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学习型企业”的基本内涵 学习型社会是由若干个“学习型组织”构成的。而“学习型企业”是“学习型组织”的主要形式。那么究竟什么是学习型企业呢?目前管理理论界还没有一个公认的规范定义。笔者认为,“学习型企业”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是企业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不断地获取知识、在企业内传递知识并创造出新知识,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带来行为或绩效改善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可能连彼得·圣吉先生也不会想到,他提出的“学习型组织”理论,漂洋过海,到了中国以后,被炒得沸沸扬扬。当然这是一件很荣幸的事情,但如果让彼得·圣吉先生了解到有很多企业追求的“学习型组织”都流于形式时,他一定会感到很遗憾。此时,他恐怕会摸摸自己的后脑勺,连声说:“Why?Why?……”是呀!为什么会有很多的失败案例?要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着实不容易。但是,如果彼得·圣吉先生也听到了印建安阐述的关于学习型组织的三大问题,或许他很可能从中得到不少的启发。问题一:学习型组织是手段还是目的?印建安认为,学习型组织是实现企业战略过程…  相似文献   

3.
学习型组织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应运而生的管理理论,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组织,已成为各行各业应对新一轮经济科技竞争,抢占市场竞争制高点的主要对策。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是企业转机建制、走向市场的“前沿阵地”,班组这个企业“细胞”活力的强弱直接影响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能力的大小。工会在创建学习型组织  相似文献   

4.
关于学习型组织的五个基本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1年5月15日,江泽民总书记在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议上强调指出:“教育是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基础,学习是提高人的能力的基本途径,要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自此以后,全国各地“学习型组织”、“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学校”、“学习型家庭”以至“学习型监狱”等名称经常见诸报端,可见,人们已逐步在认识上视创建学习型社会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途径。但是,在认识上一般都把单位成员致力于读书学习当成“学习型组织”。有鉴于此,作为“学习型组织”理论…  相似文献   

5.
“学习是应变的根本之道”。“21世纪最具魅力的企业一定是那些建立在学习型组织基础之上的公司”。“惟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是具备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的能力。”这是学习型组织理论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共同的感悟。学习型企业越来越成为企业战略制定的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6.
徐红卫 《化工管理》2002,(12):51-51
中国加入WTO后,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正在发生着根本变化。只有进行自我变革、不断创新的学习型企业才能迅速发展。目前,国内外许多企业都已按照“学习型企业”进行了改造。那么,什么是学习型企业呢?连云港碱厂的决策者认为:学习型企业就是以共同愿望为基础,以团队学习为特征,实现扁平化管理,对用户负责的、有弹性的网络系统;是以增强企业学习力、提高群体智商为核心,强调“学习+激励”,使员工勤奋而聪明地工作,让每个员工自我超越、全身心投入工作并体会到生命的意义,使企业的创造力、竞争力随员工的创造力的增长而不…  相似文献   

7.
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如何创建学习型企业,是当前各供电企业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我们企业精神明创新工作正在探索的一个新课题。2003年以来,北辰供电分公司在实施学习型企业发展战略,开展学习型企业“创、建、做”活动的基础上,把学习型企业化建设作为学习型企业建设的重要支撑,全面启动了“学习型  相似文献   

8.
创建“学习型组织”正在中国企业中蔚然成风。然而,由于企业对“学习型”内涵的理解存在严重差异,所以“学习型组织”的建立大多流于形式。  相似文献   

9.
洪伟 《中国电业》2003,(12):72-72
在创造“学习型组织”的今天,只有共享知识和经验,才能使企业的整体素质有几何级数的快速增长.两个人交换一个苹果,各自得到的仍然是一个苹果;倘若两个人交换一个思想。各自所拥有的就是两个思想。  相似文献   

10.
自江泽民同志在2001年5月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人力建设高峰会上提出“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建立学习型社会”和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主张以来,研究学习型组织理论,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并被越来越多的组织、企业和个人所接受。作为国有重点煤炭企业怎样准确认识创建学习型企业的重大意义?如何创建学习型企业?就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山东肥城矿业集团公司总经理孔青同志。  相似文献   

