大小、定位、数目以及肿块的性质的判定,显著优于其他影像学检查,为TMC首选诊断手段,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探讨重型颅脑损伤(TBI)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白细胞介素-1和白细胞介素-6、S100B蛋白的水平变化,分析其临床意义,并判断其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7月至2017年5月于广东省东莞市厚街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成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资料10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52例,女48例。同时收集该院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女各50例。对入选对象的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S100B蛋白等水平进行测定,所有患者住院期间每日进行GCS评分,同时动态观察瞳孔、CT等情况。结果对照组体检者HMGB1为(1.59±0.98)μg/ml,S100B蛋白为(2.11±0.18)ng/ml,IL-1为(0.51±0.48)ng/ml,IL-6为(0.19±0.19)ng/ml;与观察组患者第1天各项指标含量比较,各时点均有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各时点HMGB1、IL-1、IL-6、S100B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术后第1天比较,观察组各时点GCS评分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各项血清学指标与GCS评分呈显著负相关,与颅脑损伤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HMGB1、IL-1、IL-6、S100B蛋白的检测能够有效反映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颅脑损伤程度,可有效协助临床医师进行患者颅脑情况的判定,将有可能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减少死亡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Galectin-3、ret、nm23-H1蛋白与喉鳞状细胞癌(LSCC)的肿瘤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0例LSCC标本癌组织中Galectin-3、ret及nm23-H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Galectin-3、ret在LSCC不同病理分化组间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m23-H1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此三种蛋白在不同的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P<0.05);nm23-H1的表达与Galectin-3、ret的表达呈负相关,Galectin-3与ret的表达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Galectin-3、ret、nm23-H1与LSCC的浸润、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高频彩超在甲状腺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经我院病理确诊的甲状腺肿块患者68例,对其进行高频彩超检查,比较两种诊断结果。结果高频彩超检查甲状腺腺瘤28例,甲状腺囊肿1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6例,甲状腺癌6例;与术后病理结果相比,甲状腺癌诊断符合率为83.33%,结节性甲状腺肿诊断符合率为87.5%,其余符合率为100.00。结论高频彩超可准确诊断甲状腺结节,有效鉴别肿块良恶性,是临床甲状腺肿块诊断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中高频超声检查对甲状腺癌的筛查价值。方法对2010年9月~2012年10月我院体检中心共63200例健康体检人员进行甲状腺高频超声检查,对怀疑甲状腺癌的病例进行实时超声弹性成像。结果在体检中发现可疑甲状腺癌56例,其中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癌45例,11例为甲状腺腺瘤,其中36例为早期甲状腺癌,健康体检中高频超声对甲状腺癌的诊断准确率为80.36%。结论甲状腺高频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简便、有效、准确的检查方法,对甲状腺癌的早期发现具有重要的意义,应该作为健康体检中常规的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Met和MMP-2在人声门上型喉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其CT的关系。方法收集48例声门上型喉癌患者的CT图像及癌组织标本,分别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其c-Met基因及用免疫组化法检测MMP-2基因,分析检测结果与CT图像的关系。结果声门上型喉癌原发灶不同范围的c-Met、MMP-2基因表达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而CT显示有无侵袭会厌前间隙、会厌谷、梨状窝、喉咽侧壁、声带以及有无颈淋巴结转移各组中c-Met、MMP-2基因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c-Met、MMP-2基因表达的异常在喉癌细胞的增殖、发展及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其阳性表达与声门上型喉癌的侵袭与转移密切相关,可成为声门上型喉癌预后不良的标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柴胡皂苷d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的影响。方法 60只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柴胡皂苷组,正常对照组一次性尾静脉注射0.9%生理盐水(20mg/kg),模型组和柴胡皂苷组一次性尾静脉注射刀豆蛋白A(20mg/kg),模型组给予0.9%生理盐水(160mg/kg)灌胃,柴胡皂苷组给予柴胡皂苷d(160mg/kg)灌胃,正常对照组给予0.9%生理盐水(160mg/kg)灌胃,每日2次,连续7d,末次给药后4h再次尾静脉注射ConA(20mg/kg),12h后检测肝组织中SOD、MDA的含量和血清TNF-α、IL-8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小鼠肝组织中SOD的含量明显低于柴胡皂苷组,柴胡皂苷组小鼠肝组织中SOD的含量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柴胡皂苷组小鼠肝组织中MDA含量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柴胡皂苷组小鼠肝组织中TNF-α、IL-8的含量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柴胡皂苷d对ConA所致的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伴甲状腺超声异常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都进行甲状腺B超检查,经过检查发现,40例患者甲状腺超声异常,并对其进行甲状腺超声结构特点分析,取所有患者的血,采用电化学发光法进行检测,检查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常规生化法检测血生化指标,还需采用高压液相法检测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最后和甲状腺超声异常者做对比。