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6 毫秒
1.
邓路  刘欢  侯粲然 《金融研究》2020,481(7):172-189
本文以2007—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检验了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对违约风险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金融资产持有量越多,企业的违约风险越低,金融资产配置的“蓄水池效应”显著;在货币政策宽松时期,金融资产配置导致的代理冲突显现,宽松的货币政策会抑制金融资产投资对违约风险的降低作用。政府规制也会有一定的公司治理作用,将产业政策纳入讨论发现:对于产业政策支持的行业来说,企业金融资产配置能够降低违约风险,但是宽松的货币政策会刺激管理层的短视投资行为,抑制政府规制的公司治理作用。进一步地,本文提出会计稳健性的提升是企业金融资产配置降低违约风险的重要路径。本文的研究结论丰富了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动机和违约风险影响因素的讨论,能够为政府部门防范经济运行中的内在风险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
本文实证检验了政绩诉求——政府控制——边际社会性支出这样一条政府干预国有企业所产生经济后果的传导机制。研究发现:当地方政府在面临财政收入不足、国有经济面临的就业压力更大和经济增长缓慢时,地方政府往往会加大对国有企业的控制程度。尤其在面临就业压力时,会倾向于加强对员工规模大的企业的控制。随着地方政府对国有企业控制程度的加强,会导致国有企业发生更多的边际社会性支出,如非效率投资和冗员等。  相似文献   

3.
彭章  施新政  陆瑶  王浩 《金融研究》2021,494(8):152-171
我国劳动力市场化程度日益加深导致劳动者职业转换愈加频繁,失业保险的作用日益突出。本文探究了失业保险金水平对企业财务杠杆的影响。运用2009—2019年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失业保险金上升会导致公司财务杠杆下降。渠道检验显示,提高失业保险金可以降低员工失业风险溢酬,公司劳动力成本下降,公司有更多自由现金流和盈利进行内源融资和偿还债务,公司财务杠杆下降。进一步分析发现,失业保险金的作用在失业率高的地区更加显著。主要结果在分别运用《社会保险法》和《关于调整失业保险金标准的指导意见》构造双重差分模型和工具变量解决内生性问题、更改模型设置、排除投资水平影响、删除特殊省份、更换样本期间后,依然成立。本文结果说明加大失业保险保障力度有助于降低企业财务风险。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2006—2020年我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现金持有部分动态调整模型,实证检验了银行业竞争对企业现金持有动态调整的影响。研究发现:银行业竞争会显著加快企业现金持有动态调整的速度,降低企业的现金偏离度。此结论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机制分析表明,银行业竞争会显著降低企业的融资约束,且能通过发挥债务治理作用,降低企业的代理成本,加快企业现金动态调整速度。进一步分析发现,银行业竞争有利于优化企业现金配置,将更多现金用于创新研发、慈善捐赠和增加现金股利分配;同时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银行业竞争对企业现金持有动态调整速度的影响更显著。本文从动态维度进一步揭示了银行业竞争对企业的微观经济效应,也为企业优化内部现金管理决策提供了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5.
理论上,年报被出具非标意见会降低企业的债务融资能力。但本文发现非标意见对企业新增银行借款和债务期限结构没有显著负面影响,不支持理论预期。我们认为,在中国,银行是一个并非完全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独立市场主体,他们会为了地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向企业提供贷款;另外,企业有政府的隐性支持,银行不需要太关注企业的偿债风险。因此,虽然非标意见传递出会计信息质量低或未来经营风险高等问题,但它对银行借款的影响相当有限。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盛行、非标意见比例过高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立足于企业研发投入,以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本文对政治关联影响企业价值的具体途径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政治关联会显著地降低企业价值.同时,研发投入是政治关联影响企业价值的途径,政治关联带来的资源优势会造成企业的短视行为,降低对创新方面的投入,从而减少企业价值.进一步地,基于不同的视角将政治关联进行分类之后的回归结果表明,研发投入只在政府委员类和地方级别类政治关联中才对企业价值有着中介作用,即更优渥的政治资源对企业价值的"诅咒"效应更明显.本文的研究结论,从侧面反映了我国政企关系的现状及其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中国远洋、尚德电力和李宁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财务困境企业的应对措施,并从产权性质和政府干预的视角进行了解释。本文发现,为了应对财务困境,企业需要站在全局的角度进行公司治理重组、战略和运营重组、资产重组和财务重组。在重组中,国有企业更倾向于采取关联交易等非市场化手段,而民营企业更注重公司战略和经营策略的调整。国有企业的财务困境应对成本要显著小于民营企业。对于财务困境企业,政府干预体现为"支持之手"。政府干预的"支持之手"不仅体现为国有企业中的预算软约束,也会对民营企业发挥作用。但是,投资者对政府干预导致民营企业应对财务困境措施的非市场化反应消极。  相似文献   

