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传统法学对"商事代理"概念的界定具有一定的缺陷,以至于商事代理概念仅停留在法学理论研究层面而不能指导我国司法实践。作为方法论的创新,本文引入法经济分析方法,剖析商事代理交易的内在经济含义及经济特征,提出具有司法可适用性的商事代理概念,为我国民法典编纂与商事法律制度完善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传统法学对“商事代理”概念的界定具有一定的缺陷,以至于商事代理概念仅停留在法学理论研究层面而不能指导我国司法实践。作为方法论的创新,本文引入法经济分析方法,剖析商事代理交易的内在经济含义及经济特征,提出具有司法可适用性的商事代理概念,为我国民法典编纂与商事法律制度完善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吕智霞 《金卡工程》2010,14(10):187-188
文章通过比较大陆法系商事代理制度与商事居间、行纪、经销、信托等类似而易混淆的制度的不同,以期明确商事代理的适用范围,并对我国商事代理立法的完善和商事代理经营实践的规范运行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陈谊红 《金卡工程》2010,14(11):36-37
民事强制律师代理制度从理论上突破了民事诉讼制度的一般规则,在保证诉讼顺利进行,促进法律对话等方面确实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式,但在导入该制度时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并将之落实在具体内容的构建之中。  相似文献   

5.
李昱彦 《金卡工程》2009,13(12):102-102
代理制度作为民法中的一项基础制度,扩张和补充了民事主体的行为能力。代理授权行为是否具有有因性或者无因性,则决定着本人与代理人间的基础行为无效或撤销时,授权行为的法律效力。有因说指:授权行为与其基础行为,系不可分离,亦即若基础行为因无效、被撤销等原因而消灭时,其授权行为亦随之消灭;无因说指:授权行为与其基础行为系可分离的,故其基础法律行为虽无效或撤销,其授权行为仍不受影响。对于代理授权行为的有因性、无因性问题,一个多世纪以来,学界仍争论纷纭。本文从两学说的理论内容、法律意义及其两学说的利弊来谈谈对代理授权行为的性质。  相似文献   

6.
《会计师》2013,(2)
经过近30年的渐进式改革,我国基本上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从形式上发生了显著变化,但委托代理关系本质上并没有发生改变。西方的公司制企业一般是非国有企业和私有企业,而我国还存在着大量国有企业。其委托代理关系与西方的公司制企业存在着多方面的差异。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委托代理关系的差异,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提供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7.
孙娇  吴莹 《会计师》2013,(1X):9-10
经过近30年的渐进式改革,我国基本上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从形式上发生了显著变化,但委托代理关系本质上并没有发生改变。西方的公司制企业一般是非国有企业和私有企业,而我国还存在着大量国有企业。其委托代理关系与西方的公司制企业存在着多方面的差异。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委托代理关系的差异,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提供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8.
审计关系是基于投资者和经营者的委托代理关系而产生的第二重委托代理关系。然而,这一委托代理制度并不是完美无缺的,正因为委托代理制度上的缺陷,一定程度上造就了审计道德问题的泛滥。反映在我国的上市公司中,就是普遍存在的"内部人控制",使委托人和代理人合二为一,致使在审计市场上造成上市公司的经理聘任注册会计师审计自己,对自己进行监督。由此可见,提升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和独立性涉及到投资者、管理者和注册会计师三方利益关系人的制度安排和道德要求。其中,道德在有缺陷的制度安排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任何一方利益关系人的道德缺失都有可能导致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失败。本文就着重从委托代理理论的角度来探讨审计道德缺失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袁毅  郭凯宇 《西安金融》2004,(11):33-34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取向主要是建立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基础上的委托代理关系,但由于我国国有企业制度安排上的特点,其委托代理关系与其他类型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相比有着明显的区别,制约了国有企业效率的进一步提高。本文试图从我国国有企业的制度安排出发,分析其委托代理关系的特点和相关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际经济贸易的不断发展,加上我国"一带一路"发展规划的推进,国际船舶代理在当今国际贸易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国际船舶代理直接关联于国际海洋运输,因此国家对国际船舶代理的法律规制较为苛刻。在苛刻的法律规则中应明确一般代理与专门的船舶代理下的法律适用及侵权责任法的可用性,以更好地保护当事人权益。  相似文献   

11.
对于隐名代理制度,理论界普遍认为,<合同法>402条、403条的确立是我国代理制度立法的重大突破,作者认为在代理制度下相关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分配不够合理,并且在诉讼中存在举证责任分配不合理的情形,这些问题导致在诉讼中相关当事人的权益无法得到很好的保障.作者对完善隐名代理制度下的当事人的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的完善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以期在司法过程中具体运用该规则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规范保险代理机构及其分支机构的经营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促进保险业健康发展,2004年11月1日,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台了(2004)第14号《保险代理机构管理规定》,从机构、资格、经营规则等方面规范了代理机构的代理行为。但商业银行在代理保险过程中还存在代理机构及人员未取得相应代理资格、保险公司代理手续费支付不规范等问题,使得代理保险业务的风险不断加大。  相似文献   

