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许念 《金卡工程》2010,14(8):147-147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审判被告人或者他的代理人、辩护人、近亲属上诉的案件,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这是我国《刑事诉讼法》关于上诉不加刑原则的规定,与大陆法系国家"禁止不利变更"原则具有相同的诉讼价值。  相似文献   

2.
刘兰  汤倍 《金卡工程》2010,14(2):26-27
口供补强,是指仅有被告人的口供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必须经由其他证据的补强法官才能作出有罪的判决。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6条规定的”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就体现了这一精神。  相似文献   

3.
附带民事诉讼,是指司法机关在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附带解决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经济损失的赔偿问题的活动。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对附带民事诉讼的规定过于原则和简单闷法实践中也提出了一些根本性有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试图从对刑事诉讼法学基本原理和民事诉讼法学基本原理的比较出发,审视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公正性和科学性,论证其存在的必要挂。  相似文献   

4.
战恒 《金卡工程》2009,13(7):64-64
我国在1996年修订的新《刑事诉讼法》中吸收了西方无罪推定的某些因素,因而使我国在立法和司法中取得了较大进步,但是无罪推定原则并没有完全在我国得以确立和贯彻。笔者认为要完全确立和贯彻无罪推定原则,应当从完善《刑事诉讼法》中表现无罪推定原则的规定、思想上观念上根本废弃先入为主,真正树立无罪推定意识观念、改变工作作风,努力提高司法机关的执法水平和加强辩护制度,真正实现控辩双方力量均衡这几个方面着手,这样才有助于推进提高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  相似文献   

5.
目前业内人士对注册会计师的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方面的规定十分关注。本文拟对大家普遍关心的刑事诉讼程序和民事诉讼程序中有关强制措施和财产保全方面的规定做一简单介绍。 《刑事诉讼法》中有关 强制措施的规定强制措施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为保证侦查、起诉和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防止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继续危害社会,依法对他们的人身自由加以限制或剥夺的方法和手段。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有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和逮捕、拘留五种。1.拘传。拘传是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公安机关…  相似文献   

6.
高宇 《金卡工程》2010,14(11):201-20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67条第2款规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规定,所谓"其他罪行",是指"与司法机关已掌握的或者判决确定的罪行属不同种的罪行"。笔者认为,"特殊自首"的实质在于鼓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罪犯在人身自由受到司法机关控制的不利状态下,主动向有关机关交待自己尚未供述的罪行。因此没有必要将"其他罪行"限于"不同种罪行"。关于自首的认定问题,无论是从立法还是司法角度分析,自首的认定都应该符合法律和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兼顾司法实践中的司法效率性和社会和谐性等因素,综合考量。  相似文献   

7.
强制取证权作为刑事被告人的程序基本权,一些国家和国际条约都相应做出了规定。本文通过对该权利设定的价值进行深入分析,探讨我国刑事诉讼法及相关的司法解释规定的不足,以期提出较为合理可行的强制取证权制度,从而实现在刑事诉讼中刑事被告人权利与国家权力的平衡。  相似文献   

8.
邓思贵 《金卡工程》2010,14(5):17-18
在我国刑事诉讼中,依法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侦查、起诉、审判各诉讼环节上,因有的办案机关未将有关法定文书及时送到看守所或没有办理换押手续等,使这部分涉案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出现了假性超期羁。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一假性超期羁押的问题,应当对现行刑事诉讼法有关羁押期限规定和办案时间要求及换押制度等加以改进和完善,才能维护被依法羁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9.
赵洁 《金卡工程》2010,14(11):45-46
刑事辩护制度是现代国家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这一宪法原则在刑事诉讼活动中的体现与保障。它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是刑事诉讼程序科学化和民主化的重要标志。1996年我国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对刑事辩护制度做了重大修改和完善。然而从司法实践的情况来看,不管是在立法方面还是在实际操作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本文试图对我国现行刑事辩护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如何完善作些探索。  相似文献   