8.
以2008—2018年深沪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地区经济增长目标对企业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地区经济增长目标降低了企业现金股利发放意愿和水平,体现为"投资效应"占主导.从具体作用机制看,地区经济增长目标会驱动企业加大投资支出,继而降低现金股利发放;并且地区经济增长目标设定过高,还会加剧企业过度投资,导致企业经营业绩下滑,继而影响企业现金股利的发放,这也是地区经济增长目标影响现金股利分配的深层次原因.进一步研究发现,地区经济增长目标对现金股利政策的降低效应在融资约束程度高和市场竞争程度小的企业中更显著.研究结果为政府优化经济管理行为、企业合理制定股利政策等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企业间网络关系视角考察企业间高管联结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文章基于2004-201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样本,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结果发现:联结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与目标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具有相似性,即联结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越高,目标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也越高。在进一步考察公司治理机制作用时,结果发现部分公司治理机制在会计信息质量的企业间影响中起到显著的调节作用,即如果目标公司的治理机制越好(如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或独立董事比例越高),那么目标企业与联结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相似性程度越弱。上述发现不仅在理论上为会计信息质量研究提出了新的研究视角,也在实践上为政府制定和规范会计信息质量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0.
封世蓝  谭娅  蒋承 《金融研究》2019,472(10):79-97
家庭社会网络如何从宏观机制上影响个体和社会的就业质量,在理论上缺乏细致的讨论。本文在内生贴现因子模型中引入家庭社会网络,从理论上首次探究家庭社会网络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影响机制,家庭社会网络通过影响贴现因子和进入不同行业的概率分布作用于就业质量,导致热门专业需要的最优家庭社会网络积累量低于非热门专业,进而提出“家庭社会网络积累更广泛的个体会较为分散地选择专业,但会集中于高收入行业就业,导致就业质量受到影响”的假说。进一步,基于2009-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证实:更广泛的家庭社会网络积累会显著提升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但会降低就业匹配度。总之,家庭社会网络会显著影响高校毕业生“专业分散,行业集中”就学与就业特征的形成,进而提升就业满意度,并降低就业匹配度。  相似文献   

