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区域商品市场一体化是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内容,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是贯彻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新时期要认清区域商品市场一体化建设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厘清诸如区域市场发展无序、升级乏力、行政壁垒严重、地区差异较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标本兼治,通过积极清除行政壁垒、大力推动电子商务发展、推动区域交通设施共建共享、放开商贸物流等领域外资准入限制和健全和完善法律法规体系等方式,找出推动区域商品市场一体化建设的切实举措。  相似文献   

2.
省际交界地区一直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矛盾和问题较为突出的地区,囿于地区之间的行政壁垒,形成了区域发展的“洼地”。本文从行政壁垒阻碍区域市场一体化的角度,利用县级面板数据和省际市场分割指数,分析行政区划边界分割统一市场对区域经济造成的影响。研究发现:省际边界对省际交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负面影响,且随着市场分割程度的提升而加剧。进一步地,行政区划边界分割统一市场,不利于交界地区产业集中度、专业化水平的提升,制约交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加快形成全国统一市场是推动省际交界地区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从概念上对区域间市场壁垒进行分类,将它分为经济性市场壁垒、行政性市场壁垒和法规性市场壁垒,然后归纳出转轨时期区域间市场壁垒的特征,接着分析转轨时期我国区域间市场壁垒的正负效应。最后进行管理对策分析。这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对于区域间经济合作的发展有重大的指导作用.对珠三角经济的一体化战略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周鹏 《经济问题》2005,(10):21-23
地方政府作为利益主体、经济主体、管理主体是我国区际贸易技术性壁垒产生的主要原因。产品市场准人机制的统一、市场质量监管的统一、技术服务网络的统一是克服区际贸易技术性壁垒,加速区域市场一体化,进而达到全国市场一体化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5.
京津冀区域是21世纪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和活力的经济增长中心之一,推动京津冀经济一体化发展,区域产品物流的发展非常重要。河北农产品物流与京津对接存在农产品物流市场体系逐步完善、农产品物流主体呈现多样化、农产品交易方式多元化、农产品流通网路逐步形成等不利因素,河北农业物流应坚持推进绿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为对接京津提供后勤保障。完善农产品冷链物流,提供农业物流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6.
纵向一体化:结构还是行为?——基于铝工业特性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向一体化是市场结构产生的行为结果,同时又反作用于市场结构.铝工业的进入壁垒特征决定了三个阶段都具有较高的生产集中度,从而产生了高水平纵向一体化出现的必然性,同时这种纵向一体化又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并维持着生产高集中度.我国铝工业结构与纵向一体化关系的演变与此并不完全相符,但考虑转轨经济中的特殊壁垒——政府干预后,以上观点的解释力又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7.
转移支付促进区域市场整合了吗?——以京津冀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姗  汪卢俊 《财经研究》2015,(10):31-44
文章基于京津冀整合进程的历史和现状,利用河北省11个城市1995-2012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财政分权度、国有企业就业比重、地区间的技术差距、地理距离和转移支付对河北与京津市场整合的影响.以转移支付为重点的实证研究表明:(1)中央对河北省的转移支付总量对河北与京津市场整合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2)在转移支付构成中,专项转移支付显著促进了河北与京津的市场整合;(3)税收返还则显著地妨碍了市场一体化进程;(4)一般性转移支付的促进作用不显著.这说明中央的专项转移支付为河北融入京津市场一体化提供了一个突破口,据此,文章针对中央和河北省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邢友聪 《当代经济》2009,(13):106-107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相互分割的单核城市会变为城市联合体的城市群,这必然会对相关城市的经济产生重大的影响,城市的住宅市场作为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将受到冲击.随着京津城际高铁的开通,京津一体化速度明显加快,本文将以京津一体化为例,分析同城化对相关城市住宅市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赵官堂 《经济论坛》1997,(18):16-17
实现张承与京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对策建议□赵官堂、推进张家口、承德与京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途径1扩大交流,抓好融通工作,为经济一体化打好基础,铺平道路。在经济上融入京津圈是张家口、承德(以下简称张承)二市做好环京津这篇大文章的重要内容,是今后实施环京津...  相似文献   

10.
基于2009-201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生产函数法测算了研发要素市场扭曲程度,通过构建两种不同空间权重矩阵下的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研发要素市场扭曲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结果发现:R&D人员要素市场和R&D资本要素市场均呈现出较强的扭曲态势,且前者的扭曲程度显著大于后者。R&D人员要素市场扭曲对区域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对相邻区域的创新绩效具有空间溢出效应;R&D资本要素市场扭曲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呈现倒U型,而对相邻区域创新绩效的空间溢出效应不显著。因此,加快研发要素市场化改革、打破行政壁垒、促进区域创新一体化发展,是加快区域创新绩效提升、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笔者通过比较劳动生产率和劳动边际产出的地区差异与产业差异,对我国劳动市场一体化程度及其变化趋势进行测度。研究发现改革以来,劳动市场地区分割已明显减弱,但产业分割仍然严重;工业部门存在较高技术门槛和体制门槛,传统服务业是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渠道。政策模拟显示,劳动市场一体化具有巨大的经济社会利益。  相似文献   

