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7篇
工业经济   3篇
计划管理   21篇
经济学   20篇
综合类   112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24篇
经济概况   4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冯瑛 《价值工程》2012,31(9):182-183
目前伴随着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国内很多企业也出现了用工难;大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企业也找不到得心应手的员工,而其中问题主要集中在当今大学生非常欠缺坚实的就业竞争"软实力",如正确的就业观、必备的职业素养、良好的品行修养等。提升大学生就业"软实力"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高校的"两课"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软实力"的重要平台,学校可以通过调整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教法,完善教学内容,进一步加强理想信念教育、道德修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使大学生们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  相似文献   
62.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呈现日益淡化的状态,表现为注重自我价值,轻视社会价值;重个人理想,轻社会理想;重权利的享受,轻义务的履行。导致这一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等因素的影响,也有学生自身原因的影响。针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这既现实又迫切的问题,高校的两课教学应该从加强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文化的学习,注意对大学生的思想引导,推动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注意从社会实践等方面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63.
浅析增强高校"两课"教学的实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两课”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提高“两课”教学实效性是“两课”生命力所在。增强“两课”教学实效性的重点应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即坚持“要精,要管用”的原则;提高教师素质;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用好“第二课堂”;严格教学管理。  相似文献   
64.
坚持"以学生为本"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思想品德课(以下简称"两课")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实现"以学生为本"的"两课"教学,必须树立主体性教育理念,加强对教学对象状况和需求的了解,构建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师生有机互动的教学实践模式,并完善凸现学生本体地位的教学评价体系.同时要克服教师在工作中"无所作为"和对学生"任其自流"的两种错误认识和现象.  相似文献   
65.
职业学校“两课”教学是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主渠道和主阵地,在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积极作用,因此,“两课”建设也就成为各类职业学校学生政治思想工作的重头戏。作者在全面分析目前我国职业学校中“两课”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职业教育“两课”建设的具体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66.
搞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的"三进"工作,首先要解决好进教师头脑的问题,要结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来进行,要在理论联系实际上下功夫,要注重探索新形势下开展思想教育工作的新方法,要让学生掌握好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67.
两课”教学作为培育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其内容与北京精神的内涵高度一致;新形势下,“两课”教学应进一步结合高职学校特点,改进教学方式,把“两课”教学与践行“北京精神”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68.
崔寅 《商业科技》2010,(23):225-225
在当前高校"两课"教学改革的背景下,针对高职商科院校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内容、师资及教法上都要寻求突破与创新。  相似文献   
69.
管金标 《消费导刊》2009,(16):187-188
高校贫困生不同程度存在心理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无疑会直接影响其求学、人际交往、就业等诸多方面。因此,作为"两课"教师应根据贫困大学生的自卑、焦虑、偏执、虚荣等心理特点及时做好疏导工作,从而使其自立和自强。  相似文献   
70.
当代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转型期的鲜明特点,给以大学生为主要授课对象的“两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赋予“两课”以新的教学内容和模式,成为近年来越来越受大家关注的课题。本文针对“两课”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革教学模式、深入社会调研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