11.
赵仁杰  范子英 《金融研究》2021,487(1):71-90
通过减税促进企业投资和提振宏观经济是近年来中国税收制度改革的重要目标,但减税政策的实际效果却存在争议。本文利用2009年增值税转型改革,研究了减税对地方政府税费收入和企业非税负担的影响,从税费替代的角度揭示非税负担变动如何影响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研究发现:(1)增值税转型在减税的同时提高了地方政府非税收入并加重了企业非税负担,地方财政收入受增值税转型冲击越大,企业非税负担上升越明显。(2)上述应主要体现在小型、微型和民营企业上,大中型、非民营企业的非税负担未发生明显变化。(3)非税负担上升会显著抑制小型、微型和民营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促使小型微型和民营企业通过持有更多现金和减少流动性负债来应对税费负担不确定性。本文有助于理解减税政策对小型微型和民营企业非税负担的溢出效应及其影响,为通过减税降费促进投资和提振经济提供经验支撑。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税收分成对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的影响。理论分析发现,在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结构竞争中,税收分成比例的提高将直接导致地方政府增加生产性公共支出,发挥生产性支出的产出外部性,提高产出水平和自身税收收入水平,实现福利最大化。一系列经验分析显著地验证了上述结论,即当地级市政府的税收分成率提高10%,该地区生产性支出占比将提高1.39%。本文的分析和结论有助于解释中国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变动的原因,从而为政府间税收分配改革提供有效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impact that political connections have on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M&A) performance and the decisions of Chinese listed firms. We find that political connections destroy (create) value in SOEs (non‐SOEs). Our findings show that connected SOEs are more likely to acquire local targets, especially when the local unemployment rate is high and when the firms are controlled by the local government, and they are less likely to conduct vertical mergers. M&A decisions of connected non‐SOEs are less influenced by the government; instead, political connections in non‐SOEs help bidders to integrate vertically and obtain external financing support.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2004-2006年取消农业税的自然实验,使用1994—2009年的县级面板数据首次从实证上检验了财政压力导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成立这一假说。利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发现,取消农业税改革导致的财政冲击越大,县级地方政府在改革后设立融资平台的概率越高。这一发现在不同模型设定下保持稳健,并通过了基于改革前样本和利用其他税种收入变动构造的安慰剂检验。我们还排除了上述发现由扩权强县和财政省直管县等其他财政制度改革驱动的可能性。进一步的分析表明,面临更激烈的区域间竞争、初始财政禀赋较低的县更倾向于设立融资平台。本文丰富了关于财政压力对中国地方政府行为影响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中国财政体制与金融制度之间复杂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5.
洪源  陈丽  曹越 《金融研究》2020,478(4):70-90
本文从举债行为策略视角考察地方竞争对地方政府债务绩效的影响。 首先,从不同地区间举债行为策略互动的视角对地方竞争如何影响地方政府债务绩效进行理论诠释,其次,在采用Global超效率DEA方法测度地方政府债务绩效的基础上,突破空间独立性假设,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对地方竞争影响地方政府债务绩效的效果及空间外溢性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地方效用最大化目标导向下,无论是地方税收竞争还是公共投资竞争,都对债务增速产生了较为显著的正向影响和空间外溢效应,导致地方采取主动扩大债务规模的举债行为策略。与此同时,随着债务规模的持续增长,无论是地方税收竞争还是公共投资竞争,都将对债务绩效产生“规模报酬递减”的负向影响和空间外溢效应,尤其是公共投资竞争的影响效果更加明显。进一步地,如果考虑到可能存在预算软约束现象,地方竞争还将与预算软约束行为相结合,对债务绩效产生了“使用效率递减”的负向影响。本文结论为通过债务合理使用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提供了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6.
张璇  孙雪丽  薛原  李春涛 《金融研究》2022,501(3):152-170
卖空机制通过威慑效应约束厂商的自利动机,为食品安全治理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资本市场途径。本文利用2015—2018年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披露的食品抽检数据,考察卖空强度对地区食品质量的影响。采用食品类上市公司融券余额在流通市值中占比的加权平均值度量地区卖空强度,体现了食品企业受到的卖空威慑压力。结果发现,卖空强度越大,当地整体的食品抽检质量越好。机制分析发现,卖空威胁在提升上市食品企业产品质量的同时,通过供应链协同、同群效应以及减少信息不对称的途径传导至同地区的其他企业,产生了食品质量治理的溢出效应。异质性分析显示,卖空对食品安全治理的溢出效应在要素市场发育不足、法制相对不健全和欠发达地区更加明显,卖空作为外部监管的补充机制发挥了食品安全治理的功能。因此,完善融资融券制度,适时合理地将食品类上市公司纳入融券标的,为惩治劣质食品提供资本市场手段,对确保食品安全问题“零容忍”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As the socialist system in China embraces the market economy, it has created many conflicts of interests and collusion between firms and different layers of governments. The central government in China sets regulations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firms listed in the capital market, while local governments engage in inter-jurisdictional competition for more capital, and their interests are aligned with listed firms through the stringent IPO quota system. This paper examines how local governments in China help listed firms in earnings management to circumvent the central government’s regulation. We find that local governments provide subsidies to help firms boost their earnings above the regulatory threshold of rights offering and delisting. Moreover, this collusion between government and listed firms in earnings management exists mainly in firms controlled by local governments.  相似文献   

18.
Using a sample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SOEs) listed on the Shanghai and Shenzhen Stock Exchanges during the 1999–2009 period, we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overemployment on executives’ pay-for-performance sensitivity (PPS) and analyze how the behavior of firms with high/low PPS affects the number of surplus employees. We find the existence of a redundant workforce significantly weakens PPS and the role of accounting measures in performance assessment. In contrast to prior literature, we find that higher PPS is associated with a stronger incentive to lay off redundant employees and to limit future employee numbers. We also find that weaker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strengthens managerial control over the future size of the workforce. Finally,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a heavier government policy burden on SOEs leads to lower tax rates and more government gains.  相似文献   

19.
产权性质、制度环境与内部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内部控制是近年来国内外监管部门、实务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与前沿问题。本文研究我国上市公司最终控制人的产权性质与地区制度环境对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利用厦门大学内控课题组(2010)构建的2007-2009年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本文主要发现:首先,相比于中央政府控制的公司,地方政府控制的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相对较差,而非政府控制的公司内部控制质量与中央政府控制的公司之间则没有明显差异;其次,上市公司所在地区的市场化程度越高或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越低,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越高,尤其是对于地方政府控制和非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并且,良好的外部制度环境有助于缩小地方政府控制和非政府控制公司的内部控制与中央政府控制公司之间的差距。本文的研究结果对相关主管部门及监管机构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rms’ employment quality and annual report readability. Using 9,366 U.S. firm-year observations from 1994 to 2018, we find that a favorable employment quality i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a more readable 10-K report. Such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can be observed when firms recruit industry-specialist auditors and when employees are considered important stakeholders to the firm. However, we find a negative association between employment quality and 10-K report readability when there is a presence of firm-level unionization. Our findings inform policymakers that initiatives to promote disclosure readability may be undermined by firms that place less emphasis on employment quality. Further, firm-level unionization can reduce the incentive for firms with a favorable employment quality to provide readable disclosur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