11.
目前创建学习型组织已在我国企业界以及整个社会掀起了一股热潮。社会上出现了各种有关学习型企业理论学习班、研讨会。创建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城市、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等口号此起彼伏。学习借鉴“学习型组织理论”这种当今世界最前沿的管理理论本来是一件好事。反映了我们跟踪世界管理潮流的可贵进取精神。但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对学习型组织理解的泛化、庸俗化、片面化的现象。最突出的表现是一些单位或个人根本就不去认真领会学习型组织的内涵和本质.望文生义地认为学习型组织就是组织员工开展学习活动。或对员工进行培训。把“学习型组织”错误地理解成了“组织型学习”。使创建学习型组织成了一种赶时髦的形式主义。在石油石化企业。也同样存在这种形式主义的现象。本刊约请国内著名的学习型企业理论研究专家、北京仁达方略管理咨询公司董事长王吉鹏先生写的这篇关于学习型组织的文章。深刻阐述了学习型组织理论的精神实质。对中国企业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实事求是的分析。相信这篇文章会对有志于创建学习型组织的企业和有关研究人员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2.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电力施工企业将与世界电力建设同行同台竞争。企业欲自立于世界,获得较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就必须与时俱进,学习,学习,再学习;建立起学习型的组织,不断地超越自我,超越同行,成为同行的领路者。据行家预测,21世纪最成功的企业将是“学习型组织”,因为未来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是你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 所谓学习型组织就是通过不断学习来改革组织本身的组织。上海明德学习型组织研究所所长张声雄将学习型组织的真谛概括为三句话:学习型组织是全体组织人员全身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  相似文献   

13.
学习型组织与企业管理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学习型组织的基本含义和内容学习型组织的创建,旨在要打破这个世界是由个别、不相关的变量所创造的幻觉。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不断创新、进步的“学习型组织”,在大家得以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创造真心向往的结果,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考方式,全力实现共同的抱负、以便在共同学习的学习型组织中,充分发挥整体智商的集合体功能,不断地寻求改革的对策,及时调整行动路线,随时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并顺应瞬息万变的环境变化。“学习型组织”是近年来风靡世界的新型企业的组织管理技术或方式。西方众多企业实践表明,这种管理技…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中航工业洪都航空集团公司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和创建“工人先锋号”为抓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国资委加强班组建设指导意见,围绕班组基础建设、组织建设、创新建设、技能建设、思想建设、民主建设、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费文颖 《化工管理》2004,(12):47-47
21世纪是“把人作为发展的中心”的世纪。人的自我成长和价值的实现需要学习型组织,企业为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也需要创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理论是一个宏观的管理理论,可以用来指导任何层次的组织,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所学校。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大报告确立了“创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奋斗目标。在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的形势下,许多电力企业也明确了创建“学习型组织”这一目标并制订了实施方案。笔者结合实际,就供电企业建设“学习型组织”的必要性、可行陛和工作思路,谈几点浅见。 一、深刻理解建设“学习型组识”的重要意义 对于供电企业来讲,建设“学习型组织”是提高职工素质、促进企业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建设“学习型组织”是提高职工素  相似文献   

17.
时下,每当夜色降临,寒风掠过仪化的街头,不经意间你会看到桔黄的灯下,走过几个提着书包或夹着书本行色匆匆的人,带着迫切的心情走进某个课堂。仪化与南京大学联办的MBA课程进修班讲台上,教授就国内外的市场形势和特点侃侃而谈,讲台下公司领导和普通管理、技术人员正襟危坐地听讲,不断汲取知识的“养分”。仪化公司党委中心组理论联系实践,把课堂搬进市场,组织中心组成员走访用户,到浙江绍兴化纤市场考察,到民营企业中学习取经。这是仪征化纤公司致力打造“学习型”企业的几个剪影。如今,一种抓学习、忙“充电”、提素质的风气遍布仪化公司。  相似文献   

18.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创先争优的重要组成部分。迁安市电力公司党委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坚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在强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突出“六个注重”。  相似文献   

19.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一采油厂“十一五”目标已经确立,全厂干部员工使命光荣,任务艰巨。要推进学习型采油厂建设,实现“13231”目标,必须大力从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20.
霍立平 《化工管理》2004,(11):52-52
“学习型组织”理论是已被实践证明了的当代最前沿的管理理论。总结孤东采油厂的实践,创建学习型组织要抓好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