12.
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看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两股并行不悖的世界潮流。传统的国际经济理论将区域经济一体化看作是经济全球化的一种过渡形式和发展阶段,本文从制度变迁的视角分析了全球化和一体化出现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重新审视了二者关系,认为全球化和一体化都是一种基于原有制度的制度创新,它们的出现都是源于潜在利润的存在,二者是两种在空间上并存的制度安排。不同的是,全球化是一个自发的市场机制起主导作用的过程,一体化则是一个国家起主导作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区域一体化政策实施的意图是通过弱化要素流动壁垒、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从而提升居民获得感。本文从交通互联互通、行政壁垒弱化、经济合作和劳动力流动四个角度构建政策措施指数,从缩小地区居民收入差距和改善居民获得感两个层面研究区域一体化战略的政策效果。研究发现:(1)区域一体化政策在缩小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基础上,可对等地提升居民获得感,行政措施是提升居民获得感的主要政策措施。(2)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收敛是居民获得感提升的客观基础,区域一体化政策缩小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政策效果在不同阶段和不同地区具有异质性。(3)区域一体化政策中的交通措施和行政措施通过引导资本形成扩散效应能显著缩小地区居民收入差距,是提升居民获得感的主要渠道。  相似文献   

14.
对外经济开放、区域市场整合与全要素生产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在新增长理论的框架下,构建了一个对外经济开放和区域市场整合内生化全要素生产率的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1985—200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工具变量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实证检验了对外经济开放和区域市场整合对省际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外经济开放和区域市场整合对中国省际全要素生产率都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效应,而且二者存在替代关系。进一步的分析指出,在对外经济开放水平较高的沿海地区,区域市场整合对省际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较低,而在内陆地区则恰好相反。本文为理解中国省际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提供了新的视角,对后金融危机时代如何提升地区技术水平、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也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5.
国内市场一体化将会对中国制造业的空间分布造成何种影响?本文通过构建统一的理论分析框架验证了国内市场一体化影响制造业集聚的两种机制:其一是贸易成本总体水平的调节效应,其二是贸易成本非对称性的直接效应,而调节效应的方向则取决于模型理论范式选择。此外,本文基于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数据,系统地测算了中国地区间的非对称双边贸易成本,并基于测算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在中国制造业发展初期,市场结构总体符合IRS MC范式设定,此时贸易成本的调节效应倾向于促进制造业在东部沿海区域集聚。伴随着制造业生产技术的成熟,制造业市场结构开始呈现CRS PC范式特征,此时市场一体化对制造业集聚的调节效应不再显著。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我国蔬菜、水果市场出现了结构性、季节性、地区性的过剩,今年上半年蔬菜价格下降15%~20%,水果积压滞销且价格下降,分析原因有流通不畅、质量不高、加工薄弱。提出要抓好市场化、区域化、优质化、一体化等对策。  相似文献   

17.
论区域营销系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区域营销实质上是一个战略市场管理过程,也是一个区域财富的增长过程。文章从区域营销系统的主客体和营销的目的出发,认为区域营销系统主要由四部分构成:主体子系统、目标市场及其决策过程、产品子系统、战略管理子系统。并认为营销实质上是一个社会管理过程,是一个产品和价值交换过程,而区域营销系统网络是实现区域产品和价值交换的平台。同时还认为区域形象是区域营销的产品包装。  相似文献   

18.
面对后疫情时代、逆全球化的复杂环境以及"双循环"国家发展战略新要求,消除阻碍要素流动与配置壁垒、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意义更为迫切。但是如何深刻地观察和衡量制度壁垒的空间效应在实践中是一个难题,也缺乏相应的有效理论支撑。经济地理学的制度转向带来了研究焦点从"物与结构"向"制度"转变,文章将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制度距离"概念引入区域空间经济研究中,认为由于地方之间的制度环境和制度安排差异所导致的"制度距离",为区域空间经济分析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与测度方法。文章揭示了区域空间发展中制度距离的作用机制,初步构建了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空间经济分析解释框架,基于制度距离与空间距离建立了二维分析象限,分析了三种典型的区域空间效应表征类型。  相似文献   

19.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there are underlying changes in the world economy due to growing integration of the national economies which are more profound than the events in particular commodity markets, and that our national economic policies should be significantly shaped by these changes. Integration is defined in terms of the convergence of prices on international markets. It is occurring in the markets for commodities, factors and technologies. The freeing of trade multilaterally and unilaterally and the formation of regional trading arrangements have all played a part in greater global integration. Global and regional integration have changed the nature of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s in which we trade and require corporations to change their production and marketing strategies. Governments have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negotiating international and regional agreements and in providing an environment that allows the domestic producers to compete on international markets. There is, however, no need to change the unilateral trading policies of Australia.  相似文献   

20.
赵莉  宋国宇 《技术经济》2012,31(1):53-59,76
在分析我国物流业发展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利用我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级数据,通过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实证研究了我国省级物流业的发展水平,检验了物流业发展水平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之间的相关性。实证结果表明:物流业的发展水平与省际贸易壁垒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区域经济一体化能促进物流业的发展,物流业的发展有助于降低我国省际贸易壁垒、缓解国内市场分割状况、推进省际贸易发展和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东南沿海地区省份与中、西部地区省份在物流基础设施与贸易依存度方面存在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