结果超声异常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与正常组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异常患者多表现出亚临床甲亢、亚临床甲减以及甲亢;而且甲状腺超声异常组患者出现腺瘤的几率明显大于其他超声异常患者。结论 2型糖尿病伴甲状腺超声异常,出现腺瘤的几率较大,超声异常者易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术前应用细针穿刺活检术在甲状腺恶性肿瘤手术患者术后复发及远期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于广东省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恩平分院住院诊治的85例甲状腺恶性肿瘤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术前是否行细针穿刺活检术,随机分为细针穿刺活检组与非细针穿刺活检组,其中穿刺活检组45例,非穿刺活检组40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病历资料,通过术后回访分析两组患者术后肿瘤复发风险及远期预后。结果通过术后回访结果,分析得知两组患者在年龄、肿瘤大小直径及病理类型分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的局部复发率及远期复发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行细针穿刺活检组的患者中,通过细针穿刺活检明确诊断甲状腺癌并与术后病理符合的阳性率为66.67%(30/45),其中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的穿刺阳性率最高(100%)。结论甲状腺恶性肿瘤患者在手术前应用细针穿刺活检,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较高的恶性肿瘤诊断阳性率,可作为一种有效的、经济的术前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p15蛋白在脑肿瘤患者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对肿瘤发生发展的肿瘤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利用突变型p15蛋白的单抗对80例冰冻标本进行检测,结果中计算各种类型脑肿瘤中该蛋白的阳性表达率。结果脑肿瘤中突变型p15蛋白的表达阳性率为46.3%。低恶度胶质瘤、高恶度胶质瘤及转移癌中p15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不同,分别为36.4%、53.8%及100.0%。结论突变型p15蛋白的表达与脑肿瘤的组织类型、分化程度及细胞的增殖有关,提示该蛋白的检测或者表达对肿瘤的发生发展的预判及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骨髓活组织检查在转移性癌诊断中临床意义。方法观察68例转移性癌患者骨髓病理学改变及特点,分析骨髓活检结果与骨转移癌临床诊断符合情况。结果转移性癌常以贫血和骨痛为首发表现,骨髓切片可见癌细胞散在或成簇分布,条索状或巢状排列,且浸润程度与原发肿瘤无关;而骨髓涂片中基质常有纤维组织增生、骨小梁破坏。切片与涂片对转移癌的诊断阳性率分别为100%和56%,两者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对于临床不明原因贫血、骨痛的患者,建议进行骨髓活检,骨髓活检对诊断骨髓转移性癌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就冠心病与空腹血糖关系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及健康体检的正常人100例,于清晨空腹的情况下,将所有的受检者都采集3ml的静脉血送检,检验血液中的血糖含量。结果冠心病组男/女比例为62/38,年龄在30~75岁,FPG为(6.21±1.95)mmol/L;正常组男/女比例为68/32,年龄在28~76岁,FPG为(4.95±1.65)mmol/L,年龄差异、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正常组的FPG要明显低于冠心病组(P<0.05)。冠心病组FPG异常例为47(47%),心绞痛例为74(74%),心肌梗死例为18(18%);正常组FPG异常例为21(21%),心绞痛例为7(7%),心肌梗死例为1(1%);冠心病组患者的心肌梗死、心绞痛、FPG异常发生率都明显高于正常组。结论冠心病患者很容易出现血糖异常的现象,应引起注意,积极予以干预治疗,尽最大努力改善患者预后情况,降低冠心病的死亡率和发病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左甲状腺素钠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对患者血脂、甲状腺激素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朝阳市中心医院确诊的148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病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所用替代治疗药物分为甲状腺片组69例患者和左甲状腺素钠组79例患者,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脂、甲状腺激素指标变化,并对比组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用药治疗后,左甲状腺素钠组患者的TC(3.24±0.97)mmol/L、TG(1.49±0.62)mmol/L、LDL(2.01±0.47)mmol/L、TSH(2.28±0.32)m U/L水平均显著低于甲状腺片组(均P<0.05),而FT3(4.41±1.06)pmol/L、FT4(17.25±2.75)pmol/L水平均显著高于甲状腺片组(均P<0.05);左甲状腺素钠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8.86%)与甲状腺片组(8.8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甲状腺素钠不仅能够改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甲状腺激素分泌水平,而且还能纠正血脂异常,因此在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治疗中应重视左甲状腺素钠的作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浸润性乳腺癌中c-erbB-2阳性表达对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本院手术浸润性乳腺癌病例172例,统计其TMN分期、肿瘤直径及淋巴结转移情况,c-erbB-2情况。结果 172例患者中116例患者c-erbB-2呈阳性,阳性患者中101例有淋巴转移,Ⅰ期15例,ⅡA 61例,ⅡB 40例。6例因肺转移死亡,17例骨转移。结论 c-erbB-2是浸润性乳腺癌一个独立的预后因素,其阳性患者淋巴转移和远处转移早,应着重全身性综合治疗以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