10.
世界各国在宪法和刑事诉讼法及相关的国际公约中都规定了被告人在诉讼的各个阶段都有权获得律师为其提供有效法律帮助的权利。在法治国家,被告人获得律师帮助权在刑事诉讼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体系。了解英美法系的被告人获得律师帮助权的相关制度,对于我们认识被告人获得律师帮助权并完善相关制度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工会财会》2010,(9):61-61
为完善财产刑的执行制度,规范财产刑的执行工作,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法律规定,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12.
庄丽燕 《金卡工程》2010,14(8):170-170
2006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制定和印发了《讯问犯罪嫌疑人实行全程同步录音录像的规定》和《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实行全程同步录音录像技术工作流程(试行)》。根据该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按照"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原则,在全国检察机关逐步推行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全程同步录音录像。  相似文献   

13.
马炜 《上海保险》2012,(1):27-30,36
社会公共利益一直是我国保险法领域的重要原则。1995年6月30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的《保险法》第十条第一款规定:"投保人和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应当遵循公平互利、  相似文献   

14.
刑事诉讼活动一旦展开,被告人的人身、自由、财产、住宅、文件等就面临着可能来自侦控机关的不当侵害,基于无罪推定、程序正义和宪政理论等原理的要求,确立律师从程序和实体等角度为被告人提供法律帮助的制度就成为必要。世界各国在宪法和刑事诉讼法及相关的国际公约中都规定了被告人在诉讼的各个阶段都有权获得律师为其提供有效法律帮助的权利。了解外国的被告人获得律师帮助权的国际公约,对于我们认识被告人获得律师帮助权并完善相关制度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由于缺乏《刑事诉讼法》之上的依据,我国司法实践当中的证据开示协议很难约束辩护方;辩护律师和当事人之间的交流,不是证据而是关于证据形成的主观意见,原则上不能作为证据开示的对象;在没有辩护律师的案件当中,属于法定开示范围内的控方证据材料,应当由检察机关制作证据目录、并附主要证据的复印件或者内容及证明目的说明,于起诉时一并移送法院;由法院向被告人送达起诉书时一并送达被告人。证据开示制度和阅卷制度能够有效对接。  相似文献   

16.
作为我国的基本法律之一,刑事诉讼法的内容与我国的司法制度、公民权利等重大问题关系密切,直接体现并影响着我国法治的状况和发展进程。刑事诉讼中的人权是程序性人权,在刑事诉讼中具有独立的价值。刑事诉讼直接保障的人权就是诉讼参与人的程序权利。人权保障理念是宪政和宪法的基本要求,也是刑事诉讼法立法精神的体现。强化刑事诉讼领域的宪政理念,是保障刑事诉讼基本人权的观念基础。强化刑事被告人获得律师帮助权是我国刑事诉讼法修改的一项重要内容,借鉴国外的法治经验,刑事被告人获得律师帮助权应当成为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相似文献   

17.
问题的提出我国金融业当前实行的是严格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体制,并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商业银行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股票业务,不得向非自用不动产投资或者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但是,国务院另有规定的除外。"《保险法》、《证券法》、《信托法》等都有类似的规定,明确界定了银行、保险、证券的业务界限。  相似文献   

18.
杨中艳 《金卡工程》2010,14(9):223-224
我国《刑法》第196条第3款规定:"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自本款规定出台以来,学者们对由本款规定所引起的诸多法律问题的争议未曾停止,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将对"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规定的法律性质、"使用"的行为方式等若干问题,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一、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有关"综合收益"的规定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反映企业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未在损益中确认的各项利得和损失扣除所得税影响后的净额:  相似文献   

20.
韩斌  陈彦婷 《海南金融》2010,(12):54-55
我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了5种合同无效的情形,其中"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属于情形之一。从字面理解,只要是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就无效,但在司法审判中,许多行为或合同内容明显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但并没有因此被判决无效。是否"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合同就无效呢?本文结合《合同法》立法宗旨、司法解释、司法审判适用等情形就如何正确适用该法律条文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