13.
我国保险法规定保险经纪人基于投保人利益开展经营活动,学术界的观点也寓于此规定。而实践中,已出现保险经纪人代表保险人从事保险事务的情形,形成双方代理。现有制度和理论已不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须立足商事实践、借鉴国外法经验对保险经纪人的法律地位作重新定位。对保险经纪人的法律地位应采用综合说,现行保险法律制度也应作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14.
委托代理理论是解释现代企业制度中不同利益集团矛盾产生和发展原因的重要理论,该理论认为,代理关系是一个人或较多的人聘请别的人代理他们来履行一些服务,包括把一些决策权委托给代理人。由于存在委托代理关系,产生了代理成本问题。从经济性质角度看,代理成本的组成内容包括委托人的监视费、代理人的担保费和剩余损失三部分。从公司治理角度,严若森(2005)将代理成本分为二类:第一类代理成本由所有者与经营等管理者之间的代理关系产生,是在投资者与管理者之间的利益冲突与博弈中总的价值减少;第二类代理成本发生在不同出资者之间,是大股东与小股东、股权投资人与债权投资人之间利益冲突与博弈产生的公司总价值的减少。笔者按此路径,将不同层级经营管理者之间的代理成本称为第三类代理成本。在企业内部控制方面,现有研究较多地关心内部控制的实施与操作层面的问题,而对于内部控制制度产生的经济前提及其影响问题,即经营管理者之间代理关系以及其对内部控制的影响作用关注较少。本文拟对此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5.
刘骏 《当代金融研究》2020,2020(2):95-113
德国法基于商事实践中的“经理人”制度,以概念法学的方法构造了代理权授予之无因性理论。在民事一般代理领域,授权是基础关系的具体履行,二者在存续、效力和权限方面紧密关联,授权行为之无因性所意图解决之善意第三人保护问题可借助表见理论。《民法总则》未采该理论,授权行为属于委托合同之履行,但可进一步明确可有效授权予限制行为能力人。该理论内涵之一“代理权授予之独立性”却在商事代理领域取得了成功,包括公司代理机关、经理人,然并无必要将选任代理人的行为解释为单方行为而非合同。我国法可借鉴这一理论: 确立公司代表权之概括性、不可限制性;第三人简单知情代表权违反内部限制的并不当然等于“恶意”。  相似文献   

16.
委托代理理论与政府采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对委托代理理论进行了阐释,然后着墨于此理论与政府采购之间的关系。本文认为委托代理理论对政府采购制度的影响表现在政府采购的范围、成本及政府采购中的机会主义。  相似文献   

17.
基层商业银行代理国库不论是在制度建设上还是在岗位设置和人员的配备上,人民银行都有严格的制度规定和具体的业务操作规程。但在基层商业银行代理国库业务过程中,仍然发现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就基层商业银行代理国库业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了具体的剖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粗浅的看法及建议。  相似文献   

18.
票据行为的无权代理,是指行为人无代理权而以本人的名义在票据上签名的行为。本文从票据无权代理的构成要件和责任承担等方面进行分析。关于票据无权代理的构成要件,笔者认为,代理权不存在,是认定票据无权代理的关键,有无代理权的举证责任,应由代理人承担。关于票据无权代理的责任承担,笔者认为,我国票据法应当承认无权代理的追认制度,并赋予持票人催告本人对票据无权代理进行追认的权利;票据无权代理如未获本人追认,应由无权代理人自负票据责任,而且,它并不以相对人的善意为前提;无权代理人承担的责任,是有权代理时本人应负的责任;无权代理人承担责任后,应取得与本人同一之权利。  相似文献   

19.
罗艳翎 《金卡工程》2009,13(6):12-13
通过对我国及国外民事诉讼代理制度的考查和分析,反思了我国目前民事诉讼代理制度的缺陷,并提出了完善措施:建立律师强制代理制度;建立辅助的特色诉讼代理制度;设立民事诉讼律师代理援助制度;建立诉讼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20.
预算委托代理关系与预算监督的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芳 《财政监督》2007,(7):22-24
委托代理理论认为,用于研究企业经济行为的委托代理理论同样适用于政府领域,在政府预算组织体系中构成一种多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而有效的预算约束和预算监督机制则是处理好这种关系的制度保障,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对预算监督制度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和探讨,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在公共财政框架下构建完善的预算监督制度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